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7月31日讯】北京青年报 上周,一条“长江560公里近岸污染直接威胁饮水安全多水城市陷入缺水困境”的新华社消息,纷纷被各大媒体转载。7月29日,又一条类似消息:“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堪懮,如不大力整治,长江水即使输到京津也是废水”见诸报端。我们的母亲河到底怎么了?是法律没有给她足够的保证还是麻木的儿女已经听不到她的呻吟?本期法治专题版特约刚刚从“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长江生命河”采访一线归来的记者李斌作详细报道。
今年是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十周年,1989年12月26日施行的《环境保护法》也有十几个年头。从5月底起,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近20家新闻单位组成的“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长江生命河”记者团从上海崇明岛出发,沿江而上,对长江沿线的水土保持、环境状况进行采访。
无语东流的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长江养育了4亿多华夏儿女。长江的安危,事关全中国的安危。一路走下来,记者却发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几大问题正困扰着这条流淌了数百万年的母亲河。
水土流失令记者团目瞪口呆
实施十周年的《水土保持法》明文规定: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工程,应当尽量减少破坏植被;在铁路、公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必须修建护坡或者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积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在山区、丘陵区修建公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土保持方案。
继中下游的洪水之外,水土流失被专家称为长江的两大“心腹之患”之一。因此,7月份从湖北宜昌进入上游之后,记者团格外关注这一问题。
裸露的坡面、崩塌的岩体、随意堆放的砂石和弃土、漫山遍野的坡耕地……7月19日,记者团从涪陵前往重庆,进入从涪陵到重庆的渝涪高速公路后,眼前的一切让记者团“目瞪口呆”。仅凭肉眼就能看见,由于水土保持设施匮乏,公路上已经发生多起滑坡事故,对公路行车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投入近50亿的渝涪高速公路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就已开通,工程于2000年12月20日全线通车。这一全线通车已7个多月的高速公路,破开的山坡绝大多数裸露着,红色土壤上清晰可见雨水冲刷的痕迹。山坡大都坡度偏高,有的接近垂直角,望之岌岌可危。高速公路主要的护坡措就是一面低矮的挡土墙,挡土墙上,是从坡面上滑落的碎石和土壤。
“这是一个水土流失的典型案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研究室尚莒城处长说。
为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在“大部队”按照当地政府安排进行采访时,我们新华社一行4人组成一个小分队重返高速公路,目标迅速“锁定”渝涪高速公路58公里处的塌方。
58公里处南侧搭起了路障,双车道变成了单车道,不出50米就有两处较大面积的滑坡,20多个工人正在把地上的砂石往两辆卡车上装载,一个工人在半山腰上用铁千在敲击石头,坡面上是一道道铁千痕迹。
现场施工负责人彭庆中介绍,6月初的一场大雨诱发了这场滑坡,几千方砂石顷刻间倒下,势如破竹般地“冲破”挡土墙和排水沟,冲上了路面,影响交通安全。第二天,重庆交通工程开发公司的人赶到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坡面上大量仍可能随时滑落的砂石。两个多月共清理掉6000多方砂石。
“我们已经投入了30多万元,最多时人员达到四五十。工程还有一个星期左右结束。”彭庆中说。据悉,沿高速公路从华山隧道至重庆长寿的30多公里,迄今已发生3起滑坡事件,另两起的地点分别位于高速公路52.6公里处和62.2公里处。
弃土直接冲进长江
《水土保持法》明文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情况远非滑坡那么简单。记者在公路上还发现,公路约50公里处,十几辆卡车一字排开,正在向南侧的一个沟渠倾倒弃土;铁山坪隧道东口南侧,也堆放着大量弃土。
“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往往面积不大,但强度极大,危害严重,治理恢复极为艰巨。”随行专家说,“水土保持法早有规定,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而在这里,有法不依的现象绝非个别。记者在重庆涪陵区了解到,319国道涪陵段29公里的改造,也是在没有做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先期开工的。专家指出,我国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中,公路部门要比铁路、水电工程更严重,渝涪高速公路绝不是一个单独的现象。
记者团向官员“发难”
7月20日上午,在重庆市的情况介绍会上,记者团打破先汇报后提问的常规,改为由记者直接提问,记者第一个就高速公路的问题“发难”,负责公路建设的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却回答得支支吾吾,不断辩解。
会后,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动提出要尽快和记者团再次进行沟通。当天晚上,在会议室里,记者团和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的政府官员进行了对话。交委会的有关负责人搬出交通部的一些规定来向记者团“解释”。
“究竟是部门规章大,还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大?”
在记者团的反复追问下,交通委员会的负责人终于表态今后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重庆市水利局张崇庆处长说,水利部和交通部曾联合下发了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但这份文件到了当地,却因种种原因没有被联合转发,结果只有水利局一家独自转发了这一文件。
据悉,到2005年,重庆市公路通车里程将从目前的2.9万公里发展到3.2万公里,高速公路将从232公里发展到680公里。
“观念如果不改变,法律意识如果不具备,渝涪高速公路的情况还将继续重演。”专家指出。
数千万人无法再饮长江水
《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虽然水土保持是这次采访活动的主题,但是记者团的视野早已超越了这一界限。母亲河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水质污染更加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
多年前,长江正在变成黄河的警告就曾经让无数中国人感到震惊,然而,震惊之后就没了下文。
而今当记者沿江而上,从入海口到武汉到重庆,一路亲眼目睹这条母亲河时,心情却无法不感到沉重。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90年的调查表明,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已经在沿岸主要城镇形成了至少560公里的近岸污染带,数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受到直接威胁,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反而陷进“缺水”的困境。
在长江重庆万州段,记者乘水文船采访时发现,沿北岸分布的20多个排污口,每天将这座城市40多万人口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江。北岸耸立百尺的危岩上,一个个排污口犹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蔚然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据悉,万州正在筹集资金建设水库,以为40万人提供新的饮用水源。
和万州一样,长江沿岸主要城镇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1992年的调查表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等21个城市被调查的790公里江段中,已形成约560公里的污染带。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长江水质近年来呈现恶化趋势,估计现在的近岸污染带要远远高于1992年的调查结果。最近,我们将马上进行一轮新的调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
长江干流近岸水域是沿江城镇的主要水源地。据悉,沿岸的近500个取水口均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的影响。不少城市被迫采用江心取水办法以改善饮用水质量。一些本来水源丰富的地区已经被质量性缺水所困扰,不得不舍近求远,花费巨资寻找第二水源地,或者大量开采地下水。武汉、南通等地多次出现水厂因水质污染而被迫停止供水的现象。
“虽然直面长江和嘉陵江,但是山城实际上是一个被水所困的缺水城市。”重庆市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处廖世国副处长直言不讳,“重庆市主城区的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较差,达标率低于国家标准。”
重庆市环保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重庆主城区江段尤其是嘉陵江主城区江段,受城市污水的影响突出,水质相对较差,重庆主城区、涪陵和万州等城市江段近岸水域已形成累计14公里长的超标污染带。
专家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在水污染治理投入方面却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成为长江近岸污染带形成的重要原因。仅以湖北为例,集中污水处理率只有11%,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供水带来极大困难。
近岸污染带,只是长江污染的一个缩影。专家发出警告,尽管长江水质目前总体上还算良好,但是总体趋势正趋于恶化,具体来说是:小支流及流经大中城市的较大支流常年遭受污染,大多数大中型支流呈间续性污染,干流岸边污染带在延伸。1999年长江流域3万多公里的河长中,4类以上的河段占总河长的20.8%,对于这么一条大江来说,20%的江段水质为3类,已经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惊人数字。
长江不是下水道!而长江不是下水道,又能是什么呢?
三峡水库会是一库清水吗
《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随着2003年6月蓄水期的临近,三峡库区,无疑成为这次“长江行”活动记者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根据国家要求,到2010年,重庆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要达到二类,城市江段要到三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环保投入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原因,重庆市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三峡库区总体水质不可能实现二类水质的预定目标。
采访中,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随着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安置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峡库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
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在上游背景输入以及重庆市排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峡水库按175米蓄水时,重庆主城区江段控制点污染物浓度比建库前升高34.5%,长寿江段升高117%,涪陵和万州江段升高573%。
由于沿岸城镇排污负荷的增加,长江干流重庆城市江段水质将超过三类水域标准,干流其余江段水质将超过二类水域标准。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万州的岸边污染带将变长变宽,泥沙淤积后的重金属沉积和水上交通产生的油污染等,将使水污染成进一步加重趋势。
“和全世界其他大型水库不一样的是,三峡水库上游有一座近3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更别提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众多人口。”重庆市环保总局水环境保护处副处长廖世国说,“因此三峡水库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自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虽然近年来在水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重庆市的水体污染仍然较为突出,水环境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为两点: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处理率低。据统计,600多公里长的三峡水库,排列着130多个排污口,去年重庆市废水排放量近1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0%,达标率8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7.3%。
在重庆市万州区记者了解到,尽管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提上议事日程,但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处理厂仍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如不加快进度加紧建设,到成库时,污水处理厂仍未建成,生活污水仍将不断流入水库,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尽管重庆市已经规划到2005年在库区建设21座污水处理厂,但截至目前,大都仍是“纸上谈兵”。
第二、长江及其支流水污染较重。去年对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检测结果表明,“三江”大肠杆菌、总磷、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石油类等9项指标出现超标,其中大肠杆菌、总磷、化学需氧量超标比较普遍。“三江”23个断面中,有5个城区断面属于4类水质。由于各大中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城市江段的污染较重,出现明显的岸边污染带,致使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较低。次级河流和部分湖泊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据对68条次级河流的监测,有63%的监测断面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部分次级河流水质为劣5类。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说,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对重庆的水环境带来影响,水污染问题将日趋突出。库区将由流速快、流量大的河川变成流速变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河道型水库,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容量降低,在排污量不变的条件下,水污染物浓度加重。
三峡库区库底清理问题日趋紧迫。记者在库区采访时发现,包括卫生防疫清理、建筑物清理和林地清理在内的库底清理工作目前仍未被大多数区县列入工作日程。
“有关库底清理方案偏重于解决水库蓄水后的卫生防疫、航运等问题,是一个低标准的方案。”廖世国说,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实施,三峡水库到2010年水质将不可能达到二类。
船舶和农药、化肥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三峡库区船舶年产生活垃圾约3万吨,其中入江8000吨,船舶生活污水、粪便年产约1800万吨,含油污水40万吨,排放化学需氧量6000吨,石油类100多吨,三峡库区农药化肥污染、水产集中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等也较为突出,加大了水体污染负荷。
“随着大量移民迁建安置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库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环境容量降低,环境形势更加严峻。”陈光国说。
从污染物排放到干支流污染,从库底清理到船舶农药污染,从森林覆盖率到水土流失,三峡水库面临着重重夹击。
长江在呻吟!我们的母亲河在呻吟!长江正在变成第二条黄河,正在变成沿线城市的“下水道”和“垃圾场”。长江“灾难”正冲破法律底线,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漠然视之的现实。 (博讯)
(//www.dajiyuan.com)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