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提报的是企业的获利表现。经营团队创造销售、控制成本,以及因此赚取获利的能力,都会总结在损益表之中。
赚取适当的获利是生存的关键,也是企业经理人最重要的财务责任。但是,财报的底线数字并不是经理人的最终工作,完全不是如此!
经营团队必须控管企业的财务状况,才能赚取获利并避免出现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经营团队除了其他许多任务之外,还必须让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彼此之间,以及这两者相对于营收与费用的水准,都能保持适当的界限与比例。
企业经理人尤其必须预防发生现金短缺的现象,因为这会导致企业在债务到期的时候无法偿债,或是无法按时发放薪水。
事实上,企业经理人背负着三重任务:赚取足够的获利、控管企业的资产与负债、避免现金出现缺口。赚取获利本身无法保证企业的生存或是健全的现金流量。
企业经理人在管理获利的时候,必须同时管理为创造获利而产生的销售与费用所造成的财务状况改变。赚取获利事实上可能无法提供现金,反而会造成短期的现金流失。
企业经理人应该用自己的损益表来评估获利表现,并且提出一连串与获利有关的问题:营收是否符合该段期间的目标?
相较于前一段期间,营收为何增加?哪一些费用超出或低于应有的水准?这类的问题还不只这些。这些显然是必要的获利分析问题。但是,经营团队不能划地自限,只停留在这些问题之上。
除了获利分析之外,企业经理人应该接着进行财务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在大型企业当中,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责任,通常会与获利责任划分开来。
财务长(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负责掌握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其他组织单位的经理人则负责销售与费用。
在大型企业当中,执行长与董事会监督财务长的政策。他们需要掌握大的方向,其中包括企业的三项财务层面──获利、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
不过,在规模较小的企业当中,总经理或事业主/经理人会直接全权负责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形之下,没有其他人可以分担这些责任。
传统财报申报方式的问题所在
不幸的是,对企业经理人与其他有利益关系的读者而言,财务报表的呈现方式,无法帮助我们了解获利如何牵动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
由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看起来像是各自独立的财报,因此,各位可能无法体会它们之间的重要关联;这两份财报彼此间的关联并未被突显出来。
在第二章当中,表2.1与2.2显示的是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也就是该企业的两大主要财务报表,这两份财报本身都独立存在,这也是编列财务报表的标准方式。
从这两份基本的财务报表当中,我们无法清楚地看出两者间有交叉效应。从这两份财报的呈现方式来看,企业认定读者了解这两份财报之间的连结与关联,而且也懂得如何进行适当的比较。
除了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也必须包含第三份财务报表──也就是现金流量表(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企业经理人、债权人与投资人都需要现金流量表,以便能总结该段期间内现金的主要来源与运用方式。因此,各位或许会问:现金流量表在哪里?
第一章探讨的是企业的现金流量摘要表(请参阅表1.1)。这当然是一份正确的摘要表,但其格式却不适合作为针对企业所有人与债权人公布的外部财务报表。
财务申报标准要求的是不同的格式,我会在第十三与第十四章当中讨论这一点。目前,让我们继续采用第一章的现金流量摘要表,这样的呈现方式比较容易了解。
本章的主要用意是要说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摘要)这三项基本的财务报表就像木制品的卡榫一般紧密相连,彼此环环相扣。接下来的讨论将会做进一步说明。
环环相扣的财务报表
接下来的三个图表显示的是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表3.1显示的是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联。
在各位浏览这些报表的时候请注意,资产负债表是采直式的编列方式,也称之为“报告书格式”―─资产在上,负债与股东权益在下。事实上,许多资产负债表都是以这种方式编列。
营收会牵动应收账款这项会计科目(请参考表3.1的第一条连结线);营业成本费用会牵动存货(请参考表3.1的第二条连结线)。
依此类推。在下一章当中,我们会小心地一一检视这些连结关系。第四章会探讨损益表的营收,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两者间的关联;往后的各章将陆续探讨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关联。
请注意在表3.1当中,应付账款与应计费用各细分为两个部分,也称为子科目。这些负债项目各有两种来源,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探讨这些议题。
企业通常只会提列一项应收账款余额,以及一项应计费用余额。但是,企业也可以针对这些基本的负债科目提供更多细节;在这个议题方面,企业在财务申报上会有不同的做法。@(待续)
摘编自 《财务报表这样看就对了:108个看报表的关键、诀窍与注意事项》 脸谱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