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王昶閔、陳梅英/台北報導〕全民健保實施十三年,中研院及多位醫界專家指出,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比率僅約六%,與已開發國家有明顯落差,台灣醫療保健支出還有向上調整至七.五%的空間。
衛生署官員表示,學者意見可作為長期努力的目標,但因牽涉到整體經濟,恐怕無法說調就調,需由經建會、主計處綜合考量後,統一規劃。經建會說,政府財政困難,明年度公務預算已經縮水,短時間內要公部門提高醫療保健總支出應該不太可能,建議衛署儘速推動健保財務平衡方案。
經建會︰應先推動財務平衡
中研院昨天發表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中研院長翁啟惠、陳定信、陳建仁、楊泮池及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等人組成規劃及議題工作小組。專家群建言:「政府醫療保健支出占GDP比例應該提高,新藥及醫療新科技也應納入健保給付,才能鼓勵生技新藥產業發展,長期下來健保才能獲益。」
台灣近年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僅略高於六%,低於美國的十五%,德國十.八%及日本八%。總統馬英九去年在競選時的醫療政見之一,正是提出醫療保健總支出占GDP比率要提高到七.五%;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也認為,醫療保健總支出只六%是不夠的,多數已開發國家起碼大概到達七.五%的水準。
檢視健保支出配置,發現政府透過健保的支出持續增加,透過公衛的投入卻在減少,院士認為這樣的醫療資源完全沒有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理念,健保也應該用於投入疫苗開發,推廣預防醫學。
中研院另外指出,現行以刑法論處醫師的業務過失,但由於個人的醫療差異很大,完全以醫療結果判斷醫師責任,並不公平,應該修改法令,讓醫療過失責任降到「醫療法」,同時要建立醫療救濟制度,讓受到醫療處置傷害的病家即時獲得實質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