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縱橫職場

獲利投資的4大關鍵與14個關卡(11)

不管你原本有多麼憤世嫉俗,永遠都嫌不夠。

財務產業中的第三根支柱,也是比較不明顯的支柱就是媒體,因為媒體的記者、編輯及發行人聯手鼓吹和推動大眾的投資模式。第四權(傳播媒體)與證券、共同基金產業之間的關係既微妙複雜,又極度強大。

我們先前已碰到過這個問題,一九八三年時,麥可‧凱森光是登上強勢雜誌《錢》的封面,就一夕成名。二十年前,這種狀況足以震驚所有人,光是一篇文章就足以牽動數兆美元的移動。如今,就算有哪一檔基金登上當年績效冠軍或五年績效第一名,緊接著便有數十億美元新資金湧入,也不會有人眨一下眼睛。

推動零售經紀產業與基金產業前進的火車頭其實是財經媒體。套用歌手保羅‧賽門(Paul Simon)的歌詞,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充滿了「連續資訊中的斷裂音符」;你大可嚐試避開財經媒體,但我們的生活裡到處都可看到《錢》、《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及CNBC財經台,讓人無所遁形。

除非你不訂報、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上網路,也不交朋友,否則必會受到財經新聞的影響。對於這個狀況,你適應得愈好,財務狀況就會跟著更穩定。財經作者的衣食父母就是「成功的」基金經理人、市場分析師或市場快訊作者。讀到這個地方,這類新聞中的誤謬應該已經夠明顯可見了。

所有宣稱能「成功」掌握市場動態的人其實只不過是個幸運的擲幣高手。幾乎所有成功經理人所依賴的都是運氣,而非技術。你也許聽過樂透大贏家的故事。從人情趣味的角度來說,神奇故事讓人津津樂道,但是絕對沒有必要為了這個理由,就平白送給他們鉅額支票。

《新聞週刊》(Newsweek)財經人物專欄的作者珍‧昆恩(Jane Bryant Quinn)將這種新聞稱為「財經春夢」—讓人心癢難耐,但是毫無實用價值可言。那為什麼投資人要把這些東西當真,並且據此決定投資策略呢?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你現在已具備相當熟練的知識。市場上沒有精神導師,也沒有什麼賺錢大師可言,就算真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也不會來管理共同基金、撰寫市場分析快訊,或到處張揚市場上最珍貴的商品—資訊—像是路‧魯凱塞(Lou Rukeyser)及他的二千萬名忠實觀眾[1]。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為什麼記者要一再地創造這種垃圾?答案其實相當複雜。在這個專業的最底層裡,多數的記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新聞工作吸引了許多具有傑出語言天分的人,但我發現,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擁有足夠的數學知識來分辨技術與運氣之間的差異。財務領域裡唯一的語言就是數學,所以,如果你想要寫出第一流的財務報導,就必須能夠細細咀嚼這些數字,並且理解這些數字告訴你的事。很少有人做得到這件事。

其次,真正能幹的財經記者必須要有能力掌握與投資領域相關的學術著作。我所謂的學術著作指的是刊登學術研究論文的期刊,通常由國際性的學術機構審核、發行



舉例來說,醫生會從「同儕審核的期刊」獲知醫藥界最新的進展—像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這些學術期刊中,每篇文章都經過仔細審核、調查與編輯。如果你的醫生承認他不斷從《今日美國報》吸取醫學新知的話,你就該開始提心吊膽了,難道不是嗎?

不幸的是,大部份的財經記者都依賴這類的資訊來源(相對而言,許多財務專業工作者也是一樣),他們依賴的是暢銷財經媒體裡的同路人,完全忽略經過同儕審核的學術著作—《財務期刊》、《投資組合管理期刊》(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以及類似的刊物。

反過來說,這群滑頭客裡最卓越的人—就是那些經常在全國刊物發表專欄文章的作者—通常相當進入狀況,且聰明到足以理解這些有關掌握市場時機或選股能力的說法不過都是些廢話,但是他們也必須處理一個小問題:他們一樣要吃飯穿衣。

你唯一能夠寫的文章就是,「看準市場動態買進、儘量降低成本,而且不要太自以為是,」直到讀者感到厭煩。反正隨時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本月績效最佳經理人」,這些人就足以提供豐富的寫作題材了。

當我們逐漸瞭解,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根據媒體報導來決定該挑選哪檔共同基金及哪家證券公司的可悲事實後,局勢就變得愈來愈完整,整個循環於焉完成。基金經理人與財經媒體之間的關係通常不能稱之為「共謀」(即便我們會如此驟下結論,有時候也確實如此),但顯然這兩者之間關係密切,互為供需者。

如果基金經理人不積極殺進殺出,就沒有什麼新聞好寫;如果沒有這些光芒四射的經理人專訪,就不會有願意將資金送給這些經理人的凱子爹(或用凱因斯的說法是,「呆頭鵝」)。

基金經理人與媒體之間的共生關係並不少見,想想看時尚流行、汽車及旅遊事業。但也很難再找到其他例子可和財經媒體一樣有這麼大的經濟影響力。正和許多車主會根據《人車誌》(Car and Driver)的評鑑文章來決定該買什麼車一樣,鮮明耀眼的經理人專訪也能夠輕易影響大筆資金的動向。

對於財經媒體與財經產業之間的曖昧關係,這已經是最寬厚仁慈的詮釋方式了。不幸的是,在最近這幾年裡,有種邪惡的趨勢開始蔓延,原本該充當看門狗的媒體與必須被嚴格看管的財經產業之間已開始結盟。

舉例來說,一九八○年末期,《錢》雜誌和某家大型基金公司一同進行焦點團體調查的事情被揭發出來,最後的說法是因為這兩者都屬於同一種產業。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大部份基金公司的營運方式都是從投資者身上收取費用,難道這也是《錢》雜誌的任務之一?如果你瞭解幾乎所有的財經雜誌都獲益於基金公司愈來愈多的廣告預算,那麼在大多數的狀況中,這兩者之間的確是夥伴關係沒錯。

新聞記者通常都很憤世嫉俗,但我很少看到成功、睿智或倔強不屈的財經記者。他們很清楚自己寫的東西對讀者未必有利,但他們還是必須趕在截稿時間前交稿,才能填飽肚子。一九九九年在《財星》雜誌中,某位匿名作者寫下這麼一篇讓人深痛惡絕的文章,標題是「一位前共同基金記者的告白」。

作者承認,「我們不斷鼓吹買入持有(buy-and-hold)的投資方式,也間接為不加選擇地投資熱門基金的作法背書。」為什麼?因為「不幸的是,理性、以優越的指數型基金為內容的故事沒辦法提高雜誌銷售量、網站點選次數,或是提高尼爾森市場調查排名」。

這篇文章接著承認大部份的共同基金專欄作家其實都投資了指數型基金。(愈來愈多的證券經紀人、分析師與避險基金經理人也都這樣做)。@待續…

摘 自 《投資金律》 臉譜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