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3月29日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投资对冲基金可能就是一个能比投资股市更容易赚大钱的好方法。
“门槛”降低
据新浪财经济纵横报道, 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施莱曼(F.XSillerman)最近心情特别好,走起路来都像在跳舞。要问他为啥这样高兴,原来是经过一番“盘点”,他去年投资对冲基金的回报与投资股市相比,收益率净提高了20%还多。“这让我太高兴了”,这位曾经是美国一家娱乐公司创办人和执行总裁的基金投资者逢人便说。由于去年施莱曼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娱乐公司盘给了别人,因而人们都睁着眼睛盯着这位前娱乐公司的老板,想看看他究竟又想出了什么挣钱的新招。了解施莱曼的人都知道,这位仁兄一贯喜欢玩出新花样,在当公司经理期间就锋芒毕露地喜欢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主意。
当然,并不是只有施莱曼这样在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在满世界寻找更能赚钱的法子,如今谁不想独辟生财之道呢。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投资对冲基金可能就是一个能比投资股市更容易赚大钱的好方法。什么是对冲基金?它通常是一种汇集私人资本的渠道和融资方式。按照美国现有法律,对冲基金一般只能最多吸纳100位投资者参与投资。尽管对冲基金在吸收人数上要受到有关法律的强制性限制,但现在的对冲基金在很多方面都与以前人们所认识的对冲基金有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对冲基金已不再单单为富人或名人而设的投资、融资渠道,一些并不富有的人,如今也可以参加到这一游戏中来玩一把,过过投资赚钱的瘾。举例说,过去投资对冲基金的最低出资额被限定为至少100万美元,而如今这一限定数额已经降到10万美元。如果有经纪人介绍,这一数字还能降得更低,有1万美元就足可以参加进去玩一把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门槛越来越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现在谁都想创办个对冲基金来招徕生意,资产管理公司、经纪人公司现在几乎都有自己的对冲基金,并且都在各自拼命地向顾客兜售。对冲基金数量多了,“门槛”自然没有不降的道理。
唯我独秀
对许多人来说,对冲基金已不再是那种如同修道院般的神秘领域,同时又由于它聚集了一批新一代管理者和投资者,仿佛注入了新鲜血液,所以现在的对冲基金显得充满了活力,在经营领域不断翻出新花样,让人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眼下对冲基金状况和在现实中有些人的错误看法大相径庭,自前两年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名声被搞臭之后,一些人错误地以为世上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死定了”。其实不然,现实中的对冲基金大有“唯我独秀”之势。
为何对冲基金对投资者充满了诱惑?这是一个人们经常要问的问题。其实探究起来原因很简单,因为对冲基金有着不少让人难以抗拒的优点。首先,它能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这完全符合人们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的要求。在投资充满风险的今天,任何一个投资者都知道“将所有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要比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安全得多”。对冲基金还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它能够相对自由地进入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领域,如投资私人股票、商品以及套利活动等。这是其他基金所不具备的。事实上,对冲基金最大的长处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进行短线操作、买空卖空,赚了钱就走人,真可谓潇洒极了。而这一点一般共同基金也很难做到,法律限制共同基金这么做。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对冲基金的业绩总体上良好。在过去的14年里,有12年对冲基金的平均收入要高于美国的共同基金所能获取的收益,现在有不少美国人视投资对冲基金为一条快速致富之路,或者将其视为保持富有的诀窍。2000年对冲基金依然是市场上的大赢家。根据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显示,这两大指数去年分别下跌了9.1%和39%,而反映对冲基金状况的Hennessee指数却上升了8%。对冲基金不跌反升的奥妙,据说就是利用了去年股票市场上的动荡,大炒短线特别是技术股的短线而赚了一把。
有消息说,去年对冲基金短线炒股的收益率平均在30%左右。在风险套利方面,对冲基金把宝押在了对企业的收购兼并上,仅这方面最终实现的收益率也达到了14.3%的水平。除此之外,对冲基金还参与了一些专门基金,如医疗保险基金的活动,所取得的收益率更高,最高的达62%。“只要让对冲基金动起来,你就会看到大把大把的钱流进来,它所能实现利润多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一家管理会计杂志的编辑迈克尔‧奥兰特先生这样说。迈克尔‧奥兰特先生所负责的这本管理会计方面的杂志是一本专门跟踪报道对冲基金状况的杂志,因而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与事实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随着捐赠资金和以其他方式投入资金的增多,对冲基金的实力的确变得越来越雄厚。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实力一雄厚就会有人追捧,对冲基金实力越是雄厚,各方面投入的资金也越多,好像挡都挡不住。现在就连美国庞大的年金基金也坐不住了,不断把资金投进对冲基金。目前机构投资已经成了对冲基金资金来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对冲基金现有大约4000亿美元的资产中,就有25%来自机构投资,而1993年,机构投资占对冲基金资产的比重仅为5%。不过机构投资所占的比重大了,从某种角度上看对对冲基金的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因为这些投资的机构更要求对冲基金的运作具有透明度,投资决策也要受到多方面利益集团的制肘或限制,从而使得对冲基金有“尾大不掉”的苦涩。
暗箱操作
其实也难怪各方面要求对对冲基金的运作加强监管和干涉,事实证明对冲基金常常会做出一些毁了自己的举动。例如对冲基金为了攫取利润,常常会不顾后果地大肆借贷,而一旦事后证明当初的借贷决策是错误的,其所造成的损失就十分巨大,受这一错误决策牵连的投资者无疑将坠入无底的深渊。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笔借入资金为1300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自有资本的30倍,结果到头来差点被它的债权人活生生地吞吃了。量子基金的创始人、号称金融大鳄的索罗斯也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在做空交易中一步棋走错,最后不得不败走麦城,输得差点连家都找不到。老虎基金的命运大概比索罗斯还要不济,在市场上早早地卷铺盖走人。从投资的角度看,对冲基金也自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当冲基金经营不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时,涉足其中的投资者就无法轻易脱身,这一点不像共同基金。凡要求加入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往往都被要求作出承诺,在1到3年内不要求退还资本,而过了这段承诺期间,投资者退出的自由也有限制,即必须以半年或一季度为时间段来要求退出。
在美国市场上利用对冲基金进行欺诈的案件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第一,从总体上看整个社会缺乏对对冲基金的有效管理,至少是缺少成熟的管理;第二,多数冲着对冲基金而来的投资者,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层次都不高,因而使得对冲基金更易于被人用来进行欺诈钱财。有专家指出,对冲基金这些年来之所以欺诈案有增无减,和近年来对冲基金数量成倍增加不无关系。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投资者角度还是从监管者角度看,都强烈要求对冲基金能够尽量提高经营过程中的透明度,实施包括账务公开、发展战略公开以及披露所面临风险等信息在内的披露制度,从而有效遏止利用对冲基金进行诈骗的势头。
尽管对冲基金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在美国对冲基金还是越来越热,如今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例如仅去年一年,美国对冲基金的资产就一下子增加了750亿美元。据美国一家叫VanHedge的对冲基金咨询公司估计,要不了多久,最多不超过5年,美国对冲基金资产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现在,一些年轻有为的新一代管理人员正在从他们的前辈手中接过对冲基金的指挥棒,并雄心勃勃地希望有一番大的作为。这批新生代管理者虽说年纪轻轻,但在发展策略上要比他们的前辈聪明得多。像量子基金的老板索罗斯以及老虎基金的老板罗伯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暴露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只要他们的举动对市场利益稍有触犯,就会引来咬牙切齿的指责声。而眼下对冲基金新生代的管理者决不像索罗斯他们这一代人那么傻,他们十分注意将整个对冲基金的经营活动隐藏在暗处,千方百计躲开公众或媒体的视线。“任何举动引起媒体注意对我们都绝对没有好处”,一位对冲基金的高级管理人员这样说。难怪现在在对冲基金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小的就是美丽的。一些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员采用非常现实的方法,一旦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5亿美元,最多10亿美元,他们便立即毅然地关掉自己所经营的对冲基金。“太大的规模容易引起过多投资者的注意,这反而使基金处在了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位对冲基金的战略设计师这样说。
再度走俏
现在在美国,不少原先属于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大规模基金的管理人才,都纷纷跳槽出来加入了一些小规模的对冲基金,并直接掌管起这些中小规模对冲基金的帅印。因而对美国华尔街来说,意味着大量人才流向了或将要流向对冲基金。由于这些刚刚进入对冲基金的掌门人实际上都已经在一些高层次的基金有着三、四年的工作经历,因而他们在操作对冲基金赚钱方面,简直就是轻车熟路,在市场上几乎无往而不胜。这也使得对冲基金在吸引人才方面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对冲基金赢利的情况越好,对美国华尔街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
与此同时,由于对冲基金一天比一天热,许多美国共同基金也迫于形势凑起了热闹,纷纷另起炉灶经营起对冲基金。事实证明,凡走这一步棋的美国共同基金大多都取得了成功。例如杰弗雷‧维尼克先生曾是一家名为FridelityMagellan的共同基金经理,在1996年年底利用原有的“家底”创办起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结果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也就是到了2000年,其收入竟增加了3倍之多。现在他已经准备退出共同基金,自己另立门户单干对冲基金。
不过这决不意味着经营对冲基金没有风险。作为对冲基金的经营管理者,他所应具有的最重要技能是在市场上善做卖空交易,而卖空交易意味着什么?它意味一个铜币的两面,一面是多得让人眩晕的收入,另一面则是陷人于灭顶之灾。如今要做好对冲基金的掌门人,最需要的是敢于冒风险的心理素质。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