牟宗三先生说康德已几近圣人的境界,并说康德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是因为康德不承认人有智的直觉。(《牟宗三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108页)而牟先生的老师熊十力先生,在哲学界则创造两个新名词:叫“量智”与“性智”。(见熊十力《新唯识论》)以我的看法,熊先生这个“量智”,相当于西哲的知性和理性;而“性智”,则是牟宗三先生的“智的直觉”。
自苏格拉底以降,西哲只有感性直觉,而没有知性、理性直觉。熊、牟两位先生的说法,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上面否定康德所说的“审美判断力”,不是判断力,而是感性力。就是这种力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判断,它是直接与心性结合而得出的反应。即《易经》所说“感而逐通—-”的那个“感”。由此来看,熊、牟两先生的说辞就很有意义了。
人是否有“性智”,有“智的直觉”?不用猜度、思考就直接可以“感而逐通”?这个“感”,也可以用熊先生的说法,叫“性智”,也可以用牟先生的说法,叫“智的直觉”。古老的《易经》称为“感”,顺其自然,我则称为“感性力”。人是否有智的直觉?我以为老庄这个道无境界就是智的直觉。那大自然与他直面相照,心性与天地直接相通,他,大彻大悟了。其“和光同尘,与时俱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看到“天地之大美”。这种力,直接贯通于心性,一通百通,没有半点“让我想一想”的时间性,他是直觉的感应。
康德这个先验“审美判断力”,差一点就把老庄的道无揭示出来了。原来人的心性,与现象(大自然)有一种契合装置(形式),一旦现象与心性相契合,他就发生出美感来。我们由康德这个“审美判断力”再往前推,庄子何以能看到“天地之大美”,比康德看到一朵玫瑰花美的审美力度更大,大到整个天地了?由此我们推测出,人的心性,本就与天地相通的,他是宇宙世界生成的一分子。我们看不到天地之大美,是因为我们被纷纭繁杂、变化多端的现象所迷惑了。只有我们消除知性、理性的概念,消除意志的欲望,整个天地之大美才能照面而来,心性才能与之直接相契应。
由于这个“天地之大美”是直接与心性相照应的,因此老庄说他们的“道”是顿悟出来的就有根据了。经过思考、进行逻辑判断出来的,就不是智的直觉了。
写到此,我不得不赞叹明朝王阳明悟道的精到之处。王阳明虽一儒者,其道界确与老庄相通。他的愚夫愚妇皆可成圣人,就说明人人本就有一套与天地相通的形式,就看他损无的功夫有没有达到“直至无为”,在那“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中,那个感与自由的现象中相遇,一旦心性契合,他就发出美感来。
王阳明这个愚夫愚妇皆可成圣人的说法,用康德的先验论来说,就是人在验前(a priori),他本身就有一套形式在那里,这套形式可以使愚夫愚妇证成圣人。这个说法,证明老庄的道无具有一个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人类学依据。老子就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七十章》),庄子也说他的道“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于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前已有引文出处)。老庄的道无并不神秘,是可以昭彰实行于天下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