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寻百工 延续传统技艺传承

人气: 1348
【字号】    
   标签: tags: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魏纭铃台北25日电)11月落幕的“2010年台湾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上,有个“失落的百工”展区让总统、副总统都前往观看。如今百工展出版成书“寻百工”,作者们希望,人人都是寻百工的作者。

这年头的台湾,谁还在用手工做竹扫帚、揉墨、制毛笔、做金纸、做手工汽水、刨棺木、画门神、缝香包、编斗笠?这些工艺谁还愿意传承下来?这些技艺在较不被市场需要的情况下,被留存下来的概率有多大?这些全都是正在台湾某角落逐渐凋零的技艺,也是台湾老一代的记忆,在4名辅仁大学毕业生廖禄祯、祁台颖、纪岱昀和林品仪努力下,因为制作毕业专题而被一一记录下来。

“失落的百工”毕业专题,让他们拿下今年香港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学生大奖”首奖,深入台湾真情的角度,出版社主动邀请出书“寻百工”,让百工故事给更多人知道。

一对住在苗栗山上的刘老夫妇,两个儿子死得早,靠手工扎竹扫帚维生;传承父亲手艺的绷鼓王师傅,做鼓37个年头,因为鼓绷得好,生意虽不差,但下一代无心传承;乌来乡内有“留仙居”,主人吴宗霖是制锣达人,他说,从过年到现在,还没做出一面锣,道出制锣业窘境。这些动人却因凋零而令人鼻酸的故事,是“寻百工”4名作者骑着2台摩托车,一个个从台湾各个角落挖掘出来的真实人生。

住在苗栗山上扎竹扫帚的刘老夫妇令他们印象深刻,林品仪回忆造访时,“原本只有刘爷爷在,但他讲客家话我们都听不懂,还好有热心的里长来翻译。”纪岱昀接着说,“就像是难得找到学徒,刘爷爷鼓励我们也试着扎竹扫帚,还会说我们扎得不错。”

4个青春的生命闯进老迈不变的生活短短几个小时,产生难以言喻的情感。纪岱昀说,“要离开时,我有种很舍不得放他们老人家在山上的感觉,很想陪着他们。奶奶还拉着我们的手,要我们下山时要注意安全。”

完成毕业作后,廖禄祯想更完整记录百工们的故事,他之后再去拍“绷鼓”和“制铜锣”师傅,剪成30分钟的纪录片。“制铜锣”师傅在纪录片中说道,“这世界上少了一个职业,人类会失去很多东西,我真的希望在有生之年,让技艺存活下去。”

拍摄纪录片的计划,因为廖禄祯资金不足需先筹钱,不得不暂缓。“当初拍毕业作品的摄影机我拿去卖了,缴房租,之后这两个纪录片,也是跟人家借相机拍的。”在想办法筹到经费前,他被迫停一停。

虽然“失落的百工”是源自廖禄祯洗澡时的灵感乍现,但他们说,制作初衷只想让更多人知道台湾有失落的百工。廖禄祯认为,保留百工比赞叹老师傅们的工艺来得重要。

寻百工只是一个起点,百工的故事未必要他们来完成,廖禄祯说,“书上都有百工们的联络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当坚持的那1个。这些百工有可能正是你的邻居,每个人随手拿起相机,替他们留下什么、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想办法替百工做些什么,百工就不会失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