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乏善可陳
【大紀元8月5日訊】(希望之聲《伍凡評論》節目) 伍凡:各位觀眾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現在是《伍凡評論》第144集。今天我要談的題目是:「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果乏善可陳」。
7月27日到28日,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舉行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從已經公佈的資料來看,這對話的結果實在是乏善可陳,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結果。
中共當局為這次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派出了200人的龐大代表團,中美雙方對談了兩天。在這期間媒體報導了中共國務院國務委員戴秉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中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等人的一些片段的講話。這次對話之後也沒有發表正式公報,可見沒有什麼對談的成果可以告訴世人。
中美兩國高層的官員在這兩天的戰略與經濟對話當中,廣泛的討論了匯率、貿易、金融、氣候、環保、能源以及中美兩國軍隊進行合作等等的議題。但是沒有做細節的討論,也沒有獲得任何一個突破性的結果。
中美兩國是兩個大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國家。在28日的對話結束之後,簽署了一個加強對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承諾在這三方面展開持續和更大的合作。這個備忘錄沒有設定具體的目標,只是提供一個對話的架構,它本身不是一個各方承諾要達成某種特定目標的協議。所以由此可見兩天的對話,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成果,那麼世人會問,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果呢?
我們首先看看奧巴馬總統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的講話,他說:首先我們可以合作,在一場持久的經濟復甦中發展雙方的共同利益,目前這場危機明確顯示出,各國在國內做出的決定會在全球經濟中造成影響;其次我們可以合作發展一個有關清潔、安全和繁榮的能源在未來的共同利益,兩國都採取措施,轉變本國的能源經濟;在此我們可以合作推進在反核武器擴散中的共同利益;第四點,我們可以開展合作,推進我們兩國在應對跨國危險方面的共同利益,通過增強兩國軍隊之間聯繫,我們可以減少政治的原因,同時提供合作的框架。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兩天內對上面所列出的眾多的議題,僅僅是廣泛的討論,並不足以達成共識或者形成協議,其結果就出現了各說各話的局面。
奧巴馬總統還講,對人權和人性尊嚴的支持,在美國是根深蒂固的,我們國家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我們讓每一位民眾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權利,以此保護國家的統一,並極力完善我們的圓融和諧。這些權利包括表達思想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以及選擇領導人的自由。這些並非我們試圖強加於人的東西,而是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引導我們彼此坦誠,並向世界敞開胸懷。
但是奧巴馬僅僅是在演說當中提及到人權和人性尊嚴,他並沒有要求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當中,討論人權的議題,更沒有利用中美對話的機會來要求改善中國的人權。這是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最大的敗筆。美國奧巴馬政府在面對著中國惡劣的人權問題上保持沈默,實際上美國在自貶身價,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局部的放棄了美國的自我價值,是非常不應該的,是一個短視的、近視眼的做法。中美兩國進行戰略對談是虛的、是空的、是徒有其名。
這次戰略性的對談沒有實質性的結果,其根本的原因在於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不同,思想意識形態相異非常明顯,在對人權和新聞媒體的立場完全不同。因此美國政府和中共政權在全球或地區性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事實上是有巨大的差異的,很難趨向於利益一致,即便建立一個戰略夥伴關係也隨時會破裂的。
比如10年前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和中共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他們雙方努力構建一種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但是當圍繞到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以及美國的飛機誤炸了貝爾格萊德的中國大使館,而產生了雙方很強烈的敵意,那個所謂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也就付之東流,也就破產了,也使得克林頓的努力前功盡棄。
所以目前我們看看,中美兩國在全球性以及地區性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是如何的呢?在北朝鮮的核武器問題上,在南中國海上主權問題,以及中共在印度洋的海軍擴張,中共在伊朗的戰略利益,在台灣問題上,以及中共在全球收購能源產權、產地,以及廣泛的收購戰略資源等等,所有這一些,中美兩國的戰略利益是不一致的,是不一樣的。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兩個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意識形態,對人權以及對人民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等一系列,都完全抱著一種對立的、完全不同的觀點和立場。所以當一旦遇到世界上發生重大的事件的時候,美國政府和中共當局在處理這些戰略性的問題的時候,就會處於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點,甚至於會發生對抗性的行動。
所以華盛頓這次所舉行的戰略對話,奧巴馬是一廂情願,希望以這個題目來吸引中共政權來進行對話,來削弱對抗,增加合作。但是前面的例子講過了,克林頓和江澤民的戰略性夥伴關係失敗了,難道這一次奧巴馬和胡錦濤的戰略性夥伴關係,或者戰略合作關係能成功嗎?不會的!因為中共的政治、社會、經濟體系沒有做任何改變,而美國也絕對不可能放棄它的立國之本,它的對人權、對人性的尊嚴,以及價值觀念的堅持,也不會放棄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是一個根本的衝突。
這次中美對談,被戴上了一頂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帽子,這也是難以令人理解的。所謂的「戰略對談」應該是旗鼓相當吧,美國現在是公認的超級大國,而中共政權呢?只不過是一個世界加工廠,它還達不到一個世界強國的地位。為什麼奧巴馬要自貶身價去和中共政權對談呢?這可能是太急功近利了吧!
我們要談戰略,就不能不談軍事力量的對比。至今,中共政權還根本不是美國的軍事對手,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雖然它有軍事上的雄心,要成為軍事強國,可是這需要花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美國的水平。
而中共當局不同意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來討論中國人權問題,這就注定了,這次中美對談不會有成果的,為什麼這麼講?我們說,除了我剛才講戰略上有對抗以外,實際上在經濟的對話上也是有不同的立場。因為對人權持有不同立場的兩個政府,不可能在涉及到與民眾根本利益上有關的各種施政方針、政策,能夠談的攏。因為這次中美對談中,廣泛涉及了匯率、貿易、金融、氣候、環保、能源等等議題,這些議題的中心思想,政策思路的出發點,政策歸屬點,沒有一個不和人權及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
如果中美雙方不能在關心人權、關懷民眾的利益上達成一致的立場和觀點,那麼,上面所講的廣泛討論的議題,就沒有實在的意義,毫無意義了,最多也不過是各說各的話而已。會談的結果,也的確是表現出來了,沒有公報也沒有任何協議。
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中美兩國在對待恢復經濟這個議題是怎麼處理的,美國政府和中共當局,對刺激經濟、恢復經濟的出發點和政策手段是不同的。美國刺激恢復經濟,首先是控制金融,不讓銀行倒閉,不讓民眾存款受到損失;其次是控制房貸系統,盡量的不讓民眾在住房上面流離失所,盡力的保持民眾現有的住房;為購買新房子的民眾提供10%房價的退稅,以刺激房屋銷售。
再次,在失業率持續高升的階段,估計這個失業率高升階段可能會到明年的春天。儘管如此,可是奧巴馬政府還在盡力的開闢新科技的生產能力去增加就業率,開發綠色能源和綠色科技,增加新的工作崗位。並且,奧巴馬政府正在全力以赴的推動全民的健保制度改革。
所有以上的一切,都是在美國參、眾兩院辯論之後,批准立法下來推行的。也是在媒體和網民們的監督下進行的。所有刺激經濟的出發點和政策的落實點,都是為了美國的民眾和國家利益。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共當局是怎麼樣來刺激和恢復經濟的呢?2008年11月,沒有經過人大的辯論和批准,溫家寶以國務院總理的名義宣布,以4萬億人民幣投入來增加內需,提高GDP來保8為目標,投入這4萬億人民幣來刺激和恢復經濟。
09年1月到6月,銀行新增加的貸款總額達到了7.4萬億人民幣,幾乎將近已投入4萬億的2倍。這個數字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這樣子一個巨額的資金,名義上是投入到生產領域,但是其中超過一半以上已經流入到股市和樓市,流入到了資本市場。股市在過去的半年之內急遽的上升了80%,北京和上海的樓市的價格也持續上漲。這樣就人為的製造出來,6月份的GDP達到了7.1%,離它的保8目標並不遠,所以他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是最早恢復了經濟。
可是這一切都是虛假的,這一切都是用銀行的貸款來製造出以及購買了這個GDP的上升。GDP上升了,可是中國的失業率並沒有得到改善,老百姓的就業率始終沒有得到變化,城鎮居民和農民工這兩項的失業率達到了1.6億人口,並沒有從4萬億的直接投入、7.4萬億的貸款,這樣子巨額的資金投入到市場中間獲得改善,並沒有。因為中共投入這些資本,一方面是投入到股市和房市,另外一方面是投入到鋼鐵、鐵路、航空、公路、港口這些企業,而這些企業徵召的工人非常的少,農民工和城鎮的居民他們的失業率始終沒得到改善。
那麼我們就要問,中國共產黨這個政權,你說刺激經濟也好,恢復經濟也好,你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什麼?它出發點和目標就是為了達到提高GDP。向全世界宣布,共產黨有本事,經濟恢復了,而實質上內需沒有提高。
那麼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政府他們刺激經濟、恢復經濟的政策的出發點,政策的落實點是完全不同的。美國是為了民眾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中共是為了保8,為了維護它中共的政權,並且為了維護國營企業以及太子黨們企業的利益。由此可見,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你怎麼能夠談出一個共同的目標呢?談不成。所以結果還是各做各的,各說各的話。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快結束的時候,他發表了一個講話,他說,美中兩國制定了四點計畫,以解決全球經濟失衡這一雙邊關係的核心問題。四點計畫的核心內容是,美國繼續採取措施降低經常項目的赤字,並提高儲蓄率。中國則是拉動內需並降低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
他這個講話對美國而言,降低經常項目赤字就意味著要減少進口產品,減少貿易赤字,減少政府的開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從去年以來到現在,美國進口產品的金額已經減少了30%。同時這一年來,美國居民的儲蓄率一路上升,從1%,3%,5%,現在一直上升到將近10%。這意味著什麼呢?美國民眾已經開始改變浪費和借債消費的生活習慣,但這對依靠美國市場的中國經濟卻不是一件好事。
蓋特納的講話對中國而言,拉動內需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是要盡力的增加就業率,要改變財富分配的比例,要讓老百姓增加收入,同時要建立一個全民的社保體系以及全民的醫療體系,除此之外很難拉動那個內需。
那麼共產黨它真願意讓財富分給老百姓去建立社保體系,建立全民的醫療體系,而放棄它現在0.4%的人口獨占70%的國家財富嗎?它願意放棄這個政策嗎?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政治和經濟的難題,中共政權它不願意做,那不願意做的話,內需就一直建立不起來,但中共它還是希望走老路。因為你只有真正的建立了內需市場,你才能夠降低以出口為依賴的這種生產模式,否則那是一種空話。
在處理全球金融風暴及經濟危機,這樣子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上,中共的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全球都在等待美國經濟復甦,中國是否結束自身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形勢,而美國經濟實際上的復甦是全球經濟擺脫衰退的前提,中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將在美國之後結束經濟刺激措施,這是周小川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後講的話。
從周小川的講話中也可以明顯的看到,中共現在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加大貨幣資金投入中國的經濟股市和房市都是應急措施,是在維持表面的GDP保8,是在等待美國的經濟復甦,等待美國的市場再一次向中國購買大批的進口物資和產品,再一次回復到2007年的世界經濟興旺的局面。
但是在我看來,周小川代表了中共最高層的經濟政策,這種判斷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剛才講了,蓋特納他們已經要減少它的經常性赤字,並且要增加儲蓄率,也就是說,即便美國的經濟復甦以後,美國也不想再回到大肆的借債消費了。人們已經感覺到,那樣的日子,對他個人的生活,對美國的經濟都會帶來負面的作用,並且帶來危險因素,所以他們正在改變中。而中共那些制定政策的這些頭頭腦腦們,還在夢想,一旦美國經濟復甦之後,還在等待美國的大批訂單。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政策性的錯誤判斷。
我們從中國的外匯政策上再來做一個分析,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中美對談中,一再表達中共當局對美元的關心。王岐山表示,做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發行國,美國應該平衡、合理的控制美元的供應量。做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已經越來越頻繁的表達出,對美國採取極端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所潛在的通貨膨脹風險的擔憂。
可是,我們看到另外一個資料,儘管王岐山對美元貶值擔憂,但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在持續增加,這本身就很矛盾,一方面擔憂美元的不穩定和貶值,二方面還在繼續的購買美元,把外幣存到美元這一個大水池裡頭。北京央行7月15 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迅速,截止到6 月底,總額規模達到2.132萬億美元,就是超過了2.1 兆美元。
我們要問,你這麼大幅度地把外匯存到美國,為了什麼?現在關鍵就說王岐山擔心美元會貶值,可是你還繼續把美元存到美國的銀行裡頭,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關鍵就是,他不願意改變這個外匯控制的政策,凡是進到中國銀行的外幣,一概把它換成人民幣,然後把外幣,包括大批的美元,立即移到外國、存到外國去。
這種政策不改變,不願意把外幣讓中國老百姓或中國企業自己去掌控,非要由中央銀行一刀切的來控制,把外幣和人民幣分成兩個世界。而所有這些外幣,存的實際上並不是中國政府的錢,也不是中國老百姓的錢,相當一部分是外國的熱錢、外國直接投資的錢。你非要拿在手上存到外國去,並且借給外國人用,尤其是借給美國人用,你不是還在倚靠美國嗎?不是還在倚靠,讓美國你用我借的錢,等你經濟復甦了,利用我的錢去恢復經濟,復甦以後再去跟中國訂購大批的產品,再走老路嗎?所以,你這樣走,結果還是自己背著大包袱,並且擔心匯率的波動,時時刻刻的波動,很有可能匯率加美元貶值,你一直的在賠錢。
再說,美國一再講明了,我很可能不會再大批的購買你中國的產品了,我要改變我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你還要把錢存到美國,這不等於你是無路可走了嗎?除了這條老路之外,你不敢走新路,也不願意走新路。而美國的財政部長蓋特納,一再講中國應該用內需拉動,真正發動內需,共產黨也不敢、也不願,不願意把利益分給老百姓,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我今天的「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到此已經結束了,也沒有談出任何成果,原因就是我上面所分析的。謝謝各位收聽,再見。
(據希望之聲全球廣播電台《伍凡評論》節目錄音整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