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根據台灣青輔會「98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發現,大專生對於企業界為因應金融風暴所需要的就業能力,彼此的認知有明顯落差,企業雇主認為應該加強「穩定與抗壓」、「工作態度」、「表達溝通」等能力,才能契合顧主真正想要的條件,提高求職競爭力。
這次針對大專院校在校生、就業1至3年之大專畢業青年、大專院校職輔人員,以及企業雇主進行調查,大專院校生有9成認為高等教育培育了「瞭解並願意遵循專業倫理與道德」及「穩定度及抗壓性」等能力,但是調查發現,企業雇主對於這兩項認同比率不到5成,反而急需加強,對彼此認知差異頗大。
大專院校應主動與企業互動,以縮短產業與學術界間彼此對就業能力認知的差距,企業雇主也認為,大四或專五的學生應該接受「求職訓練」課程、「專業履歷撰寫」、「面試服裝儀容禮儀技巧」、「職場倫理」等相關訓練。
有45%的大專畢業生表示,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就讀科系,不會選擇目前就讀的科系,主要原因是「興趣不符」,半數以上則認為「畢業後就業出路不如預期」,為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建議學校應該讓學生在校期間,開一門相關課程思考「主選修科目」與「未來職涯發展」的關聯性。
行政院青輔會指出,為找尋有效就業能力培養方式,特別徵詢企業建議,大多數都認為「見習、實習」是比較有效培養就業能力的方式,協助個人了解與規劃職涯發展方向、針對就業力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將是學校未來可以推動的方向。
在金融海嘯的不景氣下,不論是大專在校生、大專就業青年、職輔人員和企業雇主一致都認為「穩定度與抗壓性」是因應金融風暴須具備之重要就業能力。
據從事主管級的大專就業青年觀察發現,員工個人成長成兩極端,具備抗壓性的員工,在職場表現更加突出優異,以從事業務工作的員工最為顯著,這現象即表示能讓自己隨著環境而改變成長,不斷接受挑戰的青年,就業能力相對較強。
青輔會表示,如果大專學生趁在校時間,能先對職場有更多的體驗與認識,並提早了解個人職業性向、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就可以透過選修、輔修或是學習特定專業課程,培養好深厚的就業能力,讓未來就業準備上更有目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