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罗东的罗东林业文化园区旅游,行程结束,顺道进入罗东市区用餐。路经中正路时,突然瞥见马路旁一栋纯日式的古厝,眼睛为之一亮,感到意外惊喜的原因,不只是因看见一栋优美的古厝,同时也因为这栋房子悬挂的招牌写着“五福眼科”。
原只是单纯进市区用餐,没想到在罗东市区意外遇见“五福诊所”这一历史建筑。五福诊所,又名“五福眼科诊所”,是兰阳名医陈五福先生所创立的。我年轻时就曾听过陈五福医生的名字,久慕其平生为人,今天刚好路过诊所,而又是一栋历史建筑,于是选在附近停车,找家小店用餐,然后步行前来欣赏这栋建筑。
五福诊所这栋建筑,建造于大正5年(1916),是一栋日式的木造瓦房建筑,外观成“ㄇ”字形,诊所外围砌有红砖围墙。这间医院原是日本人清野满正郎开设的“清野病院”,日本战败后,日人财产被国民政府接收,后来陈五福医师筹资买下这栋房子,在这里开设医院。
陈五福医师,罗东人,大正7年(1918)出生,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今台湾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在母校附设的医院担任医师。台湾光复后,民国35年(1946)5月,陈五福先生毅然辞去人人称羡的台大医院医师的工作,返回故乡罗东,于现在的中正路108号创设立了“五福眼科”。
当时罗东人口约三万人,因地方交通不发达,陈五福医师经常不辞辛苦骑着脚踏车或摩托车出诊,上山下乡,为病患看病。对于贫穷的病患只收成本或免费医疗,仁心仁术,赢得地方人士的敬仰。
陈五福医师身为眼科医生,深感于盲人的辛苦,而于民国48年(1959)独资创办“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提供盲胞生活及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协助其自立更生。
陈医师为虔诚的基督徒,他当时得知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博士在非洲医疗及传道的事迹,深受感动,于是以德文与人在非洲已高龄84岁的史怀哲博士通信,并获得亲笔回信,鼓励他的盲人教育福利事业。两人从此书信往来,一直到史怀哲90岁过世为止。
民国55年(1966),陈五福医师获得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博士。陈五福医师长期服务乡梓及从事社会服务,先后曾获得台美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吴尊贤爱心奖、吴三连医学奖、噶玛兰奖以及总统亲颁紫色三等景星勋章,而有“台湾史怀哲”之称。
民国86年(1997)11月,陈五福医师因病辞世,五福诊所这栋建筑,则在他的理念坚持下,仍保有90年前的原貌,成为罗东市区珍贵的历史建筑,将与他的名字一起流传于后世。眼科诊所的医疗工作,则有陈五福医师的女婿林逸民医师继承其志业,继续服务地方。
五福诊所附近的“勉民堂”(中山路三段190号),为宜兰县的县定古迹,今天也刚好巧遇。勉民堂是清代罗东著名的鸾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主祀关圣帝君,是罗东望族蓝家的守护神堂。
所谓的“鸾堂”,就是“乩堂”,乩堂就是扶乩的处所。迄今勉民堂农历初一或十五尚有扶鸾问事,是台湾流传已久的地方民间信仰。扶鸾,即扶乩,分为“文乩”与“武乩”,文乩是神明只降乩于鸾笔,而不附身于乩童身上,武乩即神明透过附身乩童以传达神旨。
勉民堂创立一百多年来,提供民众扶鸾问事,排疑解惑,甚至诊疗施医,以济世救人。而随着时代的演变,科学的进步,专业分工,如今已有医生从事医疗,心理咨商提供解惑,然而求神问卜,仍然是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我这一代而言,记得女儿在婴幼襁褓时,好哭不停,求之西医之余,母亲仍求助于传统民间信仰,以符安抚床母神灵。总之,人生若遇到理性或科学无法解释或释怀的时候,难免要向冥冥未知的世界去寻求答案或心灵的抚慰。
勉民堂的现有建筑,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约1880前后),由当时蓝家俗名蓝红九(俗名)募款千元,兴建三窗九门的庙堂,至今仍保存当时面貌,成为建筑特色,砖色古朴,木雕典雅。勉民堂如今周遭俱被水泥楼房围绕,显得局促,近距离仅能看见单面的三开间格局而己,无法一窥庙堂全貌。尽管如此,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仍颇有百年古庙的风味。
今天罗东用餐,无意间遇得此两古迹,略作小记,以供有意者参考。
旅记日期:2009.02.03 (写于2009.02.12)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