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災5大弱點 村橋路通訊救災系統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家宏、吳素柔台北14日電)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災情,學者張石角今天表示,颱風災害發生後,有5大弱點必須加強,包括村落、橋梁、道路、通訊、救災系統,並應依照不同的地理環境對症下藥。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下午舉辦「面對世紀災難莫拉克,台灣準備好了嗎」座談會,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大氣系教授柳中明、地質系教授陳宏宇、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成功大學環工系教授溫清光、台大退休教授張石角人與會。
面對氣候變遷,柳中明表示,台灣近年平均出現颱風減少,每年平均生成24個颱風,但侵襲台灣颱風卻增加,今年已經來3個,估計還有19個未生成,台灣的災難還沒結束。
張石角表示,每次發生災難時,都把原因歸咎給風災的威力,無法解決事情,他認為罪魁禍首是地形,並指出「5大脆弱」,包括村落、橋梁、道路、通訊和救災系統,這些都需要加強,並依各地理環境對症下藥。
他還提到,發生重大災難時,政府往往馬上撥款,並限期用完經費,但重建需要長時間規劃、整合,如果還要在期限內將經費用完,會有粗製濫造的工程,最後悲劇會重演。
溫清光說,預警系統也很重要,希望氣象局增加資料,使預測更準。
李鴻源則說,假設這場雨下在台北,受到的災害不會如此嚴重,因為台北有相當完善的預警系統,背後有相當龐大的資料庫,但台北以外的資料就相對較少,很難去執行。
這次風災許多村落災情慘重,陳宏宇與汪靜明都認為,國土監測非常重要,台灣的國土監測3、5年做一次,無法達到效果,必須將斷斷續續的資訊累積整合,要做的不是防災,而是「減災、避災、救災」。
李鴻源還提到,國土監測固然重要,但台灣現在沒有國土監測法,且實行程序相當複雜,須跨部會合作,現在重要的是誰來整合、如何做,才是政府當務之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