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莺歌 .莺歌老街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06
标签:

今天原计划独自搭火车游莺歌老街,但想起我家小东爱搭乘火车,于是决定带他一起出门,也可让老婆在家休息,以享受几个小时的清静生活。

逛寻老街遗迹,并不适合童心童玩,更何况是处处瓶瓶罐罐,又易碎易破的陶瓷老街呢?既然带着小东同行,今天的莺歌老街行就不敢期望太多,只随小东兴趣的可否,跳跃式的随缘参观而已。

抵达莺歌火车站,由后站出来,先逛文化路老街。文化路临近大汉溪,在河运发达的时代,这条街道是莺歌繁荣的地段,莺歌的旧镇公所就设在这一头,如今老街没落,镇公所也已迁至车站的另一头。文化路临街的老房子大多拆除改建,仅剩两栋的老建筑较出名,其中的一栋“成发居”已成为危楼,随时可能会被拆除。


成发居(历史建筑)

成发居,建造于大正8年(1919),取屋主陈发的谐音为名,为五开间的传统四合院格局,另在临街的正面加了拱廊造型的亭仔脚(骑楼)。

拱门以清水砖砌造,廊柱则融合了西洋与闽南风格,红砖主柱与洗石子圆柱搭配使用。墙面窗台下则保留传统闽南砌砖做法,屋檐上方的山头则是当时流行的番仔楼(洋楼)牌厝。

女儿墙原有砖砌的典雅花瓶构图,可惜多已崩塌,墙头草杂生,建筑破旧,贴上危楼警语。老房子虽已被列为历史建筑,但似乎为时已晚。陈家有意改建,文化局则计划将成发居的亭仔脚及第一进的屋墙拆卸至莺歌陶瓷公园内重组,加以保存。

文化路上的另一栋老房子“汪洋居”,建造于大正5年(1916),由余海蠢建造,为三开间的二楼街屋,是当年莺歌最早出现的洋楼,受大正时期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立面山头有繁复的花纹水果泥塑雕饰,而山头立着中国式的青葫芦雕饰,显现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当年余家以“余合兴”为商号 ,经营米粮生意,为莺歌著名的商号之一。汪洋居的屋况保存良好,文化路拓宽时,也礼遇这栋古厝,未将被划入道路用地的部分古厝立面建筑拆毁。

文化路的巷弄里还有一些老街遗迹,不过小东兴趣缺缺,只想站走在铁路旁的文化路上,等着看火车进出莺歌站,所以只先参观临街的这两栋老房子,巷内景点如砖窑遗迹、旧谷仓则等回程时再趁机补寻。


汪洋居(县定古迹)。

汪洋居(县定古迹)。


尖山埔老街

由文化街右转中正一路,过铁路涵洞,再左转重庆路,不久就来到了莺歌著名的尖山埔陶瓷老街,这里是莺歌制陶产业的发源地。

莺歌制陶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福建泉州人吴鞍来台,发现莺歌尖山附近所产黏土适于陶瓷,于是就在尖山埔开窑制造。

如今的尖山埔老街,已看不见旧建筑,街道路面铺上雅致的地砖,两旁种植成排高长的蒲葵,为老街点染了南洋热带的热情气息。老街两旁都是装潢典雅的各式各样艺品店,除了传统的生活陶瓷工艺品,也不乏精致高档的陶瓷艺术品。仅以建筑而言,这里已无老街气氛,是改造后的新老街。

莺歌虽以制陶著名,但在清朝与日据时期,莺歌居民仍以务农为主,陶瓷工厂仅有数十家。光复后,陶瓷业才逐渐蓬勃发展。民国五十年代(1961-1971),莺歌陶瓷工业以大量生产的卫浴瓷与面砖,成功打开外销市场,莺歌也成为台湾陶瓷的生产重镇,而赢得“台湾景德镇”的美誉。莺歌现有工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为陶瓷制造业,国内第一间陶瓷博物馆也座落于莺歌镇。

喜欢陶瓷工艺品的人,在尖山埔这条老街可以悠闲慢逛,应可找到不少惊喜与乐趣。不过陶瓷老街并不适合我家小东,而他的心意也不在老街。他在进入尖山埔老街之前,就被邻旁的铁道所吸引,我们花不少时间,在铁道栅栏旁的路边坐等一班班的火车经过。

匆匆走过尖山埔老街,找家小店用餐,然后就逛往老街后方的“三号公园”了。这是今天在莺歌老街待得最久的地方。小东在公园内的游乐场游玩得不亦乐乎!小东已年满3岁4个月,奔跑攀爬,行动自如,无需在旁扶助照顾,我也乐得轻松,买杯咖啡,闲坐树下凉椅,看着他爬上爬下的玩乐。


小东看火车。

莺歌三号公园。


烘炉四角砖窑

回程,我们又来到文化路,小东也肯陪我进入巷弄寻找老砖窑烟囱。从“成发居”附近的文化路213巷内进入,遇叉路,再取左,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烘炉四角砖窑高高的烟囱。

四角砖窑是日据时代引进台湾的窑厂设施,莺歌制陶业蓬勃发展,镇内曾经烟囱遍地,是莺歌的主要地景标志。后来新式窑厂改用瓦斯为燃料,这种燃煤烧制陶瓷的旧砖窑就渐渐被淘汰了,至今莺歌大多数的四角砖窑及烟囱都已拆毁,仅剩几座而已。

这座停产的烘炉四角砖窑厂,已改为一般住宅使用,屋内仍保存着更古老的土窑,可惜无法入内参观,只能隔着围墙远望砖窑烟囱。窑厂二楼的女儿墙仍保存完整,红砖在阳光照耀下的映红,美丽迷人。

沿着巷子地面贴着碎片陶瓷构成的步道穿梭于巷弄前行,沿途可看见旧式的红砖厝,遇到了老榕树,这里另有阶梯步道通往下方的河床,往陶瓷博物馆的方向,而不知附近的古钟楼遗迹何在?小东游兴已尽,因此未再往下走。续沿着巷子前行,绕回到文化路。


已拆除的旧谷仓

进莺歌车站之前,再顺道进入车站斜对面的莺歌镇农会后方,想参观日据时代的旧谷仓。后方有两栋老建筑物,不知哪一栋才是谷仓?建物邻旁的空地则堆叠了有一大片砖石土。

后来才知道,这片废墟般的废砖土,才是昔日“莺歌石信用组合”(莺歌镇农会的前身)的旧谷仓。据说莺歌镇农会拆除废弃的旧谷仓,打算在原址兴建汽车旅馆。不知实情如何?

莺歌老街正默默进行着演化,新与旧,无情交替着,我想每一次来造访这条老街,能看见的旧事物,只会愈来愈少。我带着小东来到前站出口,想寻访车站旁“谦记商行”这栋巴洛克式的洋楼古厝,却毫无所获,后来才知道,这栋莺歌仅存的煤炭矿业公司遗迹,也被拆除夷平了。

逛莺歌老街三个小时,搭上电联车,在舒适的冷气吹拂下,不久,小东就累趴在我身上,进入梦乡了。这趟莺歌老街之行,带着孩子同行,虽然少看了几处老街景点,不过我并不以为意,陪着孩子及看着孩子成长,这种心情的满足是无可替代的。

我带着小东出游,大家别误以为只是我在照顾他,其实他也在照顾我。有了小东陪游,我的中年人生旅途中,少了一点沧桑味,而多了一点甜蜜滋味。

旅记日期:2009.02.09 (写于2009.02.15)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


成发居,融和闽南与洋楼的建筑型式。


亭仔脚(骑楼),墙面窗台下保留传统闽南砌砖做法。


成发居左护龙,有洗石子门额及泥塑门联。


汪洋居,莺歌镇唯一列为县定古迹的古厝。


江洋居,山头有巴洛克泥塑装饰,顶处立着青葫芦雕饰。


小东坐等看火车。


小东看火车。


小东公园嬉戏(1)


小东公园嬉戏(2)


烘炉四角砖窑。


文化路幽巷曲弄。


老榕树。


莺歌镇农会的旧建筑。

相关新闻
苗栗泰安.虎山
台北泰山 .下泰山岩.沟仔墘老街.敢部队碉堡遗址.辞修公园.尖冻山
台北泰山 .顶泰山岩.崎头步道.义学坑步道.明志书院
罗东林业文化园区(罗东林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