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展望未来
“预言是十分棘手的艺术,特别是与未来有关时!”
--马克‧吐温(1835~1910)
在过去20年,世界上大部分产业都面临了主要的结构变迁。
新科技的发展、全球化和管理环境的式微,再再都深刻地影响到商业策略及公司营运方针。
品牌,绝非只是一个图像或符号
某些情况下,变化的方向在还没实际发生前就已经很明显看得出来,某些情况下则不然。
就我们的观点看来,B2B品牌建立及品牌管理将会渐趋重要,也许有些人会争论未来的品牌就代表未来的商业模式。
不管早或晚,在B2B领域中,品牌将会是竞争优势唯一重要的支柱。但问题是,品牌的未来是由何者构成?我们同意史考特.伯德瑞在《品牌新世界》一书中的原则八中所提及的:
一个强大的品牌也会苟安于过去的时光,流连于过去的桂冠中,而在新市场及重要的市场趋势洪流中遗失。
过往受人崇敬的品牌,被初生之犊的后起之秀迎头赶上,在品牌经营中是常见的现象,对企业经营来说,真正的挑战是维持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而非仅在初期建立品牌而已。
经常性的检视品牌传递讯息的相关性,并改进以适应新环境及新趋势是基本动作,同时保有品牌未触及的核心。
企业必须持续在品牌上实现与消费者相关连的、具有意义且有价值的诺言。以下我们要讨论所有企业必须认知且回应的四个主要趋势:
■ 企业社会责任
■ 品牌在中国
■ 设计和品牌
■ 爱的印记及品牌领导力
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及获取利润的过程中,是否曾经亏欠社会更多?这如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天平一端是不喜欢且攻击企业的团体,中间则是相信企业应回馈社会,天平的另外一边则认为,企业对社会没有任何义务和社会回馈,只是你觉得呢?
7.1 企业的社会责任
让我们来检视这第一个群体。2004年,根据加拿大法学教授乔.贝根(Joel Baken)所着《企业:追逐利润及权力的病理学》(Corporation: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所拍摄的同名电影,大受注目。
内容是描写从19世纪美国最高法院给予企业一个人的地位开始,影片试图将人格化的企业,定义为何种类型的“人格”。
将企业个性经由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后,被诊断为“精神病”,因为它实际上没有道德和社会的义务。这个“病变”贯穿整部影片,但实际上对于澄清本质却没有助益。
透过情绪化的手法,影片主要是呼吁年轻的生力军,投入反抗全球化及其他社会抗争运动上,然而,这群年轻人却缺乏对当代社会及经济活动的批判。
观念基本上是混淆的,这样的运动被视为开倒车且极端保守。影片在片尾推荐的不过是补缀方案,根本是在为法院的规定作辩护。
反全球化抗议团体攻击这些跨国公司,并视这些品牌为“恶霸”,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激进份子要求所谓的“恶霸”必须有好的行为,就像是选美小姐在祈求世界和平一般,两者都不会被严肃看待,而且他们的愿望也不太可能会实现。
企业不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而存在的,它们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满足我们所需,让生活变得更舒适,并从中赚取合理利润。
如果我们想从这些公司看到更多的社会意识,那就必须由员工、客户甚至利害关系人去发动需求,这也就是“品牌力”的开始。
处在中间这个群体的人,看着企业为文字处理、无所不见的数位世界所围绕着,这些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表现得更好。
最强烈的刺激是来自登上全球品牌地位的渴望,为了保护品牌的声望,企业必须承认它的成功要依赖一个全方位的手段,用以促进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而其中更包含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未来的品牌不仅代表产品品质或令人向往的形象,同时必须要能让身在品牌背后的企业发出生气蓬勃的讯息。
“品牌的下一大步就是社会责任”,欧林(Mr. Olins)说:“企业必须要很巧妙地说,我们的产品或价格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们非常正直地运作……”。远离邪恶,品牌正在主导甚至是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企业的有力武器。
品牌实际上也在扮演保护消费者、创造产业荣景、将全球人们串连在一起的角色。品牌具有庞大潜力,为已开发及开发中世界带来巨大利益。
对商业及经济来说,品牌是中央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只能发挥正向的力量。
现在有更多的企业了解且见证了公益行销的正面效益。但是还有多少慈善活动是企业可以跟进的?企业要如何去帮助社区?就像最低限度,从同行经验中获取利益一般。
品牌及企业社会责任设法透过与公司合作,促进更负责任的商业手法,透过创新与合作,建立一个公正及永续的世界。
公司名声和企业公民身份,经常影响一家公司海外经营的能力,甚至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根据2001年企业社会责任监控团体的一项调查得知,有42%的北美消费者,曾以拒绝购买产品来处罚不负社会责任的公司。
公司从事商业行为时,必须考虑到多位利害关系人的立场,而此即具备了策略性的商业优势。
当企业品牌形象被认定能强烈吸引客户及员工认同时,将有助于提升其正面形象。出于这项有利的认同,企业若能够在员工及顾客之间建立极高的忠诚度,即可在市场上占尽优势。
许多美国公司开始发现,他们的国际同行多年前就已了解的事︰
良好企业公民的声誉十分重要,企业公民的透明度与责信,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善意。
事实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作法,让企业的民意识抬头--从5年前的200家到今天的4000家。企业至少正以以下列六种方式,充分表现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表现:
■ 公益促销,藉由提升社区意识及实际贡献,来支持一个议题。
■ 议题关联式行销,藉由结合企业的产出,达成对特定议题的捐赠,最典型的例子是与产品销售量结合。
■ 企业社会行销,主要着重在推动方案,借此影响正面行为的改变。
■ 社区志愿服务,包括组织公司员工、通路商/加盟业伙伴,利用他们的时间来支持相关的议题。
■ 从事企业慈善活动,必须开立支票,活动包括设立奖学金或赞助公司产品服务及资源。
■ 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商业运作,涉及到采用有助于改善环境和社区福祉的无条件商业惯例和投资。
透过这些行动和他们的中介机构--公司,反映出它们理解其为社会及经济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企业经营者必须把社会纳入公司,为何需要把自己的品牌形塑成为公民品牌的原因。
在新兴的网路化、后工业世界中,管理这种“网路人际关系”是公司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能够理解和拥抱这项挑战的公司,在未来就很有可能是最终的大赢家。@(待续)
摘编自 《顾客永远是对的:B2B品牌管理胜经》 宝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