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罗丁家族:回报纽约 善待他人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0年11月20日讯】(纽约讯)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敲响了贝丝女士(Beth Rudin DeWoody)在曼哈顿上东区河边豪华公寓的大门。她是纽约著名的房地产生意世家罗丁家族(Rudin)的一员,该家族长辈以平易近人及帮助他人而为社会人士称着,并在纽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印记,如世界闻名、一年一度的纽约马拉松大赛冠军奖杯就以贝丝的爷爷–塞弥尔‧罗丁(Samuel Rudin)的名字命名;在曼哈顿帕克大道路口的第五十二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Lew Rudin Way,纽约市以此来纪念贝丝的父亲路易斯‧罗丁(Lewis Rudin)。

到底是什么使罗丁家族在纽约具有如此的影响力呢?这是我此行希望找到的答案。

琳琅满目的艺术收藏

贝丝的女管家很快开门欢迎我进来,踏进大门的第一感觉就像走入了一个白白的艺术博物馆,环视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雕塑品或绘画作品无处不在,静静的摆设仿佛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展览。


贝丝家中摆满了她收藏的各种艺术品。(Michael James O’Brien)


贝丝坐在家中客厅的沙发上。(Michael James O’Brien)

客厅是白色调,同样摆满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品和家俱。在客厅的沙发坐下,通过大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河那流畅的河水,虽然是阴天,窗外美丽的景色依然富有浪漫诗意。

贝丝女士很快从里面出来,穿着一身高雅黑色的她显得很有精神。友好的微笑握手之后,她在我旁边坐下,看得出来她做事又快又利落。


贝丝.罗丁.德乌迪,今年57岁。(Getty Images)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汉普顿的一个艺术馆活动中,参与很多个社区艺术馆的组织。我们的话题就从她的艺术爱好聊起,她的表情也变得非常专注, “我最心爱的艺术馆是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自从1982年我就参与他们的各种策划组,也参与过新餐厅的设计等。我觉得这个艺术馆非常富有创新,它既支持新起的艺术家,又展示具有历史的作品。” 提到惠特尼美术馆将会在下城扩展时,贝丝非常高兴的说他们将会有地方展出很多以前不得不储存起来的艺术品。

贝丝的兴趣广泛。除了美术机构,她还活跃于布鲁克林音乐学院 (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新学院大学(The New School)、帕森斯设计大学(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创新时代(Creative Time)、警局基金会(The Police Foundation)和纽约人爱儿童(New Yorkers for Children)等组织和机构的董事会。她致力于为有意义的艺术、教育、慈善等机构作出贡献,这种投入与付出使她的生活非常充实。

贝丝的小学学校就非常注重艺术教育,她对艺术的喜爱从时开始,后来在高中时,几位美术老师的教导和活动更增加了她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她的孩子们也都很投入艺术,儿子卡里顿(Carlton)是音乐家,女儿凯乐(Kyle)做造型设计及室内设计。

贝丝的收藏也在本地小有名气,包括众多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品和古物。她热衷于有创新感的艺术品。我最喜欢的是客厅里一个法国艺术家设计的金属拱形装饰品,它在窗台中间,背景是窗外的东河,让我想到巴黎和艾菲尔铁塔。它的旁边还摆着一个面朝外的中国式石狮,贝丝说那是一个风水大师根据她家居的风水设计的。

曾祖父移民纽约 实现美国梦

我迫不及待的开始问起她的家族,贝丝也打开话匣子,透露了许多家族故事。她的曾祖父母都来自东欧,曾祖父罗丁斯基是犹太人,来自白俄罗斯 (Belarus)。当时,年轻男人,特别是犹太人,被征去参加沙皇的军队,那将会是危险困难的一生。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她的曾祖父活得很不快乐,非常渴望信仰自由和拥有自己土地的他,找到一个波兰人并买了其护照,于1884年逃到了纽约,从头开始新的人生。

来美国后,他的名字罗丁斯基缩短成了现在的家族姓氏罗丁。做过多份不同工作并有了积蓄后,他在曼哈顿克里斯蒂街开了一家菜市场,结识了贝丝的曾祖母并与她结婚,生了9个孩子。那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天,当时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由于当时的价格战沿街拜访一些店,号召所有店都卖他的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非常敬畏这位大企业家的曾祖父,便与他打招呼并问他家住哪里。洛克菲勒回答他住在第五十四街。从那一刻起,在第五十四街建家便成为曾祖父罗丁心中最大的梦想。

1906年时,他的律师真的在第五十四街找到了一栋房子,曾祖父罗丁想都没想马上就说他要买下。律师惊讶的问:“难道你不想至少先看一下那个房子吗?”曾祖父回答说:“如果那里对洛克菲勒来说够好,那对罗丁斯基来说也够好。”当然,他当时没有意识到那栋房子在帕克大道的东边的一片小住宅区,并不是洛克菲勒所居住的大富豪别墅地带。但最后他依然高兴地将家人搬到那里。晚年时,他嘱咐儿子塞弥尔‧罗丁,永远也不要卖掉这个地方。这样,罗丁家族现在仍拥有那块地产,只不过已经改建成一栋办公楼大厦,即莱克星顿大道641号,这真是家族美国梦实现的最好像征了!

其实,贝丝说,罗丁家族的房地产事业是从她爷爷塞弥尔‧罗丁开始。当时,爷爷不太喜欢自己正做的服装生意,一次坐地铁时,他看到布朗克斯区的Westchester Square,生意直觉马上告诉他那个地点非常好,很适合建立公寓楼,于是他在1926年便真的在那里建起了一栋六层的公寓楼,罗丁家族房地产事业的真正开始。

如今,资产亿万的罗丁家族产业拥有曼哈顿近二十栋办公大楼和近二十栋住宅大楼,是纽约最有历史最久的房地产世家之一,主要做建筑和出租。


五十二街和帕克大道的路口,“路.罗丁道”的街牌。(SuperStock)

家族教育 善待他人

但使罗丁家族出名的是慈善。贝丝说,她生长在一个非常注重慈善的家族,看到家人从来都不把自己的财富当成理所当然,而是以感恩的态度对待。爷爷非常有勇气和自信,把握了很多商机。他人脾气也非常好,很有人气,广交朋友,不管是什么职位地位的人,他都可以沟通。她的父亲路易斯‧罗丁也待人非常友善,并且从不分等级,贝丝说:“他对待修车的工人和他对待大公司的总裁都是一样的好。甚至不少由于矛盾或冲突而结识他的人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受长辈影响,贝丝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善待他人。因此,罗丁家族非常受欢迎,在社会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朋友包括很多各界知名人士,比如商界顶尖领袖,电影明星,好几位前总统,多届前任纽约州长和市长,及纽约现任市长彭博等等。

罗丁家族对纽约贡献多多。她的爷爷建立了塞弥尔和梅‧罗丁基金会 (Samuel and May Rudin Foundation),广济纽约很多组织,特别是教育、社会和宗教慈善机构、医院和健康组织、艺术馆和文艺表演等。


左起:贝丝的哥哥比尔.罗丁,贝丝,及她的儿子卡里顿。(JH)


哥哥比尔与他太太欧飞雅,伯母苏珊,贝丝,表弟的太太菲奥娜及表弟埃瑞克。朋友们都说罗丁家族非常的团结。(NYSocialDiary)

其父亲路易斯生前的故事就更多了。1970年代中期,纽约市政府陷入了经济最低谷,甚至面临着破产,而联邦政府拒绝了纽约市府的贷款求救。当时乱而犯罪率高的纽约,在全国各大媒体上“臭名远扬”。热爱纽约的路易斯不袖手旁观,集合了一些房地产业的大主东,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案–他号召大家提前支付今后几年的房地产税,最后成功地汇集了六亿美元,帮助纽约走出了经济困难的低谷。

热爱纽约 为纽约尽力

从那以后,路易斯更致力于为纽约尽一份力。他组建了 “帮助纽约协会”(Association for a Better New York),贝丝的哥哥比尔(Bill)现在继承了这个组织的主席位置。这个组织汇集了社会中的商业、政治和劳工领袖,让大家一起来为纽约作贡献。他们的一些成绩包括,让纽约警察都拥有防弹衣,把纽约马拉松大赛推向世界舞台,帮助纽约留住了美国网球大赛(U.S. Tennis Open)举办地,帮助纽约获到协和式(Concorde)超音飞机降落许可等等。看到其他地区有难他也会帮,比如,德州的Wichita Falls城市有龙卷风灾难时,路易斯便召集募款以帮助他们。


女儿凯乐(左二)经常和贝丝一起参加社区活动。(NY Social Diary)

从路易斯的种种事迹人们看到,他和一般的只顾自己事业和利益的大亨很不一样,而是有着强烈的公民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人们亲热地称他为 “纽约先生”(Mr. New York)。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贡献纽约时,他曾说,“我的父亲热爱纽约,并想为纽约给我们家族提供的机会给以回报,就是这么简单。”

路易斯确实发自内心深处地热爱纽约。每当别人说纽约多么不好,他一定会站起来为纽约说话。每当看到报纸上总是报忧不报喜,路易斯便会忍不住打电话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报导那些好的消息。讲起父亲的往事,贝丝的语音充满自豪,虽然父亲九年前已去世,她和哥哥如今在生活中仍向父亲学习,并尽力继续父亲开创的路。贝丝已从父亲那儿接手负责家族的几个大慈善基金会。

当被问到她最后想和我们的读者说些什么,贝丝诚恳地说:“纽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体验到很多不同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好的机会。我的一些朋友只在自己住的地区活动,不去下城或布鲁克林等等,有时我觉得可能人们害怕去太不同的地方,其实不要怕,在纽约可以享受多种美妙不同的有趣体验,尝试新的东西。甚至语言不通也可以有机会,比如,很多大博物馆或艺术馆如果你事先预约的话,可以安排讲中文的导游帮你。所以,我们可以好好的善用我们居住的这个特别的地方,丰富和享受我们的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