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去西海岸渡假,同行的有位中国知识界人士。买机票、订旅馆、租车、下馆子、逛商店,朋友都全程参与,默默观察,时时换算,比较价钱。
他对中国普通消费品市场非常熟悉,举凡衣食住行的所有行情都了如指掌;对中国高档消费品市场也有所了解。
渡假归来他的结论是,除了家常便饭的饮食,对于可比的同质同类产品,即使按美元兑人民币换算后的绝对价钱看,美国大都比中国便宜;其他诸如中高档旅馆、租车、飞机票、高档商品,美国比中国便宜更多;如果考虑居民收入的因素,亦即看每项消费占收入的百分比,美国物价之低更是令人吃惊。
汇率和进出口的关系
旅行途中,我们讨论了这些差距的原因。我提醒他说,日本当年也是这样的,日本产品大举出口美国,日元原来汇价很低,后来日元逐渐升值,日本人的购买力、消费水准,也都逐渐提高。
现在日本的物价虽然高于美国,但日本国民的收入、平均购买力,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友人去过日本,同意这个观察,但他思虑的,是什么时候中国人也会像日本人那样,有足够的购买力。讨论的焦点,聚到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上。
教国际贸易、国际营销时,汇率和进出口的关系是必定涉及的话题。一般来说,如果甲国对乙国的出口大于进口,长期下来,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来说,就一定会升值。
这是因为甲国的出口商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将出口挣来的乙国货币换成甲国自己的货币,以支付生产商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广告等。
而如果甲国贸易长期出超(出口大于进口),这种兑换的需求加大,甲国货币就会因为供不应求而升值,乙国货币就会因为充斥市场而贬值。市场上出现的,就是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的汇率上升。
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汇率,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甲)对美国(乙)贸易大量出超,人民币按常理就应该升值,美元相对的就应该贬值。
换句话说,人民币按常理升值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国际购买力,都会相应的提高。其实,这也合乎宇宙中的理,你干活干多了,生产销售多了,就是应该多赚钱,就是应该变得相对富裕,变得与先进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小。
美国政府更关心中国人?
中美经济往来中,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一直是两国政府间争论的焦点,也是中美之间旅行者最关心的问题。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担心美元持续贬值,而美国则希望人民币升值。
这的确有些奇怪,有些不合常理,似乎是山姆大叔更关心中国人,希望提高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准;而中国政府则在持续压制,努力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有人会说,中国压低汇率是有原因的,是为了国内就业。不错,抑制汇率确实会鼓励出口,会扶持出口企业。但这一政策的运用,即使是出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也只能是暂时的,不能是长远的。
因为一则,长期如此中国的贸易伙伴肯定受不了,最后只能停止与中国进行贸易;二则,鼓励出口、支援就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增加人民的收入和财富。
贸易的长期不平衡导致贸易关系的破裂,维持出口、就业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停滞,就体现了这一点。
谁是不负责任的一方?
瞭望东方周刊的文章说,美元再出“贬值”招,使中国遭遇严重挑战,呼吁通过全球政策协调,防范“不负责任”的美元政策。中国总理则抨击西方国家既要人民币升值,同时又对中国“采取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实质就是要抑制中国的发展” 云云。
中国学者和官员这些观点,倒是有点“不负责任的” ,因为它没有指出导致中国陷入挑战的根本原因。
从美国政府和民间的角度看,低价美元鼓励出口的效应不大,它损害美国的国际购买力、增加债务偿还负担的负面作用,反倒不可低估。
所以,美元贬值不是高招,不是怪招,其实是劣招一个。问题是,美国人不得已的这个劣招,倒是因为中国政府(中共)出口创汇政策的实施,阻碍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步伐。
中国遭遇的“三大挑战” ,如经常账户顺差和直接投资等导致的热钱流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以及促进就业和实现货币稳定的平衡,其实都是中共畸形外贸政策的恶果。
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中国经济必须改变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本质,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增加民众的购买力。
如果中国也是国际社会正常贸易的诚实玩家,就不会有过量顺差导致的热钱流入,升值后的中国货币也不难应付石油等大宗战略商品价格的上升,输入型的通胀也无从谈起。
美国学者称中国经济是个“庞氏骗局”,中国外贸其实也是个“庞氏骗局”,它在用出口企业所创的外汇作为亮丽的招牌,在谋取高额暴利的同时,也给国人和国际社会一个经济健康发展的假像。
至于当局囤集外汇的动机,观察家们早已指出,它与中共自己的命运岌岌相关。在经济危机压力日增的今天,这个国家级的红色“庞氏”呢,可能也不得不提早亮出自己的底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