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唐詩

賞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大明宮位於大唐皇宮的東南,西向與宮城的東北角相接,長約3,348米,寬約2,015米;在唐朝,大明宮別稱「東內」,為三大內(東內、南內、西內)中規模最大建築群;貞觀八年始建,本名永安宮,貞觀九年正式命名為大明宮。唐高宗龍朔三年(西元663年)曾擴建。大明宮中的含元殿、麟德殿、宣政殿、紫宸殿等是唐朝歷代皇帝處理政務、接受朝賀、宴享等經常去的地方。本文插圖所畫的是大明宮的主體建築,莊嚴雄偉的含元殿,她面朝寬闊的丹鳳門廣場,後面是宣政殿,朝廷中的門下省、中書省、弘文館、史館等均設在其左右。

萬國來朝,貞觀盛世時期廣納各民族文化

為了讓各位讀者更深的瞭解此詩的內涵,以及「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一千古佳句的時代背景,筆者先簡單介紹一下大唐時期各民族和洽相處的情況。

大唐朝開國之初就以海納百川的氣勢,完全摒棄了漢代以來重「華夷之分」的陋習,廣泛的容納各民族的文化,促使中原地區的民眾與周邊地區各族的民眾和睦相處。唐太宗曾經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種族部落)皆依朕如父母。」、「(貞觀二十二年)是時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入朝進貢及朝拜天子),道路不絕,每元正(正月初一)朝賀,常數百千人。辛酉,上(唐太宗)引見諸胡使者,謂侍臣曰:『漢武帝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用道德教化來安撫人心),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讓極北不毛之地的民眾都編入戶籍成為大唐朝的普通人家)乎!』」(《資治通鑒.唐紀十四》)這是講貞觀盛世時期萬國來朝的盛況。

當時的長安城,不僅是中華的國都,而且還是國際聞名的大都會;不僅有回紇、突厥、鮮卑、吐蕃等民族的民眾雲集長安,還有印度、龜茲、新羅、波斯、日本、越南人;甚至東羅馬等國也派人沿絲綢之路往返長安。因此在長安、洛陽、揚州等大城市,街道上隨處可見各國的遣唐使及各國各民族的商人,當時的社會經濟和中外貿易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另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宗教、服飾、禮俗、音樂、舞蹈、美術、飲食等也在當時的長安城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交融,兼收並蓄。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開元以來)太常樂尚胡曲,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士女皆競衣胡服。」而開元以後流行的「胡旋舞」、「柘枝舞」等是中亞一帶傳來的舞蹈;宮廷樂舞中常見的伴奏樂器如琵琶、五弦、箜篌、篳篥、胡笳、角、羯鼓等也是西域或其它少數民族地區傳來的樂器。中華的傳統文化也在開元盛世時期發展到了頂峰。

綜上所述,由於唐太宗的道德教化廣被區夏,溢於八紘,唐朝才會出現貞觀盛世及後來的開元盛世,以及萬國來朝的繁榮景象。所以,筆者認為各民族的和睦相處,靠的是朝廷用道德教化來感動人,而不是窮兵黷武。更不是像現在的暴政表面講「民族團結」,背地裡用陰謀詭計挑撥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衝突,並乘機屠殺少數民族的民眾。在貞觀及開元盛世時期,外國人爭相來中國朝拜、進貢;而現代的中共暴政統治,卻造成中國大陸民眾想方設法移居海外,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偷渡都不想留在中國大陸。

天寶後期,由於朝綱混亂,發生了安史之亂,兩京(長安、洛陽)相續倫陷;在大唐朝危難的時候,受過太宗及玄宗恩惠的少數民族,主動派兵請纓參戰。「回紇、吐蕃遣使繼至,請和親,願助國討賊,(肅宗)皆宴賜遣之。」、「戊子,回紇引軍來赴難,與郭子儀同破賊黨同羅部三千餘眾於河上。」、「丁亥,元帥廣平王(李俶)統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眾二十萬,東向討賊。」(《舊唐書.肅宗紀》)

安史亂起,「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安史之亂時,王維也經歷了一場劫難。天寶十五年(西元756年)六月初,老將哥舒翰失守潼關,唐玄宗匆忙離開長安,有很多朝廷中的官員還不知道玄宗離京之事,也沒來得及撤離長安城。王維和一些官員不幸被安祿山的叛軍抓獲。安祿山早就聽說王維的大名,所以強迫王維當官,但王維不從,吃瀉藥並裝啞巴。後來安祿山派人將王維送到洛陽,強迫他做偽署官員「給事中」。有一次安祿山在長安禁苑的凝碧池畔大宴賊黨,召梨園的樂工來奏樂,樂工們都不願為安祿山奏樂,悲泣不已。安祿山大怒,殺了很多梨園的樂工。王維聽說此事後,寫了一首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這首詩真切的反映了當時朝野民眾的心聲,都盼望大唐朝能儘快擺脫劫難,平復這場叛亂,百官能夠再次朝拜天子。因為經歷過開元盛世的唐人,對大唐朝及玄宗皇帝有很深的感情。

郭子儀收復兩京後,所有從賊的官員,不論是情願還是被逼的,全部都下台獄待定罪,王維也不例外。後來有人把王維寫的這首詩拿給肅宗皇帝看,肅宗看了也很感動。再加上王維的弟弟王縉(時任刑部侍郎)願意解官贖兄之罪,所以王維被特赦,並被降級授予太子中允(正五品下)的職位(詳見新舊《唐書.王維傳》)。

失而復得,朝廷百官與各國使者重聚到大明宮朝覲天子

王維的這首〈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大約寫於[#20094]元元年(西元758年)3月,唐玄宗(時為太上皇)已經從四川回長安,正值朔方、回紇、大食等國遣使入西京長安朝賀之時。雖然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但經歷了兩年多的戰亂,京都失而復得,百廢待興。朝廷百官能夠與各國使者聚在一起重新到大明宮朝覲天子,那種心情筆者認為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在激動之餘,是否還有絲絲的心酸,絲絲的珍惜之情呢?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全唐詩.卷128_005》
賈舍人即中書舍人(正五品上)賈至。中書舍人屬中書省,掌文書詔令,皇帝的詔書都是由中書舍人起草的。賈至退朝後,寫了一首詩,題為〈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兩省」即「門下省」和「中書省」,為唐朝的最高國務機構。也就是說,賈至寫了首詩,並把這首詩給兩省的同僚看,大家看了後就寫詩唱和。目前學術界公認的,在《全唐詩》中記載的和詩有三首,除王維寫的這一首之外,還有岑參和杜甫各一首。而筆者發現在明末清初文人錢謙益編選的《列朝詩集》中還有一首,被誤列入明朝文人的詩集中了。以上幾首詩請看本文的附錄。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絳幘(音降澤),本詩指紅色的頭巾。《漢典》只注出這一個意思,筆者加個說明:「絳幘」一詞從宋代開始,也被用來借指「公雞」或公雞的雞冠。如宋.劉克莊〈曉雞〉:「絳幘昂然韻節清,不因風雪廢長鳴。」、〈聞雞起舞〉:「乍枕雕戈寢,俄驚絳幘啼。」宋.梅堯臣〈采芡〉:「吳雞鬥敗絳幘(雞冠)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雞人,原為周朝時的官名。掌供辦雞牲,凡大祭祀或其他大典時,雞人還要起早叫醒百官。詳見《周禮.春官.雞人》。自漢朝開始,一般由宮中的宿衛擔當雞人的角色,戴紅色頭巾,形如雞冠;掌察看刻漏(古代計時的器具),傳送更籤並報時間。曉籌即拂曉的更籌(更籤)。

尚衣,即尚衣奉御,唐朝殿中省尚衣局的署官,從五品上,其職責為「奉御掌衣服,詳其制度,辨其名數。」(《舊唐書.職官三》)。「翠雲裘」即用翠鳥的羽毛做裝飾,並鏽有雲彩等圖案的皮衣,這裡只是比喻皇帝的御衣。出自宋玉〈諷賦〉:「主人之女,翳承日之華,披翠雲之裘。」。實際上,唐朝的皇帝接受朝賀的時候穿的是袞冕(袞衣及冕這種禮冠),或者是袞衣加通天冠。(詳見《新唐書.志第十四.車服》)

這兩句詩的大意是:戴著紅色頭巾的宮中宿衛開始傳報拂曉的更籌,尚衣奉御才開始向皇帝進奉御衣。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九天,這個詞在唐朝以前,意思是指天的正中央或天的最高層。唐詩中經常出現,多了另一層的意思是比喻皇宮或跟皇帝有關的一些事情。如:李白〈侍從游宿溫泉宮作〉:「霜仗懸秋月,霓旌卷夜雲。嚴更千戶肅,清樂九天(皇宮)聞。」韋應物〈溫泉行〉:「蒙恩每浴華池水,扈獵不蹂渭北田。朝廷無事共歡燕,美人絲管從九天(皇帝)。」這兩首剛好是李白和韋應物侍從唐玄宗幸溫泉宮(華清池)時寫的詩。又如,和凝〈宮詞百首〉:「清明節日頒新火,蠟炬星飛下九天(皇宮)。」等等。因此在本詩中,「九天」指皇宮。閶闔,原指天門,本詩指皇宮宮殿的門。為什麼唐人會把皇宮稱為九天上的宮殿呢?筆者認為,第一是因為唐太宗被各民族尊稱為「天可汗」(詳見《舊唐書.太宗下》)。第二,唐朝的大明宮落成後,整個皇宮的規格樣式與天上的宮殿非常相像。

「萬國衣冠」比喻很多各民族各國來朝賀的番王或使者,他們穿戴著各式各樣的衣服和禮冠。冕旒(音免流),本詩借指皇帝。冕,禮冠。旒,古代皇帝禮帽前後的玉串。《禮記.玉藻》:「天子玉藻(貫以玉珠的五彩絲繩),十有二旒。」。在周朝的時候,「冕旒」並不特指天子或天子所戴的禮冠,大夫以上都可戴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詳見《周禮.夏官.弁師》)。

「九天閶闔開宮殿」這是個倒裝句,即「九天宮殿開閶闔」。這一聯的大意是:皇宮中的宮殿門依次打開,朝廷的大臣及各國的使臣來此朝拜天子。

這是王維的詩歌作品中最被人稱道的聯句之一,他所描寫的皇宮的氣勢和場面恢宏壯麗,千百年來無人能及。杜甫〈太歲日〉:「閶闔開黃道(皇宮中或皇帝出巡時經過的道路),衣冠拜紫宸(皇帝)。」就是從王維的詩句中化出的聯句。歷代的詩評家亦常提到此聯。又據清.梁章鉅《楹聯叢話》記載,清朝皇宮中,養心殿槅扇云:「廣樂奏鈞天,萬國衣冠同瞻旭日;陽春回大地,四時橐籥首協溫風。」民間的先主閟宮(劉備廟)有對聯云:「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國衣冠拜冕旒」;民間的武后(武則天)廟對聯云:「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衣冠拜冕旒。」可見王維的這一聯句流傳甚廣,婦孺皆知。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仙掌,其實是說承露盤。漢武帝篤信神仙,於建章宮築神明台,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冀飲以延年。《漢書.郊祀志上》:「其後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顏師古注:「《三輔故事》云: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約46米;漢代一尺約現在的23.2釐米),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筆者在《全唐詩》及唐代以前的詩集中看到很多有關皇宮中承露盤(仙掌)的記載,因此推斷建章宮中的承露盤一直到唐朝時還存留著。另外,唐朝時也有可能又製造了一些石頭雕刻的仙人掌托承露盤的雕像。

香煙,這裡是指上朝時在朝堂中點燃宮中特製的合香所產生的煙。因為香方中含有「龍腦香」及「麝香」,因此這個香方亦簡稱為「龍麝」。袞龍,即皇帝接受朝賀時穿的袞龍袍,上有龍紋等圖案,故稱。

這一聯的大意是:太陽冉冉升起,承露盤(仙掌)的影子也隨著移動;氤氳的香煙在皇帝身旁飄浮繚繞。

此聯通過兩個動態的畫面來表現含元殿內外莊嚴、肅穆的景象。太陽緩緩的從地平線上升起,高高的承露盤在地上的影子也慢慢的移動(漸漸縮短);這是講含元殿外的情景。而在殿內呢?香煙繚繞在大殿內及皇帝的周圍,彷彿御衣上繡的黃龍也跟著浮動。筆者在賞讀唐詩時發現唐代的名家特別善於捕捉場景。朝賀的過程是很長的,因為還有邊陲各國的番王或使者來朝拜,禮節也非常講究和繁瑣,場面很宏大。在這種大場面中找出兩件事情來描寫,以表現朝賀時的莊嚴和肅穆,這是很難寫的,但王維做到了。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這一句的大意是:早朝過後,中書舍人賈至要(根據皇帝的旨意)起草詔書,他和其他的官員走回中書省及門下省,(古代文官身上均戴著玉佩)玉佩相互撞擊的聲音一直到鳳凰池才停止。

「五色詔」本詩比喻詔書。其典故出自晉.陸翽《鄴中記》:「石季龍(石虎,十六國時,後趙皇帝)與皇后在觀上,為詔書,五色(青赤白黑黃)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後人因以「五色詔」來比喻皇帝的詔書。

實際上王維寫詩的那個年代,皇帝的詔書是用黃麻紙寫的。據《唐會要.卷五十四》記載:「(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十月,始用黃麻紙寫詔。至上元三年(西元762年)閏三月,詔制敕並用黃麻紙。」寫詔書前,要根據所寫的字數剪裁黃麻紙,所以王維說「須裁五色詔」。

鳳池,即鳳凰池,借指中書省。從魏晉至唐朝,均設中書省於禁苑,在中書省辦公的院內或院前,會造一個池子,池子的名稱為「鳳凰池」,簡稱「鳳池」,鳳凰池(鳳池)也是中書省的象徵或別稱。唐.楊炯《同詹事府官寮祭郝少保文》:「昭昭北斗,宮號文昌;隱隱西掖(中書省的又一別稱),池名鳳凰。」而門下省則在中書省的正對面,院前會造一座鸞台(鸞渚),作為門下省的象徵或別稱。上述的這些詞組在古詩文中很常見。

從王維寫的尾聯我們也可推斷,早朝過後,兩省的官員都先到中書省聚集,大家閒聊一會,然後再各自回本部辦事。這時,中書舍人賈至寫了一首詩,請大家唱和。由於賈至的父親賈曾(開元十五年去世)在開元初也是中書舍人,很湊巧的是,唐玄宗和唐肅宗父子即位時的玉冊文分別是賈曾和賈至父子寫的,唐玄宗曾對賈至說:「昔先帝(唐睿宗)遜位於朕,冊文則卿之先父所為。今朕以神器大寶(皇帝之位)付儲君(唐肅宗),卿又當演誥(起草詔令)。累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謂難矣!(《舊唐書.文苑中》)」出於這層關係,當時賈至在朝中上下的人緣特別好。所以他寫的詩當然有很多人唱和,現在我們看到的也就是王維、岑參、杜甫的唱和詩。《全唐詩》中有很多這一類的唱和詩,而這幾首可算是唱和詩中的精品,都寫得很好。

王維這首詩,現今的學術界有兩個爭議的地方,筆者想就此談談個人見解:

何以詩中出現重字

第一,王維的這首詩有一個重字,「尚方進翠雲裘」、「萬國冠拜冕旒」。在唐人寫的絕句和律詩中,重字的現象很少見,出自名家之手就更少見了。筆者研究發現,只有一種情況會有重字現象,就是同樣的字表達的意思不一樣。例如:劉禹錫〈蘇州白舍人寄新詩,有歎早白無兒之句,因以贈之〉

莫嗟華髮與無兒,卻是人間久遠期。

雪裡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

於公必有門慶,謝守何煩曉鏡悲。

倖免如新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

這是劉禹錫贈白居易的詩,他可能擔心人家說他用了重字,所以自注曰:「高山本高,高門使之高,二義不同。」詩中「高山」中的「高」是形容詞,而「高門」是個固定詞組,在本詩中比喻富貴之家,而不能理解為「高大的門」。這種用法出自《莊子.達生》:「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唐.成玄英疏:「高門,富貴之家也。」

再如:杜甫〈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筆戲簡〉

江閣要賓許迎,午時起坐自天明。

浮雲不負青春色,細雨何孤白帝城。

身過花間沾濕好,醉於上往來輕。

虛疑皓首沖泥怯,實少銀鞍傍險行。

這首律詩中重「馬」字。其實「馬迎」是「竹馬迎」的縮寫詞,它的意思是隆重的「相迎」。「竹馬迎」典故出自《後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本詩中的第一句大意是:您(崔評事)邀請我,並許諾要到路口相迎。這種用法在唐詩中也常見,如: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親赴任〉:「發時止許沙鷗送,到日方乘竹馬迎(這裡是隆重相迎之意,而不是騎著兒童玩的竹馬去迎接客人)。」、顧況〈李供奉彈箜篌歌〉:「馳鳳闕,拜鸞殿,天子一日一回見。王侯將相立馬迎(站立相迎,而不是坐在馬上迎接貴客,那是不禮貌行為),巧聲一日一回變。」因此,杜甫這首詩兩個重字的意思不一樣。

回過來看王維寫的這首詩,「尚衣」是個固定詞組,它是官職名,不可把尚衣中的「衣」字單獨拿出來當「衣裳」解。所以王維這首詩所重出的字,意思完全不同。從以上所舉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瞭解,唐人在寫絕句或律詩時,什麼情況下允許用到重字。

和詩作品之用韻

第二,賈至寫的原詩用「七陽」韻(請參見附錄);王維用「十一尤」韻;岑參用「十四寒」韻;杜甫用「四豪」韻(參考《平水韻》)。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查看《全唐詩》中記錄的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和詩,景龍四年(西元710年)春,唐中宗親自送金城公主出嫁(西藏)吐蕃的第四代贊普尺帶珠丹,到陝西興平的時候,唐中宗欽令中書舍人沈佺期賦詩,其餘的官員和詩,共十幾位朝廷中的官員參與了和詩。這些和詩作品中,用的韻部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唐人和詩用原詩音律,無法以現代的唐詩格律學衡量

唐朝時期的和詩作品不要求按原詩的韻部和詩,按韻和詩的規矩是宋代才開始形成的;在唐朝,文人之間唱和詩歌作品時,只要求原詩有幾句及多少字,則和詩也必須幾句及多少字。原詩用平聲韻,和詩也必須用平聲韻。這是因為唐詩均為配樂的歌詞,唐人和詩是唱和,也就是用原詩所配的音樂旋律(音律),重新寫一首歌詞。同樣的一首唐詩的音樂旋律,所配的不同的歌詞(詩)如果用現代的唐詩格律學來衡量,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賈至寫的詩格律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用現代的格律學分析,此詩第六、七句「失黏」;王維寫的詩亦然,並多了一個「五色詔」的三仄調。岑參寫的詩首句押韻,黏對正常。杜甫寫的詩首句不押韻,黏對正常。也就是說,同樣的音律(古代的音樂旋律),所配的歌詞用現代的格律學分析,它的格律都不太一樣。因此亦可見,現代的格律學並不能很準確的衡量唐代今體詩的寫作規律。

音律沒有傳下來,宋代形成了依韻和詩的規矩

宋代之所以形成了依韻和詩的規矩,是因為唐代今體詩的音樂旋律到宋代以後就沒有傳下來。所以和詩只能依原詩的韻。唐朝的今體詩是唐太宗傳出來的,也就是說按史書及《全唐詩》的記載,唐太宗最早寫今體詩。《舊唐書.音樂一》:「(貞觀)六年,太宗行幸慶善宮,宴從臣於渭水之濱,賦詩十韻。其宮即太宗降誕之所。車駕臨幸,每特感慶,賞賜閭里,有同漢之宛、沛焉。於是起居郎呂才以御制詩等於樂府,被之管弦,名為《功成慶善樂》之曲。」唐太宗寫的這首詩題名為〈幸武功慶善宮〉,全文請見《全唐詩.卷一》。從《舊唐書》的記述中我們也可知道,起居郎呂才認為唐太宗寫的詩等同於樂府(可以入樂的詩),因此將此詩譜曲(被之管弦)。〈幸武功慶善宮〉是一首五言排律,共二十句,十韻。如果截出四句則為五言絕句,截出八句則為五言律詩。這是先有詩後有曲的例子。唐太宗寫的詩全部都被譜成曲子。其中一些詩如果用現代的格律學來分析,跟現代人所說的律詩的平仄格律相同,如〈月晦〉。

那麼唐朝的文人就根據這些樂曲的旋律重新創作了一些新的歌詞,這就形成了唐詩中五言體的今體詩。而根據《全唐詩》的記載,最早一位寫七言律詩的是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寫的〈春遊曲〉中間兩聯也是對仗的,而且對仗工整。實際是誰先寫的七言律詩,並譜上曲子,筆者不敢無根據的亂說。但我們從現有的記載來看,最早的一首七言律詩就是〈春遊曲〉。長孫皇后崩於貞觀十年六月,在《全唐詩》中很難找到寫於貞觀十年以前的七言律詩。或許有人用現代的格律學來分析〈春遊曲〉會發現尾聯的平仄格律並沒有相對,但就像筆者在前面說的,現代的格律學並不能很準確的衡量唐代今體詩的寫作規律。而唐人再依照〈春遊曲〉的旋律填詞時,或許就會出現與和賈至的詩那樣的情況,格律會有所不同。總而言之,唐人寫詩是依照音律(音樂的旋律)來填歌詞,而不是現代人所總結出的唐詩格律。古代的詩歌是配樂的歌詞,所以在史書中經常能看到古代的史學家將詩人稱為「詞人」,如《舊唐書.張說傳》:「(張說)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詞人,咸諷誦之。」

古樂配歌詞(詩)之作,不能都用平仄來衡量

只有唐朝的今體詩能用現代的格律學摸出一些寫詩的門道。而從《詩經》到漢代以後的雜曲歌行,郊廟歌辭,唐代出現的古風等,都不能用格律來衡量。現代有些人把格律看得太絕對了,比如有人用現代的格律學去衡量「古風」,得出結論曰:古風好寫,不講平仄。筆者認為古樂配歌詞(詩),不能都用平仄來衡量。

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朝的民間,一些州縣在舉行鄉飲酒禮時,要奏樂:「設工人(樂工)席於堂廉西階之東,北面東上。工四人,先二瑟,後二歌。工持瑟升自階,就位坐。工鼓《鹿鳴》,卒歌。笙入,立於堂下,北面,奏《南陔》。乃間歌,歌《南有嘉魚》,笙《崇丘》;乃合樂《周南》《關雎》、《召南》《鵲巢》。」據筆者考證,《詩經》的音樂流傳到漢代時就不完整了,漢代以後就失傳了;唐代出現的《詩經》中的一些樂曲,是民間的音樂家根據《詩經》中的歌詞重新譜曲的。而唐朝的詩人如李白等,根據民間流傳的《詩經》中風部的一些樂曲,重新填詞,詩的內容也是頌揚古代的流風餘韻,因此命名為「古風」,在漢代及先秦時期的典籍中根本就沒有「古風」這個詞。筆者寫詩從來不敢寫「古風」,道理很簡單,我根本就不知道「古風」所對應的古代的音樂旋律是什麼;連音樂旋律都不知道,說要填詞(詩)寫「古風」不是開玩笑嗎?就算知道古樂的旋律,我也配不出詩(歌詞),因為唐朝及唐朝以前大部分的古代音樂配詩並不是用簡單的平仄格式就能夠配出歌詞的。

近人總結唐詩格律,提供學寫唐詩的練習方法

但是,近代人總結出來的一些唐詩的格律卻給現代的人學寫唐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練習方法;就像學中國古典舞一樣,先按一些古典舞中規定的動作去訓練及練習,把規定的動作練純熟後,再嘗試去跳古典舞,那麼所表演的舞蹈就帶有中國古典舞的韻味。

筆者認為,學寫唐詩也是這樣,按照格律去寫,按照古代的韻書押韻,再用古人常用的辭彙,學習一些古人常用的寫詩技巧,這樣寫出來的詩,也會帶有古代的韻味。因此筆者寫詩一直以來都是謹守格律。因為配詩的古樂已經失傳,如何給古樂配詩的方法也失傳了。

以上是賞析王維的這首唱和詩順便談的一些對唐詩的粗淺認識,僅作為一家之言供讀者參考。筆者無意干涉現代人寫詩的方式和方法,更無意將自己的個人喜好強加給他人。

附錄: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賈 至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全唐詩.卷235_022》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岑參

雞聲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皇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全唐詩.卷201_001》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全唐詩.卷225_019》

擬奉和早朝大明宮之作–唐.無名氏

明光漏盡曉寒催,長樂疏鐘度鳳台。

月隱禁城雙闕迥,雲迎仙仗九重開。

旌旗半掩天河落,閶闔平分曙色來。

朝罷佩聲花外轉,回看佳氣滿蓬萊。

《列朝詩集.乙集第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