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3月20日电】此次地宫开掘最大的意外是发现地宫内已经进水。根据地宫内情况看,当时的进水还不少,使得内里的文物尤其是木质器都飘离原位,并有不少已互相脱离并损坏,而且正当中的铁匣子也已生锈。
●进水之灾
大公报21日报道,不仅如此,水还明显毁坏了地宫里的纸质品。在出土的铜镜背面,发现黏有一张碎纸,上有墨迹,估计是写着建塔原因、建塔情况、和地宫内供奉法器的名目和数量。由于淤泥堆积,地宫被水浸泡,许多文物都锈在一起。考古队只得在地宫西南侧砖壁打开了一条切面,将地宫的一面砖墙拆除,所有拆下的砖都要经过贴标签后登记,以便今后恢复。经过十多个小时,在仔细清理完切面的淤泥后,考古人员才真正将铁函提出。
正是因为如此麻烦,有媒体说雷峰塔地宫是豆腐渣工程!这“时髦”的说法受到了专家的反对。雷峰塔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毓馨表示,考古队对雷峰塔遗址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发掘,许多证据可以证明,1000多年前的古人对雷峰塔地宫的修筑是非常规范和认真的。地宫发掘完成后,他们发现,地宫上部有2.6米厚度的“防水层”,其中1.3米为坚实的夯土,1.3米为排列紧密的青砖,砖与砖间由石灰黏结;地宫四周也是同样厚度的青砖层,至于夯土层,考古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它的最外缘。而宁波的天封塔地宫根本没有这样的青砖层,只是由石板相围而成。因此,雷峰塔地宫的修筑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是很严谨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人。至于为何会浸水,黎毓馨说,这可能是地宫刚刚修筑完,就遭遇了古人无法预测的暴雨天气,又缺乏必要的防雨设备,导致低凹处的地宫口大量积水,渗透到了地宫。这与地宫本身质量无关。
黎毓馨还透露道,雷峰塔地宫只经历了一次浸水。因为他发现,地宫浸水后的退水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退水的水迹线一层层非常清晰,如果多次浸水就不可能有这么规则的水迹线。这也反证了地宫的修筑质量。
李裕群研究员认为,地宫的修筑质量没有问题。他说,从发掘情况看,地宫大理石盖板由于时间或外部的作用产生了裂痕,雷峰塔遭火烧或倒塌后,水通过这些裂痕渗透到地宫中。因此,我们现在可以从盖板裂痕中发现水迹。曹锦?膍s员也赞同雷峰塔倒塌后导致了地宫渗水一说,他表示,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渗水,都不能说雷峰塔地宫是“豆腐渣工程”。
●镇宫之宝
地宫开启后,其中的镇宫之宝——重150多公斤的铁函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点。和铁函一样神秘的是开启工作,为了等待雷峰塔铁函的开启,不少记者在浙江省博物馆门口苦苦等了15个小时。
由于文物开启不能有太多人在场,因此媒体被拒之门外。只有考古队员郑嘉励记录了3月14日晚上7点钟开始的开启铁函工作:
“19:42,在曹锦炎所长、陈元甫副所长的协调指挥下,黎毓馨、沈岳明、孙国平和我憋住一口气,将罩在铁函底板上的盖子垂直往上提,平移到一旁。开启还算顺利,没有人们想像中的困难。千呼万唤中的铁函终于打开了,只见一金涂塔夺目而入。
“地宫早年肯定进水了,因为舍利塔底部水锈斑斑,而上半身光彩依然,完好如新,钱倜当年所见应该就是这样的。漂亮啊,透过塔身镂孔,清晰可见塔内盛有金质容器……
“我们开始端详、清理铁函内的每个细节,精美的文物站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只有生活在函底的无名小虫,怕是受了惊吓,慌不择路。
“清理完舍利塔,塔下是一银盒,大概是为了节省空间或让塔站得稳当,盒盖反扣在盒子上,以至于一开始还以为是造型奇特的香炉与盘子套叠在一起,直到将盖子反转过来,为精美的纹饰啧啧赞叹的同时,才恍然大悟。盒内还有一汪浑水,地宫早年进水顿成铁案。
“盒子四周环绕一皮带。有机质文物最难清理,赵丰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才总算取了出来;另一边文物保护专家,也正用清水小心擦拭新鲜出炉的两件银器,在专家灵巧的双手中,宝塔、盒子面貌焕然一新,而那一盆可怜的清水却成了浑沌世界。那时,我还跑到库房外将脏水倒掉,看见远处仍有记者守候。”
●文物之精
3月15日上午10时,文物专家向记者展示了函中最珍贵的文物——金涂塔。专家介绍:这尊精美的佛塔,塔体呈银色,略带水锈,通高35厘米;方形底座边长12.6厘米;方形塔身边长12厘米,四面装饰的浅浮雕讲述的是佛祖传经的故事;塔身四角有四根山花蕉叶,塔身正中矗立饰有忍冬、连珠纹样的五重相轮。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说,金涂塔大多以铜铁为材质,像这样保存完好的纯银质金涂塔,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代表吴越国最高的工艺水平。从塔身镂空处可见到塔内盛有金质容器,专家称,由于金质容器是被完整地焊封在金涂塔塔身内的,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考古队将不打算打开金涂塔。考古人员只是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文献分析,这应该就是金棺,金棺内应是吴越王钱倜供奉的佛螺髻发无疑。
雷峰塔地宫另外一个珍贵文物就是龙纹佛像,这座青铜佛像直接放置在地宫中,四面有铜镜围护,最特别的是佛祖所坐的莲花和底座之间还盘升着一条龙,这在佛像中极其罕见。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兴奋地称,“龙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佛教是外来文化。具有龙纹的佛像,这尊佛像的出土代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反映了佛教的历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这在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
在雷峰塔地宫中发现了最多的是铜钱,从3月11日,雷峰塔地宫盖板上压着的巨石被缓缓起吊开始,盖板上的黄土里,就发现了大量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年)的开元通宝钱币。在地宫中的铁函被提起移位后,人们又发现铁函底下竟是密密麻麻的一层层铜钱,估计数量近2000枚。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说,在雷峰塔地宫发掘出如此多的钱币,这在国内古建筑工程的发掘中属第一次。在中国古代建筑物里放上二三枚古钱币是有的,但没有像这次这么多。他估计钱币是1000多年前的工匠投放的,也有可能是建造中的某种仪式。
最让人感到神秘的是一个蓝色玻璃瓶,它是铁函中6件文物之一,呈葫芦状,蓝色透明,与如今的玻璃器皿十分相似。但是它是一千多年前古人放入铁函中,慎重地埋入地下,究竟如何制成,有何含义?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证实说,舍利函中出土的小瓶确实是玻璃瓶,且确系中国的古人制作。这个玻璃瓶并非国外传入的玻璃制品,当然与现在所用的玻璃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铅玻璃。他说,这种玻璃制品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因此数量极少。在信奉佛教的唐朝和吴越王国,它仅被王室用来作为供奉佛祖的宗教用品,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他指出,这个小小的玻璃瓶同样是国宝级文物,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保护之策挖掘地宫时,不少专家最关注也最担心的问题是:凭借现有的技术手段,文物出土离开地宫后能否妥善保护好。地宫中通常会有的珍贵文物,如瓷器、青铜器等,本身保护难度就很大,其中的有机质文物,如纸张、丝织品、木器、竹简等,一接触外界空气更容易发生碳化,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
上海博物馆的祝洪范研究员是青铜器研究和保护的专家,他说雷峰塔出土多件青铜器,文物长时间埋在潮湿、缺氧的地下,已适应那种特殊的环境,并达到一定的平衡。一旦出土,环境改变了,这种平衡被打破,一些有机质会很快地干燥,青铜器则会起翘或产生粉状锈。所以在地宫发掘过程中,青铜器物一出土,就被放入专用的保湿容器内,此后的研究也会一直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的场所进行。
虽然地宫没有盗掘迹象,但早年曾进过水,其密闭程度无法与一些古墓葬相比。地宫内文物遭水浸泡,不仅位置移动,青铜器物表面锈迹斑斑,有的还粘连在一起,铁函更是深陷淤泥之中。至于有机质文物,多已腐烂,有的还留有残片。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告诉记者,地宫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吴越文化丰富的内涵,使雷峰塔的重建更具紧迫性;同时证明采用清华大学的设计方案在遗址上重建雷峰塔,是可行、科学的。而地宫进水的情况表明,如果没有全封闭的保护条件,遗址很难保存下去,而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案,是将遗址作为塔的全封闭地下层处理,这更利于遗址的保护。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