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难得的参加了一次退休联谊活动,当然啰,老友聚会,摆起了龙门阵,知交相遇,拉起了家常话。其中的主题,离不开人生的四大课程——生老病死。谁也逃脱不了,哪个也抗拒不掉。这是宇宙的规律,天定的法则,就看你以什么心态面对,用什么观点自处,以什么方式度过,用什么眼光看待。
见到久未谋面的同事,内心感触颇多,形体上岁月雕凿的刻痕人人都有,这且不提。我发现其中有那么几位还兼差做营养食品直销,到处鼓吹,让人加入服用,目的何在?打发时间,多存点钱留给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到这种情景,除了感叹之外,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组名句。那是清朝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第五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意:想想在此居住并为官多年,如今一旦匆匆作别,面对着西沉的夕阳,心中难免不舍,于是那离愁也就无边无际的蜂拥而来。此刻马鞭东指,离开京师,从此便同朝廷远隔天涯。虽然辞了官无法襄理国事,可这身仍有可用之处,就如那身不由己的满地落花一样,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无情啊!当它萎顿腐化成春泥之后,还能继续供给养分,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哪!
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与对待方式各异。面对贫困,有怨天尤人的,有积极进取的,也有坦然处之的…… 在金钱面前,挥霍无度者有之,更有不择手段诈取的,但也有不放在眼里的。而亲情至性,人伦骨肉,自古以来人人都重视。在双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似乎永远需要呵护、提携,于是从职场退下之后,仍然汲汲营营,为子女奔波劳累、积攒钱财而无怨无悔,继续在钱财上“护花”。还有大多数更隔代“护”了起来,开始了所谓的“含饴弄孙”,替忙碌的现代子女带起了孙子,成了“老保姆”,整日里乐呵呵的在奶瓶尿布中打转,不以为苦。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也曾经在网络上读过这么一篇文章:一位患绝症的母亲,在过世前写了许多封信,每年在她孩子生日时,请人代寄一封给他,陪伴他在缺乏母爱的日子里一起长大,直到……方揭开谜底……详情记不清了,当时真是感动莫名。这种精神上“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行径,令人鼻酸,亏得她能想出这种方式来表达那伟大而永不消逝的母爱,见证着“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真谛。
只是如今的世道欠佳,风气败坏,物质的过度追求与发展,带动了道德心法的分崩离析。如此一来,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来了个大转变,年轻一代,大半“私”字当头、“利”字唯一、“懒”字当道!再加上高速科技化的结果,大多忙得没空闲而不知感恩与体谅,对两老的辛勤付出,视而不见,习以为常。更有一部分子女,在长辈长期无微不至的照拂下,变得怠惰而坐享其成。吃、住、用一切免费,而自己赚的自己花,甜头两处尝!因此很多人不愿结婚、独立、另组家庭。觉得太费事了,什么都得自己动手,不划算,而家中却有现成的……。就这样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不愿”也“无法”面对现实,一旦受到风吹雨打,根本没有“忍受挫折”的应变能力,马上精神与心理上的障碍就出现了,给家人与社会带来无尽的烦恼。这样的“花儿”,这样的后果,是你这渗入多少爱心的“春泥”能“护”得了的吗?岂不白忙一场!
尽管人人都盘算得好好的,个个都以为掌控得牢牢的,可到头来总是事与愿违,因而感到奇怪而忿忿不平,抱怨老天不公。其实人算不如天算!其实人各有命!古代老人讲“儿孙自有儿孙福”,尽管你辛辛苦苦的为他们囤积了万贯家财,但你的子女得有那个福分才能享用啊!否则,一夜之间赌输败光;一夕之下烧成灰烬;要不短期之内得个重病,家产全付了医药费仍是回天乏术、一命呜呼!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过分的“护花”其实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我觉得还是咱们老祖宗眼光远大看得透,知道万事不由人!你留下多少钱财珠宝都没用,朝不保夕,所以很多家族,身后只留下一两个字或是几句话的“庭训”、“家规”、“门风”和“祖诫”。如“诚”、“孝悌”、“忠信”、“积德行善”、“恬澹自持”……等等,为后代子子孙孙立下善良的风气,高尚的操守,坚贞的气节。他们知道只有这样高道德标准的要求,才能受到上天的垂顾,才能得到老天永远的庇佑与护持,那才是人一生一世吃喝不尽的珍宝,如此方能世世代代福祚绵长,永世立于不破不败之地,这才是难得的、正确的“护花”行为。现在人的智慧差古人远去了,你的看法呢?
──转载自【正见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