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敏:“网路”开拓空前的虚拟世界

人气 4
标签:

夜阑人静,当你手握滑鼠在网路上遨游时,你也许感到自由自在,心情无比轻松。但只要一不留神,在某个网站上多点几点,你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购物习惯可能就变成了有价商品,被人拿去出售。这又使你觉得网路上处处是陷阱,心情相当紧张了。

 你浏览不同的网址,增加了许多见闻。你出入聊天站、交友区、言论广场,与不同的人辩论聊天,使你觉得生活很充实,在聊天区里,与你谈情说爱的可能是个糟老头,听你倾吐心思,答应与你约会的妙女郎,也许是风化组的女警。男扮女,女扮男,老扮小,异性恋扮同性恋,尔虞我诈,你似乎乐此不疲。可是为什么有时滑鼠在握,又令你感到孤寂?甚至有一种“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泪下”的感觉?网路的现实毕竟不是生活的现实。网路所创造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虚拟世界。  

而网路的兴起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它是否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资本的流通和信息的流通是最显着的特征。网路又是信息革命的新生事物。网路提供的资讯服务,跨洲越洋,无远弗届,超越了任何有形的距离,对知识的普及传播,贡献至钜。

 网路带动了商业革命,以往靠电报无法达到的目标,如设计图表的往返传送,现在透过传真与网路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在原料与产品的交易上,也淘汰了过去逐家报价比价的程序,现在通过网路,不同厂商的价格立刻呈现在眼前,节省了许多时间。网上购物比邮购又更加迅速省时,还有通过网路处理银行提款和其他业务,进行证券交易、民意调查及家庭娱乐,乃至通过互动沟通等交流方式开班授课的网路大学。理论上,似乎可以说人所发挥的许多社会功能都能通过网路去实现。

 网路虽然是人所利用的“中间媒介”,网路本身的发展也会改变工作的性质,这种特殊的信息技术也能用来重新规划工作的内容。许多人都相信,网路必定会成为支配未来社会的重要工具。事实上,以往关于网路会造成社会转化的预言,有些已经成为事实。超越形体的网路新闻迅速传播,使得专利特权的控制机制拙于应付,防不胜防,无疑发挥了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用。在企业组织内,掌权的人固然希望利用信息工具来控制下属,但信息系统本身却是倾向于“权力下放”,鼓励创发性地利用组织,以智力而非控制取胜。这显然有助于企业组织权力结构的转化。以分散而具自主性的小型单元彼此合作来取代自上而下的层级领导,可以体现管理的民主化。

 然而,网路革命固然解决了不少老问题,却也带来新问题。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经贸竞争加剧,人们反而要加倍辛劳。以美国来说,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成长,休闲时间反而锐减,工作量大为增加。六十年代曾有人预言将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会下降到二十二个小时,现在的情况和预言正好相反,有些企业已上升到四十五个小时。网路技术减少了家庭和办公室的分野,也模糊了工作与休闲的界线,因此实际的工时恐怕还要增加。

 网路技术本身由于故障、病毒与骇客问题,动辄造成几亿美元的损失。数据的安全与管理至今无法妥善,个人隐私缺乏保障,网路上侵犯版权的问题与商业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对使用者难免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不错,网路传达信息确实突破了封锁垄断,有促进新闻民主化的功效,但在讲求速度的情况下,新闻无法核查,消息真伪不分,也影响到媒体的整体声誉。网路信息很难建立品管,哗众取宠的新闻当道,难免形成庸俗化的趋势。

 对一般使用者来说,网路固然便利提供、传递和贮存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绝大部分是未经诠释的“原材料”,要区别原材料是否合乎个人需要或有用处并不容易。信息的超载往往导致分析工作无从下手。或许下一波的技术革新能够解决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不过,网路带来的潜在危险却不在技术层面,而是在社会价值层面。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我们很难想像透过网路媒介的间接互动能够取代实际社会的直接互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不相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差别是功能分化的结果。曾经有人预言,透过网路的互动沟通,将来人人都可以在家庭中工作,可是意见调查的结果却证明,半数以上的人宁愿每天忍受纷乱堵塞的交通状况去办公室上班,也不愿待在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接受一半时间在家一半时间在办公室的弹性安排。愿意完全待在家中工作的人不到十分之一。

 人在社会中的确有与他人直接互动的需要,这不是网路的虚拟世界所能取代的。尽管有人预言工业革命使人走出家庭,信息革命会使人走回家庭(家庭与工作场所的合一),要使人完全接受网路的互动,牺牲直接的互动恐怕很困难。就如网上购物不可能取代百货商场,网路大学不可能取代真实的大学。

 当然,也有人认为,利用网路工具与外界密切联系,可以达到加强社区意识,凝聚社会力量的目的。这个说法只有在把网路的间接互动作为社会直接互动的补充的情况下,才言之成理。实际的情况是网路扩大了我们交往的范围,由此建立的关系可能带给我们新的信息,但这种关系多半为期短暂而肤浅。建立的关系网愈多,对每个关系网投注的时间愈少。结果是虚拟世界众多的肤浅关系取代了真实世界少数的深刻关系。陷入虚拟世界愈深,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愈多,表面上多彩多姿,但与周遭社会的关系反而愈来愈疏远,直接互动减少,社区意识也日益淡薄。这其实是一种“去真实化”的倾向。这对人的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侵蚀作用。

 也许这是为什么有些人上网遨游得愈久,关系建立得愈多,反而愈感到孤寂吧。

(作者为资深文化评论者 /原载中国时报)

相关新闻
【特稿】前学生起诉神韵和飞天的幕后真相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