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花蓮人力裝備不足 救災隱憂浮現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4日電)花蓮縣消防局是全縣救災工作主力部隊,但現有人力僅251人,距離合理人力536人相差約1倍,而掌握即時災情訊息的設備也不足,已成為救災工作的隱憂。

莫拉克颱風挾帶驚人雨量在南台灣造成嚴重災害,花蓮雖然幸運逃過一劫,但花蓮民眾看到南台灣各縣市災情,仍不禁憂慮花蓮的救災防災能力到底有沒有問題?

花蓮地區幾乎每年都會碰到颱風侵襲,而颱風釀災的原因則是分為強風和暴雨,其中強風主要造成電線桿傾倒、電話線脫落、路樹倒塌、招牌吹落、屋頂水塔吹落、落果等災害,導致停電、停話、市區交通受阻、市容整潔等災情。

民國94年10月初的龍王颱風挾帶17級破表的狂風,在花蓮縣豐濱鄉登陸後,狂風橫掃花蓮南區鄉鎮,道路兩旁的電線桿幾乎無一倖免全部傾倒,導致全縣14萬3000餘戶停電,創下花蓮歷年風災停電戶數最高紀錄。

颱風的強風威力雖大,但相較於龐大雨量的危害卻明顯較小,花蓮地區颱風災害最嚴重的問題來自驚人雨量。

以民國90年7月底的桃芝颱風為例,據花蓮林區管理處調查顯示,當時在大興溪上游的林班地集水範圍內,瞬間降雨量1小時達156毫米,導致林班內水分過度飽和,森林功能超過極限無法負荷巨量土石,結果大量泥沙沿大興溪傾洩而下,形成土石流淹沒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

在面對颱風龐大雨量造成土石流、洪水的危害時,不論是居民或消防救災人員,都無法抵擋這股威力凶猛的大自然力量,能僥倖逃生已屬不幸中的大幸,哪還有救災的餘裕,消防局長謝國恩很感慨的說,「救災工作總也要等到水退了才有辦法進行」。

謝國恩在大興村災後進駐當地長達1個月指揮救災復原工作,他很無奈的表示,從當時到現在,其實消防救災人力始終都不足,現在全縣消防人力僅251人,距離合理的人力數536人還短少約1倍,每次看到消防弟兄出任務救災疲累不堪的情形,就感到相當不忍和擔心。

除救災人力不足的問題外,掌握即時災情訊息的設備也相當欠缺。以大興村遭土石流吞沒為例,事發當晚強風豪雨不斷、視線不良,鳳林警分局大富派出所員警林得夫和蔡振財接獲通報指稱,大興村淹水有村民受困,結果兩人駕駛巡邏車趕往查看,沒想到遭洪水吞噬殉職。

缺乏災區最新的即時災情訊息,導致這2位員警在不知狀況險惡的情形下出勤,結果不幸殉職實在令人扼腕,但也顯示即時災情訊息通訊設備的短缺問題。

花蓮全縣目前配備有26具衛星電話,但謝國恩不諱言的指出,如果雲層太厚,其實連衛星電話的通訊效果也會出問題,且一般山區村落並未配置衛星電話,位於第一線的派出所也沒有裝備衛星電話,當市話線路和行動電話均告失靈時,救災單位也無法精準掌握災情訊息有效調度救災資源。

花蓮在歷經桃芝颱風的慘痛教訓後,花蓮縣政府農業局委託成功大學設置一套土石流預警系統,藉由監測雨量警戒土石流爆發成災,至少讓山區居民能有一個較為科學化的依據,做為是否撤村的參考。

救災工作早已進入立體救災的時代,除地面救災單位外,空中救災單位還包括空勤總隊的救災直升機可投入救災任務,謝國恩指出,目前花蓮設有空勤總隊第3隊,有2架救災直升機,並隨時保持1架出勤因應救災需求。

但空勤總隊使用的是老舊UH-1H型直升機,早已需要淘汰換新,才能滿足救災工作的專業需求,並維護機組人員及災民安全。

「花蓮山區洪水或土石流救災工作與南台灣這次災害相比,並沒有顯著不同的特性,重點在於資訊、人力、裝備、訓練、策略」,謝國恩認為,這次莫拉克颱風的雨量如果降在花蓮,災害也會和南台灣一樣嚴重,他覺得,應儘速引進新的科技設備掌握即時災情資訊並補實救災人力,以因應未來颱風救災需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