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天的周折,小三通在一月一日直航失败,但昨天由台湾民间进香团乘坐的“台马轮”(不是官方船只)终于抵达福州马尾港,成为第一艘正式完成小三通的船只。
大陆方面.中央至今仍然对小三通冷眼旁观,但福建省政府则采取合作态度,包括派出引水船引导金门的直航船只。很明显,北京要处处显示即使台湾有心推动小三通,但仍然要在大陆官方默许之下才能顺利进行,一月一日的金门首航船,由于不是大陆方面允许直航的船只.故此遭拦截而驶回金门,与海上风浪并没有关系。
顾名思义,“小”三通涉及的贸易量不“大”,台湾媒体估计,目前金马和福建之间的“非法”贸易金额在一亿美元左右,相比两岸贸易每年接近三百亿美元计,实在微不足道。此外,金马等外岛没有大型货运设施,根本无法提高两岸的贸易量。故此,小三通能够发挥的作用确实很“小”,其重要性完全在于两岸的政治互动关系。众所周知,两岸的三通迟迟未能实现,与李登辉主政时期提出“戒急用忍”政策有关。
三通之中,“通邮”在间接方式下已经基本解决“通商”与“通航”两者息息相关,能够通航,就可以实现通商,三通也就全部通行无阻,故此直接通航,是两岸直接三通中最关键的一项。北京方面一直以来力促两岸早日三通,并视之为统一的其中一步,因为两岸关系愈紧密,台湾岛上的政治生态就愈受大陆影响,特别是经贸命脉掌握在大陆手中,台湾的谈判本钱将大大削弱。故此,三通虽符合人情和实际需要,但无可否认,它也是大陆手上一张政治牌,是实现统一的关键突破。台湾方面坚拒通航,也是出于政治理由。按台北陆委会的官方文件显示,“两岸直接通航的最大障碍在于大陆当局始终不肯务实面对两岸分治的现实……且一再声言不愿放弃以武力实现统了导致双方不可能就直接通航所涉问题进行理性协商”。这些理由,对香港人来说颇为抽象不易理解。更具体一点说,在台湾眼中,两岸直接通航对台湾的防御、政治和社会都会造成冲击。防御方面,全面三通将令台湾空防无险可守,海上运输也完全暴露在大陆的“进攻”范围之内.兹事体大,台湾方面始终有所顾虑。
现在实行的小三通,虽然由台湾主催而成,但民进党政府仍施加各种限制,例如两地的通商只能单向中转,即台湾货品可经马祖转入大陆,但大陆货品经马祖转运台湾则仍受禁止。在这种情况下,小三通不会把两岸贸易额大幅提高,其作用只是把多年来早已进行的外岛与福建非法贸易“合法化”而已。
事实上,民进党政府虽然努力为小三通造势,但马祖当地居民据报非常冷淡,因为马祖和福建其实“通商”已行之多年,小三通只是允许台湾人到马祖后中转往大陆,对兴旺马祖帮助不大。至于金门,小三通只让在金门设籍六个月以上的金门人能由金门直通厦门,台湾绝大部分民众仍然不能经金门直通入大陆,可见小三通确是象征意义大于一切。
对陈水扁政府来说,小三通是政治姿态,目的是为了向北京表达善意,政治上的互“通”款曲,对于降低两岸敌意、纾缓对峙情绪毕竟有所帮助,大陆方面并未对阿扁政府的善意一口回绝,但官方媒体则仍然“冷处理”,对小三通昨天顺利开航只字不提,但实际运作上却适当加以配合,包括由外交部发言人正式表态(这种处理方式耐人寻味,因为台湾问题应由国台办出面,外交部表态岂非堕入“两国论”陷阱),外经贸部也在数天前公布对台贸易法规。大陆对小三通的态度出现微妙转变,显然是看中了阿扁政府四面楚歌、必须在两岸问题上寻求突破的意图,北京希望循着小三通进而逼阿扁在一中问题上转呔,小三通虽是小事,但在启动两岸重开谈判上却迈出了一大步。
(二OO一年一月三日信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