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何平報導)海外中文媒體發佈《中國網絡監控報告》,就中國官方對互聯網的管制、審查和監控措施,以其對中國公民言論自由的侵犯進行了分析。
海外的中文博訊新聞網7月22號發佈《中國網絡監控報告》。這個署名為周曙光的報告從現代電訊工具在中國的開發及其對傳統信息壟斷的挑戰,中國官方 對現代電訊工具的管制、審查和監控,以及安全使用電訊工具、保障言論通信自由等方面對目前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報告指出,在中國這個言論信息自由被完全剝奪長達幾十年的國家中,廣播、電 視、出版等全部由執政黨和政府控制,或由政府控股的單位主辦,絕對禁止普通公民進入這些傳媒領域。而在當今社會,公民言論自由的基本內容就是表達和傳輸信息的自由,一個政治體制是否有言論自由,關鍵就在於普通公眾是否可以自由使用傳播媒介。中國官方一貫的政策是加強掌握公眾輿論工具和控制言論。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互聯網項目主任肖強認為,雖然目前中國官方對媒體的管控措施越來越嚴厲,但從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現狀看,並不能改變中國網民日趨關注和參與社會政治的方向:
「中國互聯網現在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管控越來越嚴厲,措施越來越多,但是互聯網的使用者對於社會和政治的參與,對於言論表達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活躍。網民在網上發表言論而受到迫害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所增多。總的來說,這個並不能夠改變中國網絡使用者越來越活躍地利用網絡參與政治的方向。」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顯示,中國目前的互聯網使用者人數居世界首位。截至到2007年6月底,手機用戶也超過4億。中國公民通過互聯網和現代通訊工具正在形成一種不同於官方控制的新型輿論。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表示,自從1997年中國開放互聯網以來,網絡的信息交流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自從97年網絡在中國大力發展之後,網絡在中國起到了在別的國家所不能夠起到的特殊的作用。儘管中國傳統的媒體它是為各級政府所掌控。網絡民主對形成公民社會方面、突破新聞封鎖方面,形成對政府和官員的監督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網絡監控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借助國際商業技術公司的幫助,正在以全球最先進、最大規模和最嚴密的技術手段,對於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中的所謂敏感詞彙進行過濾屏蔽,以遏制公民的言論表達和通訊自由。除此之外,由於缺乏嚴格的法律定義,官方頻繁指控網絡信息為「危害公共安全」,致使許多表達正常意見和傳遞信息的公民受到懲處。胡星斗教授認為,在當今社會,封殺和屏蔽公民正常言論的做法,對於政府公信力的負面影響恐怕更大:
「中國目前在網絡方面存在著一些不正確的、不健康的做法,那就說對於人民群眾的一些正常的言論進行封殺,我認為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一個現代國家之所以能夠立國,那就是應當把正義、公平作為國家的首要價值。那這個政府才有公信力。」
《中國網絡監控報告》認為,中國官方對民眾通訊和互聯網改採取的監控措施,已嚴重侵犯了中國公民的基本人權。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尊重和保障公民的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等權利。中國政府早在1998年就簽署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公約規定各國政府必須保障公民言論和信息的傳播自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互聯網項目主任肖強認為,中國公民言論自由的主要障礙來自於現行的政治體制 :
「中國的言論自由從來就是受到體制性的壓制,這個體制就是建立在壓制公民言論自由以及其他公民權利的基礎上。社會的自由度、經濟的自由度使得人們的實際言論自由度有了很大的擴大。互聯網也增加了這一點,但是並不改變這個體制本身的性質。主要還是要廣大的公民意識的提高。網民對社會的參與對本身權利的要求的提高來推動中國社會本身的進步。」
《中國網絡監控報告》在附件中公佈了目前中國網絡監督部門對於所謂敏感詞彙的中英文過濾詞表。報告呼籲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對涉嫌侵犯公民言論和通信自由權利的行為,進行違憲審查和懲處。(//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