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碩士班時,有天傍晚打電話給爸爸,告訴他我做海蜇很失敗,受不了那股腥味兒,最後全扔了。爸爸說:「那多可惜啊!這東西很有營養的,真不行你放到鹽水裏養起來,等我去給你弄。」我聽著就笑,覺得爸爸真好,他會收拾我所有的爛攤子。
記得高考結束後,兩個同學到我家找我玩。媽媽不在,家裏也沒什麼菜,但爸爸一臉從容,讓我陪同學聊天,他自己進廚房忙活。不大一會兒,四菜一湯就準備好了。記得當時自己就想擁抱爸爸,大叫一聲:「爸爸你真棒!」不過忍住了,當著同學的面兒,還是該收斂些的。飯桌上最有特色的就是紅燒茄子,油而不膩,香滑順口……
現在為爸爸的廚藝感到驕傲,但小時候是受不了的,總感覺爸爸炒的菜不熟,口感不好,吃起來還麻煩。爸爸解釋說那是為了保住維生素,我不太理解,想著那麼難吃的菜能有什麼營養。更不理解的,是爸爸喜歡吃苦的東西,什麼苦菜苦瓜之類的,我根本不敢吃,稍微嘗了一小口苦菜,居然苦得掉了眼淚。爸爸看著笑,說將來長大了我就會習慣。
後來慢慢明白爸爸是有道理的,吃苦的東西對身體好,降火,也開始適應爸爸做菜的風格。每當有朋友誇我皮膚好,我就會很自豪地說,因為爸爸做菜講究,維生素攝入比較豐富。
是的,對爸爸的哲學,我總要等多年以後才能理解,才明白爸爸的苦心,他不顧我們的抱怨,依然堅持原則。爸爸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現在做菜也是他的風格。肉類吃得很少,做蔬菜多,但蔬菜不會做得太熟,鹽、調味料也放得少,總得來講就是清淡。這些轉變與醒悟,也許真的印證了那句古話:人吃點苦不是壞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