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學者:建立救災制度重於成立災防署

【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0日電)各界檢討莫拉克颱風救災效率,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助理教授馬士元表示,天災巨變來臨時,依制度才能有效率救災,建立救災制度應重於成立災防署。

短短3天,莫拉克颱風就將台灣全年平均雨量一次降在南台灣,馬士元今天說,「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遇到這種情形,一定會釀成大災害」。

對不少媒體將921地震救災速度與這次風災相比,指救災速度太慢,他也認為不適當,因為「921地震發生時,大部分道路只是中斷,不是整段被沖走、掩埋,大部分災區車輛無法進入,搶進災區難度不同」。

對各界指責國軍出動速度慢、人數少,馬士元也覺得欠公允,「921地震時的國軍數量較目前多,也沒有下大雨」。

雖然有很多因素影響救災速度,馬士元還是覺得有些地方是很可惜的。他說,921地震至今10年內,台灣的救災準備雖然不是最好,但已粗具規模,「這次救災,工具都在,卻沒有發揮作用,很可惜」。

他舉例,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總署(FEMA)靠兩套制度維持運作,一是國家事故管理系統,詳細規定各級政府應擬定救災計畫及計畫內應有的各種項目,包括災民安置、災區重建等;一是國家應變架構,詳細規定各級政府權責劃分,遇重大災害即啟動救災計畫,依計畫動用物資、人力前進災區。

馬士元說,政府宣示將成立災害防救署,但若沒有完善的救災制度支撐,恐怕宣示意義大於實質,他建議應盡速研究、制定相關制度。

馬士元並建議,對地質敏感地區,應重視民間通訊業者基地台的選址,需設於相對安全地點,使災後斷訊可能性降低。

此外,他說,政府應在相對安全地點興建「維生物資儲藏庫」,放入食物、飲水、水電筒、電池等足以維持災民數天生存的物資,爭取足夠時間撐到救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