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理解青少年叛逆心理
【大紀元6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美節、葉澄旭編譯報導)青少年的叛逆是成長過程的正常心理狀態,這是他們渴望獨立自主,卻又無法達成願望的情緒反應。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樣與他們保持互動,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瞭解他們喜歡的新科技如網路或手機,讓他們感到被尊重信任,而不是被監視限制。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以朋友為中心,討厭父母說教與嘮叨,反抗過多的限制與指責。希望像成人一樣獨立有決斷權,一旦這種需求不被滿足,就會出現叛逆心理,此時他們最常回答「我不知道」,其實是「我知道,只是不想告訴你,因為你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青少年是處在半成人,半兒童的時期,仍然需要父母的愛與協助,因此父母還是要用心陪伴青春期的孩子,時時保持情感的互動。
奇塔先生邀請18歲的女兒克萊兒一同旅行,經過三個月用心陪伴女兒的過程,奇妙的開啟他與青春期女兒的情感交流。當奇塔瞭解女兒的需求後,在適當的時候,巧妙的影響她的決定,而不是去禁止她的行為。如果克萊兒真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奇塔也會尊重並盡力配合。
鞏固親子情感的聯繫
據美國國家毒癮及藥物濫用中心(CASA)研究,相較於沒有家庭互動的孩子,定期與家人共進晚餐的孩子不易染上毒癮。父母應儘量創造全家一起活動的機會,如每週定期聚會,討論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新聞或玩遊戲,有助增進家人的情感,也可避免孩子接觸毒品。
當奇塔與克萊兒旅遊到達非洲海灣時,克萊兒展現青少年身體力行的特性,她不想呆坐在海灘上閒聊,於是他們租借小艇划向大海,途中偶遇一群海豹,父女倆和海豹一同戲水,當時他們並未交談,然而心裏的感動卻是真實而持久。
適時讓孩子自由發展
只要不是放縱,適時放手讓孩子去追求他們想要的東西。父母應學習信任孩子,當他們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不要去講道理或批評其想法和行為,當個傾聽者,瞭解他們的需要,並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一旦做成最後的決定,父母應給予支持。
例如克萊兒為了學校的畢業舞會,挑選一套露背、低胸禮服,奇塔認為這禮服根本不符合克萊兒的年齡,可是為了圓克萊兒的夢想,還是買下它。奇塔偶爾也會打破小小的規則,調整一下孩子長久被灌輸的對與錯的僵化觀念。他和克萊兒曾在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古蹟上忘情的奔跑,結果差點被警衛控告毀損古蹟,不過倒也成了一次難忘的經驗。
尊重孩子並修正對他們的期望
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前額皮層通常在20至30歲才會發展完成,因此青少年的大腦還在發展中,他們尚未具備成人控制衝動、計劃執行和推理思考的能力,所以父母不能期望青少年的行為像成人一樣成熟理性。他們還是會有失控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協助。
然而青少年卻是渴望成為成年人,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如果父母經常高聲斥責他們,不僅傷害其情感,也會造成他們在成年期缺乏安全感。千萬不要輕蔑或嘲笑青少年的想法,反而要經常詢問並尊重他們的意見。
就像克萊兒與父親盛裝出席正式晚宴,她覺的自己受到父親的尊重,像個成人一樣,於是敞開心扉,無話不聊。當奇塔知道女兒希望和他一同參加巴西的嘉年華會,即使百般不願意,但為了不讓孩子失望,就盡情與孩子一同狂歡。父母有時必須妥協,配合孩子參與他們的活動,不僅能瞭解孩子的世界,也讓孩子感到被接受與認同。
傳送簡訊輔助親子溝通
據Pew網路與美國生活計劃(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研究,87%12至17歲的青少年使用網路,1900萬青少年透過簡訊進行社交活動。父母為了鞏固親子關係,幫助孩子遠離網路風險,開始加入社交網站,學習使用電腦或手機傳送簡訊。
克爾頓研究社(Kelton Research)調查顯示,68%的父母藉由簡訊與孩子連繫感情;56%的青少年自從與父母互傳簡訊後,親子間交談的次數增加;53%的青少年與51%的父母認為,傳遞簡訊改善他們的親子關係。
父母除了瞭解科技資訊,還必須監督孩子們使用的情況,如限制他們每晚上網的時間,定期檢查他們上哪些網站、看些什麼,瞭解他們上網交友的情形、傳送簡訊的對象。若有必要,可利用網路瀏覽器封鎖網頁的功能,監控孩子使用網路。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