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變蒸學說是西晉時期的大醫家王叔和首先提出來的。所謂變蒸,是指小兒出生後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再加三大蒸,共五百七十六日變蒸完畢。變蒸時期的主要表現是身體發熱,此外還有性情煩躁、食慾減退等症狀,但發熱的時候,小兒的耳朵和尾骨處卻是涼的,父母可以此鑒別小兒是病理性發熱還是變蒸發熱。
臟腑的氣血在變蒸中完善
三十二日發第一變的時候,生腎氣。這時小兒剛剛滿月,身體開始變得強壯起來。
六十四日發第一蒸的時候,生膀胱氣。這時小兒身體會發熱,其他症狀不明顯。
九十六日發第二變的時候,生心氣。人體的喜怒憂思恐等五種情志分別由五臟主管,心是主管喜笑的器官,現在因為到了生心氣的時候,健康的小兒臉上經常會有喜笑之色。
一百二十八日發第二蒸的時候,生小腸氣。在心窩和後腦處有微微出汗的情況,同時小兒會有像突然受到了驚嚇手足抽動的現象。因為小腸是與心相表裏的器官,所以這時小兒表現出一些與心、心經以及小腸經有關的症狀。
在這裏,「表裏」的意思就是陰陽,心臟屬陰,小腸屬陽,心臟與小腸的關係是陰陽表裏的關係,如同人類的夫妻關係一樣,所以相互影響非常密切。以後我們要談到的臟腑表裏關係都是指這類關係。
一百六十日發第三次變的時候,生肝之氣血。因為眼睛和淚水都是由肝臟主管的,所以這時小兒會有無緣無故啼哭的現象,而且眼淚很多。
一百九十二日發第三次蒸的時候,生膽氣。因為膽與肝相表裏,所以其症狀也反應在肝所主持的眼睛上,小兒會出現睡眠時眼睛不能完全閉合,白眼球上布有血絲等現象。
二百二十四日發第四次變時,生肺氣。這時氣管裏會發出嘶嘶聲,此後,小兒的聲音可收放自如了。
二百五十六日發第四次蒸的時候,生大腸氣血。這時小兒會有全身皮膚有潮汗且微微發癢、大便出現明綠色而且有泡沫的現象。因為大腸與肺相表裏,而肺主皮毛,所以小兒這時會出現皮膚症狀。
二百八十八日發第五次變時,生脾氣。因為脾主運化,脾強消化能力就會強,這時小兒的食量大增。
三百二十日發第五次蒸的時候,生胃之氣血。這時小兒會出現偶然不願吸乳,摸摸小兒的腹部會感到腸子有振動,小兒這時會腹部微痛,不時打飽嗝,吐出的乳塊氣味發酸。
免疫抗病機制逐步建立
經過這樣的五變五蒸後,就到了「小蒸畢」的時候了。這時小兒的身熱退淨,牙齒已經開始萌生,牙齦酸癢,吸乳的時候錯齦解救,所以常常會啃破母親的乳頭。此外,因為五臟六腑的變蒸完畢,性情也更加成熟,更能表達喜怒憂思恐各種情緒,鼻子也能聞到五穀的香味了,開始想吃飯。
此後每隔六十四天還有一大蒸,經過三大蒸後就完成了「大小蒸畢」,歷時共五百七十六日。這時小兒就基本成型了。以後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變蒸現象,但不會像嬰幼兒時期這麼密集而有規律了。
臟腑的氣血在變蒸中完善,免疫抗病機制也逐步建立。小兒變蒸期極其關鍵,它關乎未來一生的健康幸福,父母和醫生都要慎重對待,不要誤診誤治。◇ (──轉自《新紀元週刊》本文網址://mag.tvsmo.com/073/4793.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