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奈斯比特: 高科技时代的危机

约翰奈斯比特

人气 54
标签:

(//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0日讯】 人类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科技如同货币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日不可或缺。 然而,在人们崇拜它、信赖它的同时,高科技却给人类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 效应,人们将更加崇尚回归大自然,追求生命的本来意义。

科技是我们这时代的货币

美国一年的经济规模是8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两个市场是:1)消费科技, 2)逃离消费科技。

你的笔记本电脑放在家中书桌上,旁边堆了一叠重要的待读文章。但你决定 拿一罐冰啤酒,看一会儿电视来轻松一下。一个晚上很快地过去,你看过夜间新 闻,听过办公室的语音信箱,便上床了。你躺在床上睡不着,你的丈夫或太太正 在网上与人聊天,同时盘问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惭愧今天对一个新来的同事 发了脾气;想起你曾给修理工人打过call机,但他没如约回你电话;虽然很 累了,还是后悔没给儿子念一段床边故事;得意在一项房地产买卖上坚持4%的 佣金。你思忖着明天待办的事项,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六点半你醒来,不记得 做过梦。立即起身,喝上一杯热咖啡,同时检查电子邮件。手上拿着一个犹太面 包便上车了。20分钟车程,你边开车边听一本热门企管书的录音带第一段,因 为专业上你该读的书有很多都还没读。移动电话响起,是同事来电提醒你,15 分钟后有一个与客户的约会。你的心绪于是飘离录音带的主讲声音,忽然好想出 城。

消费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加强我们的依赖,结果是我们需要解脱,但 为求解脱,我们又求助于科技。紧张焦虑?买一个按摩器吧。事情杂乱无章?买 一个个人电子秘书吧。携带儿童旅行?买一台游戏机带着。住家附近常闹小偷? 装一套安全系统吧。

高思维时间

100年来,我们在时间中生活的方式持续改变,过去10年里变化尤其大。 现代人很难依自然的韵律与声音过日子。一个世纪多一点以前,还没有电、电话、 电子邮件的时候,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自己种的东西,在家附近工作。 谈起时间,说是光阴似箭;谈起往事,似乎永存不朽;拿“欲速则不达”之类的 谚语教训孩子;讲故事,一开头总是“很久很久以前”,而且真的觉得那是很久 很久以前的事。日子是以光的移动来计算,而不是以小时;年是按照季节,不是 按照日历。一封信从美国的这头送到那头,要花好几个星期,要等回信则更久。

时间是依自然的规律来排定的:潮汐、月的盈亏、季节、星象、日出日落、 阴影、植物。早在公元前4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宫廷志中便提到,有些树的叶子 白天张开、夜晚关闭。18世纪,自然科学家林奈发现有些花的花瓣定时开合。 他辟建了一座花园,观其植物便可测知时间。

这种精妙的体悟,等我们有了钟、有了表,有了约会、期限以及爱看的7点 档电视节目以后,便失去了。

高科技时间

自从有了上发条的钟(1876年)与用电池的表(1956年),我们就 从高思维时间转入高科技时间。与高思维时代的语言相反,今日使用的词汇总有 一分急迫感:没时间、快速时间、同步时间、表面时间、限期、查核表、多工作 档、落后、找出时间、挤出时间、损失时间、填补空档、挤时间、花时间、浪费 时间、准时、时限已至、时间表、快速向前。

消费科技素来声称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 不能否认,100年来消费科技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容易很多。不须要用手搓洗衣 服、心算数字或从头开始做面包。“事情快快做完,多留时间玩乐”,这是微软 公司的一则广告词。消费产品用广泛的承诺引诱我们,加速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提升了我们的期望。这些年来,我们有多少钱,便吞下多少诺言。承诺为我们节 省时间的,结果花掉我们愈来愈多的时间,因为消费科技需要我们排列优先顺序、 选择品牌、购买、装置、维修、升级。

消费科技可能已到物极必反点。我们家里已经塞满省力装置,可是我们并没 有更多时间可用。一项研究显示,我们家中拥有的省力、简化、省时科技其实并 不能减少我们做家务的时间,可是我们仍执迷于生产力与效率:看一天、一小时、 十分钟内能做完多少事?

美国最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伯恩斯常花好几年时间制作一部片子,他很担心 一种集体注意力缺乏症。“被这么多影像轰炸—不仅是电视,还有别的,你不 由得加快了脚步。你的需要这么多、这么快—食物、印象,所有的一切—结 果发生相反的事:有了更多东西,不但没有丰富自己,反而制造了贫穷。这种贫 穷,是注意力的丧失”。

可以借汽车,我们心目中最惬意的消费科技,来解释这现象。除从一地移动 到另一地外,我们还希望在移动过程中继续与人联系,并且娱乐自己。我们用移 动电话谈生意,在等红绿灯时看书,在挡风玻璃上压便条纸。其他车用“生产工 具”,包括工厂装设、声音启动的电脑,能传送及接收电子邮件与传真,通用汽 车公司的“星上”系统更可做从派遣拖车到推荐附近餐馆的各种事情,这些都在 你开车的时候完成。

为充分运用通勤时间,我们还在车上用餐,为此我们买特制食品、特制杯子 与旅行用围兜。麦当劳靠当街窗口做的生意比柜台还多。

既然我们在车上如在家中,便有许多厂商提供路上使用的额外“解决方法”。 设计了携带式车上办公室给前座乘客使用。市面上至少有一种迷你箱型车,装有 内置娱乐系统,包括下拉式屏幕,可看电影或玩电子游戏。坐在后车箱的小孩可 以戴上耳机玩任天堂。

在消费科技膨胀的社会里,我们怎样支配时间?我们住在车里,以电话交谈, 写电子信件,看电视,用电脑工作,听音乐,开着机、连着线、站在时代的前端。 如果有碟形天线,就再不用去录像带店了。自从有亚马逊网络书店以来,我已经 多久没上书店了?

在生活里装上更多精密自动系统,我们的行为和语言也改变了。火是打开的, 不是点着的。人行道上的雪是用热融解掉,不是铲掉。窗帘不是拉开,是用遥控 开合。食物用微波热,不是烧煮,生活是由科技控制的。

消费科技使别人随时随刻都能找到我们,改变了我们对时间与安宁的感觉。 移动电话插在口袋里,掌上电子地图在手中,call机在腰带上。传真机与电 子邮路同时送来信件,还加上移动电话也同时响起。这些科技让我们像24小时 商店,永不打烊。整天、每天、在家、在办公室以及在车上,都被科技包围着, 不能休息,“宁静”一词如今用不上,“压力”一词倒是常用词。

今天消费科技构成我们生活的基础。你且自问,你愿不愿意彻底改变生活方 式,停止使用少数几样最基本的消费科技?就拿做晚饭来说好了。你从冰柜里取 出一袋意大利饺子,倒进燃气炉上的一锅滚水里,把炉火开到“大”。从冰箱里 又取出一罐“保罗纽曼牌”意大利面酱,放在塑料容器里,用微波炉热。再用 一只锅,将脆皮面包与干酪、九层塔同炒。这顿晚餐好做又好吃。盘子放进洗碗 机,你便可以到电脑前面去准备明天开会的资料了。炉子、冰箱、微波炉、洗碗 机、电脑、天然气、电力、自来水。你愿意放弃这些吗?

我们的生活依赖科技如此之深,很自然地想要更多。

科技上瘾:高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为生活带来的舒适让人柔弱,它的机巧设计让人着迷,人们习惯了它常 在身边,对它不断提供的娱乐上了瘾。

美国是全世界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从军事到媒体皆如此。它眩人的力量令我 们迷醉,我们三句不离科技。随便听人聊天,总会听到关于周遭科技的谰言浅论。 好用的科技深得人心,需要详阅使用手册才能用的科技令人痛恨。像新玩具似的 科技人见人爱,但一用坏了便受到诅咒。

科技以愉悦、以承诺引诱我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人格形成经验,甚至自然 世界,都注定要由日益精密的软件来“管理”。科技与我们的经济并驾齐驱,我 们则只能插上插头、上网、浏览、剪贴,把零碎信息拼凑起来。我们觉得有点不 对劲,但没法下达指令作任何修改。上瘾区令人精神空虚、不满而危险,可是人 无力脱离,除非先明白自己置身此区之内。麦克卢汉常说,他不知道是谁发现了 水,但相信一定不是鱼发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症状一:做什么事情都宁取简易方案,速战速决。

由于常有空虚之感,我们盲目寻找能填充的东西。

宗教书籍销售量爆增,连非宗教性的“灵魂类书籍”和简单的日常生活快乐指南如《别为小事疯狂》及《心灵鸡汤》系列以及《简单富有》,都登上全国畅 销书排行榜首位,因为快速翻阅这些书,就能略补精神的空虚。

在这上瘾区内,精神的“补给品”是大生意。就像是很快灌下一杯咖啡因饮 料,只不过它的形式是书籍、《新时代》杂志、松懈精神的录音带、占星、磁性 治疗与打坐等等。这些解毒补充品据说能让我们集中心力、恢复青春、放松心情、 平和心境。

科技一方面让我们上瘾,一方面声称能为我们解毒—从按摩椅到罐装天籁。 广告里尽是科技的承诺,说是要简化我们复杂的生活,解除我们的紧张。

世代与世代间传统的纽带已经断裂,核心家庭成员的关系也不似从前那般紧 密。素来由大家庭、教会及社区传承的价值观与实用智慧,渐渐由通俗文化所取 代。我们集体转向信息科技如电视、录像带、杂志与实用书籍,寻求一些基本问 题的答案,如:“如何找对象”、“如何示爱”、“如何在8分钟内快乐起来”、 “如何与圈外人约会”。

以前是与长辈长谈,由长辈指导,现在是寻找快速法解决遭遇的各种大小事 情。通俗文化以电视节目、自助书籍与报纸杂志专栏的方式提供快速解决法:“ 9大食物戒律”、“23种消耗脂肪捷径”、“热情性交的7个秘诀”、“4条 挽救婚姻的途径”、“关系破裂的8个迹象”、“立即治愈35种症状”、“两 分钟健康检查”、“灵性觉醒的11个基因关键”、“了解上帝旨意的5个步骤”、 “高效率家庭的7种习惯”、“成功的7大精神法则”、“通往上帝的7条道路”、 “力量与治疗的7阶段”、“圣经技能的7步骤”(7似乎是个吉祥数)。

“每天一个”和“增强骨骼的12种方法”,本来是广告词,现成变成文化 妙方。电视大量播放,成为代理牧师、代理母亲和父亲。

几十年来,医生力倡快速解决式医疗法,病人于是习惯了吃几颗药便马上好 转。1996年,全世界处方药品花费共是1800亿美元,美国人就占了85 0亿,另外还花了200亿元购买非处方药物。到1997年,有1/8的美国 人在服用(或服用过)抗抑郁症Prozac。壮阳药伟哥(Viagra)上 市第一年,销售量就突破10亿美元,打破制药业所有纪录。

补充食品有奶昔状、药丸状、点滴状及粉状,说是能让我们更聪明、更美丽、 更健康、更性感、更苗条、减少紧张、减轻毒性、更青春有活力。还有补品的补 品:帮助吸收剂,说是能促进身体吸收以上各种补品的功能。本是无意识地想逃 离科技上瘾区,结果美国人反而每年吞下了值100亿美元的补品。他们每年花 7亿多美元买维生素吃,但是平均每人每天吃不到一片水果。而他们所吃的蔬菜 中,有1/4是炸薯条。

整型外科手术是另一种快速解决法。1997年全美国有两百多万执业的整 型外科医生。加州、得州和纽约最多,但全国人都渐渐觉得做点美容手术也是应 该的。1997年所做的拉皮手术比1992年多了52%;25%的美容手术 是为20到39岁的人做的;隆乳手术,1997年比1992年增加了375 %;抽脂手术自1992年以来增加了215%。其他如激光手术、丰臀、丰唇、 阴茎增大手术等,都愈来愈普遍。

这种创可贴式的快速解决法,到头来是一场空。事情有一点不对劲,我们不 知道是何缘由,就随手抓一个什么来一贴了事。在被科技毒化的地区,很容易被 科技的甜言蜜语所诱惑。

症状二:恐惧科技、崇拜科技

科技会拯救人类还是毁灭人类?自人类开始发明创造以来便有此论争。从工业革命之初,英国拉代特工会工人因恐惧机器捣毁纺织机而被处死以来,这论争 定期慷慨激昂地浮现,一如既往,少有改变。论点两极都达到荒谬的程度,但持 极端论调的人,其实都出于盲目的信心或恐惧,把科技神化,才会视之为救世主 或瘟神。

1000年前,第一个千禧年将至时,人类惧怕上帝会毁灭地球。现在新的 千禧年临头,这恐惧以科技末日的形态再度出现,末日的名字叫“千年虫”。上 帝震怒固然可怖,有些人担心电脑科技出差错,也会为人类带来大难—飞机会 从天上掉下来,导弹会失去控制胡乱发射,全球经济崩溃,机械大量失灵。有些 人甚至在防空洞里储存粮食,或挖好地窖准备藏身,好像科技本身是一种无可控 制的力量,能制造地狱、毁灭全人类。

有的人则相信科技能治疗社会病态。他们对科技处方抱持极大信心,以为: 每间教室都有可以上网的电脑,学生功课就会进步;改造人体基因,就可以消除 疾病;作物经基因改造,就可以养活全世界。

我们大多数人,与科技的关系摇摆在两个极端之间:有时候害怕科技,有时 候又乐于使用;头一天惟恐落后于竞争者或同僚而勉强接受,下一天却以为它可 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或业务而兴高采烈,可是当事情并未改善时,又挫折懊恼起来。

症状三:不太能分辨真实与虚幻

今日科技改变自然的能力远非往昔可比,在这个科技能制造代理、代用、虚拟、假象的时代,我们愈来愈弄不清楚何者为真、何者为假。

她的乳房是假的吗?他的头发是真的吗?“探路者号”火星登陆艇所拍的照 片不会是在亚利桑纳州拍的吧?如果你使用氧气筒登上埃佛勒斯山,算是“凭真 本事”登上的呢,还是科技帮了你的忙?短跑选手如果脚下加装弹垫,因而打破 100米纪录,算不算数?各种显示屏充塞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电影、电视、电 脑、游戏机、电子笔记本、寻呼机、移动电话、显示型电话、微波炉、心脏监视 器都有显示屏,未来的科技专家还不知又会发明些什么显示屏。显示屏无所不在, 指导我们、告知我们、娱乐我们,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形成塑造了我们。显示屏被 说成“虚拟”,我们轻易略过特异的内容,认为这是投射在显示屏上的幻想,理 想化的故事,像50年代的情境喜剧一样,不是真的。但其结果却非常真实。

当今美国的头号娱乐是媒体,头号内容是暴力。但我们不把它当真。显示屏 上的暴力像幽灵,潜进我们的记忆之中、梦寐之中、谈话之中,我们却坚称它没 有害,甚至有教育性。我们笑斥显示屏上的暴力非真实。“只是卡通是电子 游戏是电影或是新闻”因为拒绝承认显示屏上的内容是真实的,我 们于是不假思索,安心让自己与孩子定期吞下惊人的暴力,而当孩子在学校里向 同学开枪时,却又惊骇不已并困惑不解。

渐渐地,就连屏幕上的故事也愈来愈真实。

摄影机普及,使得电视与电影彻底改变,激起我们偷窥别人生活的怪癖。之后有了《最好笑的美国家庭录影片》之类的电视节目,播映私人拍摄的真实纪录 影片,又有《总统与实习生》、变性手术现场实况、网络脑外科手术、生育过程 网络公开,还有无数的人把自己的生活实况张贴到网络上,供大家消遣。我们的 显示屏真实之至,登峰造极。

症状四:我们的生活疏离冷淡

科技的呼声诱人,但我们并不充分了解这些铃铃声与哔哔声怎样使我们疏离生活本身。很少有人停下来问:移动电话、电子游戏、电视或照相机到底是增加 了还是让我们忽略了人类经验的品质。

因为依赖科技帮我们做记录,我们不再专注于生活的体验。在毕业时、学校 戏剧演出时、高中篮球比赛时,小提琴表演时以及小学棒球比赛时,自动相机喀 嚓喀嚓响,身配科技装置的父母到处皆是。然而孩子们看见什么呢?只见对准他 们的照相机镜头。照相机到底是在记录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还是让我们分心, 不能好好体验当时的情感、景象与声音?也许照相机其实害我们错过了那片刻, 而不是捕捉了它。只因拥有一架摄像机或一架照相机,我们好像非用它不可,好 把印象归档。我们成了纪录片社会。
又因为依赖科技提供娱乐,我们彼此疏离。大屏幕丽音环绕立体声电视传送 即时信息与“动作不断”的戏剧。把电视比喻为现代“围炉闲话”的家庭中心是 太乐观了。父母子女其实分散在屋中各房间,看各自喜爱的节目,或听自己的音 乐。今天许多美国人是同居屋檐下,独自过生活。久居都市,去年底我和友人带 着小孩们登山去。

我有一种坚持,总觉得孩子们必须要知道泥土的味道,要能感觉大自然,才 能充实人性。我还叮咛他们带好彩笔和画纸,因为想要他们通过描绘金马仑的风 景,捕抓农夫下田的画面,收录彩色灿烂的花草,与这些未经修饰的天然对话。 孩子们对登山不很兴奋,主要是因为会与他们的人造玩具分开。

果然,小孩没有耐性久坐,那奇怪样子的花草还没画好,他们就要回到电视 机旁了。或拿着数码录像机,到处摄影,要捕抓什么,想都不用想。走在路上, 手和眼睛集中在那个会发光的溜溜球上。到农场去,看到蜘蛛,吓得尖叫,把科 幻故事有毒蜘蛛的恐怖搬到现实,吵着要回家。同行的“网虫”友人更荒谬,带 着笔记本电脑,虽然在海拔6,000英尺高,照样上网,每晚与网友聊天到凌 晨二三点。跟在家里没有两样。白天要睡觉,日出日落,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一 点都不为所动。这让我觉得震惊,因为科技的过度应用和沉迷已经使太多人上瘾, 生活重心颠倒,不能自拔。

科技帮助人类理解自己,人也因此崇拜和信赖它。过度的依靠和滥用科技, 降低了我们的人性,也让人类的弱点失去控制,像核技术,最终成为全人类的梦 魇。同样的,现在我们面对基因改造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因为渴望使用科技突破 一切人类的极限,因此忽略可能导致的结果。

“过度迷恋科技,像灵魂被榨干,使人更想追求生命的意义”。

原载《文艺复兴 》 (//www.dajiyuan.com)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
    

  • 高科技泡沫中的亿万输家排行榜 (6/20/2001)    
  • 日本IT业国际竞争力强项何在 (6/20/2001)    
  • 台湾IC设计足称业界楷模 (6/20/2001)    
  • 业绩急速滑坡 北电(Nortel)网络频频裁员 (6/19/2001)    
  • 硅谷研发新热点:电视升级为家庭娱乐中心 (6/19/2001)    
  • 康柏的手持式电脑收入将超过Palm (6/19/2001)    
  • 沿地面上的轨道发射的太空飞船 (6/18/2001)    
  • 美国企业纷纷下修财测 (6/17/2001)    
  • 复旦大学完成世界首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 (6/17/2001)    
  • 互联网业收缩打击白领阶层 (6/17/2001)    
  • 美破获军火走私巨案 中间商替外国买导弹 (6/17/2001)    
  • 高薪白领转眼只能领救济 美IT失业人员措不及防 (6/16/2001)    
  • 美国传统IT技术不再吃香 互联网安全人才炙手可热 (6/15/2001)    
  • 高科技产品成为缉毒警察的反毒利器 (6/15/2001)    
  • 文汇报:中共武力统一台湾 比几十年前更艰难 (6/14/2001)    
  • 下年度教育经费预计可增115亿 (6/13/2001)    
  • 惠普总裁:高科技产业短期难以复苏 (6/13/2001)    
  • 东京股市扭转升势收低 尾盘高科技股卖压涌现 (6/13/2001)    
  • 美国大学利用高科技打击校园作弊行为 (6/12/2001)    
  • 经济时评:美国人福份大﹐巨额减税看好 (6/12/2001)
  • 相关新闻
    经济时评:美国人福份大﹐巨额减税看好
    美国大学利用高科技打击校园作弊行为
    东京股市扭转升势收低 尾盘高科技股卖压涌现
    惠普总裁:高科技产业短期难以复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