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鴛鴦:范蠡與西施
范蠡與西施,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卻因時代動亂而走到一起,他們之間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一直為後世津津樂道…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代浙江人。當時浙江孛蘿山下有兩個村,一為東村,一為西村。村中多數姓「施」,因為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人稱「西施」。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國宛地(今河南南陽)人,雖然出身貧寒,但聰明有智謀。
傳說西施經常與女伴們在浦陽江邊浣紗,她那出水芙蓉般的容顏,被水裡的魚兒看到之後,都大為驚艷而沉入江底,因此人云西施有「沉魚」之美。
周景王二十四年(西元前496年),吳、越發生了戰爭,吳王闔閭陣亡,從此兩國敵對,長年爭戰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西元前 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了替父親報仇,與越國大戰於夫椒(今江蘇)。越王勾踐大敗。身為臣子的范蠡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當了三年奴隸。
三年後,夫差赦免勾踐、范蠡回國。勾踐想要報仇雪恥,文種獻「美人計」,以獻美女來消磨夫差的治國意志。野史中說,范蠡跋山涉水,周遊全國,只為尋找美人。
最後,范蠡在諸暨苧蘿山下的溪畔,遇到正在浣紗的西施,為其國色天姿所傾,兩人一見鍾情。但因國家正處危急存亡之秋,也沒多餘時間談情說愛,《浣紗記》中載范蠡對西施說:「社稷廢興,全賴此舉。若能飄然一往,則國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後會有期,未可知也。若執而不行,則國將遂滅,我身亦旋亡。那時節雖結姻親,小娘子,我和你必同做溝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歡乎?」
范蠡以救國大業委之西施,西施也被范蠡的愛國熱忱感動,雖然兩人情投意合,但為社稷安危著想,也只好暫時拋開兒女私情。西施答應范蠡作為「美人計」中裡應外合、滅吳救越的重要角色。
當范蠡要把西施帶回宮時,他讓西施穿上綾羅綢緞,坐上豪華馬車,儀態更顯出眾不凡,好多路人爭相圍觀,欲一睹她的迷人丰采。
范蠡將西施和鄭旦等其他美女齊聚一處,請專人進行歌舞、儀態等美姿美儀的訓練。西元前490年左右,范蠡忍痛將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夫差得知越國要獻絕色美女給他,非常高興,說:「越國貢獻美女給我,這就是勾踐盡忠於我的證明呀!」
當西施一入吳國宮中,吳王以為仙女下凡。雖有伍子胥在旁邊提醒他:「我聽說商朝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姒而亡。只要是美女啊,都是亡國之物,大王您千萬不要接受啊!」可是吳王根本聽不進去了。夫差對西施徹底著迷,加上西施婀娜多姿、能歌善舞,更令夫差無法自拔,終日沈迷於西施的美色之中。
夫差在姑蘇城建了一所「春宵宮」,開始他的夜夜春宵。南朝梁任的《述異記》描述夫差與西施在一起的情形:「吳王三年築姑蘇臺,圍牆綿延五里,宮妓千人。又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缸。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夫差還特地為西施建造了一個專供她跳舞的場所,據說每當西施穿上木屐,纖腰款擺、翩翩起舞時,吳王夫差便如癡如醉、渾然忘我。
夫差自以為打敗了越國,不可一世,所以逐漸的鬆懈了奮鬥的意志,加上美人相伴,夜夜春宵,終於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夫差的萎靡無鬥志,荒廢朝政,導致眾叛親離。西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夫差被圍困在聖胥山上,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揮劍自刎。夫差臨死前可能萬萬沒想到,原來導致他亡國的禍水竟是朝夕寵愛的女人──西施!
至於完成任務之後的亂世鴛鴦范蠡與西施的結局如何呢?相信讀者們都很期待。其實各種說法都有,有人說吳國滅亡之後,西施就神秘失蹤了。至於失蹤之後的西施去了哪裡?跟誰在一起?有人說,曾經看到西施與范蠡在一起,泛舟五湖。《越絕書》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吳越春秋》也載:「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 (范蠡因自稱鴟夷子皮,故後人稱為「鴟夷」。)
想想在顛沛流離的烽火亂世之後,能與心愛的人愜意的泛舟於江湖之上,不問人間俗事,那是多麼令人羨慕的神仙生活啊!而像范蠡與西施這樣的浪漫圓滿大結局,恰好滿足世人對愛情追求的渴盼,也許這正是其所以被後世傳頌千年歷久不衰的原因吧。@*
待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