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馬英九說負全責 卻是要懲處官員

法新社:救災無能 馬的政治災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黃良傑、李欣芳、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專訪,對如何回應民眾指責馬和政府救災行動太慢,緩不濟急,馬說,他當然會負起全部責任,但負責的方式是「懲處官員」,而且也拒絕下台;馬不但再度指責災民不願撤離家園、將救援不力歸咎天候、豪雨影響,還自豪後來一天內救出二千五百多人是一項「紀錄」。

馬英九拒絕下台 將責任歸咎於天候

莫拉克風災過去一個星期,面對災區救災、安置、復舊問題一籮筐,政府救災不力引發的民怨如潰堤般宣洩而來,馬總統連日下鄉勘災,卻還一再要講「道理」,除了昨天在災區臨時接受CNN 專訪,馬週二還要舉行國內媒體記者會,會後並再加開一場國際媒體記者會,就是要一次說清楚。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將砲口指向馬英九救災不力卻推卸責任,他說,馬英九接受CNN的訪問說自己要負全責,但實際上對這次水災怪天怪地怪官員,把責任推給下屬,這顯示馬英九缺乏反省,整個救災的問題,「馬英九及閣揆劉兆玄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CNN記者問馬英九如何面對救災不力的負面評價,馬英九說「他是中華民國的總統,會負起全責」。CNN記者追問,「所謂負起全責,是什麼意思?」馬回說,他會徹底調查政府的救災系統、救難行動,是否出了什麼狀況,「不只是要改正錯誤,也要懲處該負責的官員」。

自豪一天救二千五百多人是項紀錄

面對風災發生後黃金七十二小時救災行動的延誤批評,馬強調,前幾天的救援行動緩慢、過去三天能夠做這麼多,都是因為天候的關係,因為先前雨下得太大,直升機無法起飛,馬還指8月15日從受困災區中救出二千五百一十八人,「那是個紀錄啊!」

馬又說,過去一個星期以來,從山區裡疏散了七千七百多名受困居民,全部都是以直升機運送出來,「這是台灣史上最大的直升機空運行動」。

馬指出,目前救災已深入許多無法接觸到的地區,但還有一萬一千多位當地居民堅持要留下來,不願撤離,他認為要訓練人民未來面對可能發生災害時,要提早撤離的觀念。

馬表示,在這次莫拉克颱風中,在台灣其他地方,確實有成功撤離的案例,某些鄉鎮市長,他們有受過訓練,情況危急時,他們一個一個去敲每家的門,撤離災民,他們確實做到了,馬還自豪地說,這是「首次動員這麼快」。

對於外界一再將八八水災救難行動,拿來和十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救難相比,馬也辯稱,水災跟地震不同,天候扮演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地震五分鐘就過去了,一切回復平靜;但颱風過後,雨還繼續下了一個星期,救災行動上,水災比地震困難許多。不過經查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也曾經連續下雨,並非馬所謂的震五分鐘就過去了。

〔編譯陳成良/綜合十六日外電報導〕馬英九政府這次救災行動,不僅讓全國民眾看破手腳,國際媒體也紛紛搖頭。法新社十六日發自台北的分析報導指出,這次顢頇無能的救災表現,為馬英九帶來一場政治災難。

報導中說,馬英九到災區勘災時,隨扈為保護他而一再推擋災民,而在事事逃避之後,他犯下的一連串大錯仍有待彌補,包括拒絕外援、一開始接見災民時態度既傲慢又冷漠(arrogant and aloof),以及接受英國獨立電視網ITN訪問時,把責任歸咎於災民沒有在第一時間撤離等等。馬英九在十六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雖強調願意負起完全責任,卻仍再度堅持「災民拒撤」論。

政治大學政治分析家童振源指出,馬英九靠「我們準備好了!」口號選上總統,但如今民眾看到他的政府做得這麼爛,「這可能重創他的聲望。」

報導中說,自上任以來,馬英九透過親中(China-friendly)政策來提振台灣經濟、抵擋反對黨指控他犧牲國家主權的批判,靈巧地遊走於台灣的政治鋼索上,不過在這次風災之前,這位前台北市長及哈佛法學院畢業生並未真正受到危機考驗。

一直到水災第七天,馬英九才首度召開救災國安會議,並撤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文化大學政治學者蔡瑋告訴法新社說:「這個政府缺乏組織、效率,犯下許多錯誤…民怨節節升高,對政府的信心已經動搖。」不過,馬英九的危機尚未過去,更大的挑戰就在眼前:未來災區的重建如何規劃、必須投入多少預算,以及如何安置災區的原住民等。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