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宜蘭縣27日電)接連兩個颱風,台7甲線多處坍方,陸上警報還沒解除,泰雅族砍菜工亞衛.夏和其他工人已經工作了5個小時,把這天要運下山的高麗菜採收完畢,「跋山涉水」把菜車送出去。弄得全身泥濘、疲憊不堪不說,稍有閃失,就可能掉下懸崖。
對亞衛.夏來說,這樣的場景幾乎可以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 7月29日上午11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中度颱風鳳凰的陸上警報。這是繼卡玫基之後,7月襲台的第二個颱風。
這個時候,亞衛已經在省道台 7甲線(中橫公路宜蘭-梨山支線)指標57公里,台中縣和平鄉的苗圃工作了5個小時,砍完這一天要出貨的兩車高麗菜,正與一同工作的砍菜工人開心地喝著啤酒,享用地主準備的簡單午餐。飯後,大夥兒又得「跋山涉水」回家。
台7甲線指標26公里處的宜蘭縣大同鄉南山村路段,也出現約100公尺的坍方。這處因前年10月強颱柯羅莎造成的邊坡路基缺口,一個多月前才剛完成修復。
由於往武陵方向的路段也不通,南山這個宜蘭縣最南端的深山部落頓時成為孤島,加上簡易自來水管線也被颱風吹斷,全村陷入無水、無電、斷話、交通中斷的孤立無援窘境。在道路搶通前的一週期間內,需由空勤總隊空投白米、泡麵、罐頭等物資,村民才不致斷炊。
颱風過後,台 7甲線自台中、宜蘭縣界的思源埡口,往下至南山間有 6處大坍方,往上至苗圃則有 2處坍方,四輪車根本過不了。
預期風災後菜價會飆漲,菜販在颱風前就要求砍菜工頭,颱風後必須立即且密集出菜。
為了把菜從道路中斷的山區運出去,亞衛等 9個砍菜工人分騎 5部打檔車,遇到小山崩就下來推車,遇到大山崩甚至得抬車通過。南山到苗圃原本 1個多小時的路程,走走停停,得花 2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為了準時出菜,大夥清晨 5時就得從家裡動身。
全身泥濘不說,「有些路段的路基根本沒有了,稍有閃失就會掉進懸崖裡!」亞衛說。
道路搶通前的整整一週,亞衛和其他砍菜工都是這麼「跋山涉水」到苗圃砍菜,讓菜車從中橫支線接中橫,再走省道台14甲線,將高麗菜送往中南部。
這麼辛苦工作,不只因為工頭是自己的舅舅,更是為了生活。
民國70年次的亞衛是泰雅族原住民,退伍後,他原本跟多數同齡族人一樣在都市討生活。「那幾年,每次打電話回家,媽媽(亞衛的養母)都是喝醉酒接電話。我心想,媽媽大概希望我回家吧!如果我回家,她也許會戒酒。」他回憶著。
前年秋天,養母因腦出血引發癲癇而住院,繼父則在工作時摔斷腿。身為家中的長子,亞衛在唯一的妹妹出嫁後,本就放心不下家中情況,兩老相繼住院後,他毅然辭掉工作,到醫院當起看護。在養母、繼父因傷失去工作能力後,家計重擔也自然落到他的身上。
南山是全台最著名高冷蔬菜生產專區之一,高麗菜、大白菜是當地特產,更是村民重要經濟來源。既然決定留在山上,亞衛只能從當地有限的經濟活動中,選擇經濟收益最高,但也最勞累的砍菜工人為業。
「砍菜」是當地高冷蔬菜農業經濟的專門術語。高麗菜、大白菜成熟時,由工人以砍刀採收、裝滿籮筐,再疊上菜車供應各地市場。
亞衛說,在南山,具勞動能力的族人逾 9成仰賴高冷蔬菜農業經濟過活。其中,體力好、耐得住辛勞的男人,大都跟著固定的工頭當砍菜工人,成為菜販或地主的「包工」,收入是承接整地、施肥、下苗等「天工」(以日計酬)的好幾倍。
在都市裡沒幹過粗活的亞衛,從去年4月、第一期高麗菜產期開始學砍菜。一開始,體力的勞累、天氣變化,以及為配合早市時間,必須凌晨起床上工的作息,最令他感到痛苦。
「你別看空籮筐好像輕輕的,當45個籮筐相疊成長長一串,再加上籮筐蓋,重量高達5、60公斤。山上又經常下雨,竹製籮筐吸了水,還會更重!」他說。
砍菜時必須長時間彎腰,不斷重複割、砍高麗菜莖的動作,最後再將砍下的高麗菜依序擺入先前領取的空籮筐中。
亞衛說,「一個裝滿高麗菜的籮筐重達50到55台斤,扁擔一邊掛一籮筐,再挑到菜車上給人疊菜,這才算完成兩件。有時菜車停得很遠,110台斤的兩籮筐菜得挑很長的距離,那可痛苦了!這行飯絕不是每個人吃得了的。」
還好,對亞衛而言,山上的這項全新工作適應期並不長,熬過第一個月後,他就完全適應。現在,偶爾沒砍菜在家時,他反而覺得挺不習慣。
因為用扁擔挑重物是工作常態,雖然只做了一年砍菜工人,他的右肩已經長出一塊厚厚的「肉墊」,身材也從原來的「瘦高」變「粗勇」,體重由先前的67公斤增為74公斤。當然,長期在烈日下工作造就的黑亮膚色,更是不在話下。
早上砍完菜,下午回到家後,一項截然不同的任務,又在等著他。
亞衛的妹妹前年底生產後,因為擔心從事送貨工作的妹夫無力照料,產後第三天,亞衛就把妹妹接回山上坐月子,外甥女小雨、小外甥阿聖當然也一起帶上山。
從那時開始,他就多了一項「奶爸」任務,為阿聖泡奶、換尿布、洗澡、哄嬰兒睡覺,這位年輕舅舅都一手包辦。
「泡奶的話,一湯匙奶粉大概加40cc溫水,看要讓他喝120cc或80cc,再依比例沖泡就可以了。尿布也要定時檢查、更換。照顧baby最辛苦的是他們會鬧脾氣,脾氣來時,半夜都得起床哄他,其他的倒還好。」談起「奶爸經」,還沒當爸爸的亞衛說得頭頭是道。
他回憶小時候,每到農忙時節,常得幫姑姑、舅舅照顧表弟妹,對於如何照顧嬰兒,早就習得「一技之長」。「我們山上老人家都說,小baby會熟悉揹他的人的味道,當他們認得味道,就會產生完全的信賴感,也會配合你的作息。」
阿聖從出生後第三天到滿三個月第一次下山的這段期間,亞衛幾乎寸步不離地照顧,連睡覺也在一起。即使碰上高麗菜產期,他一樣過著晚上哄嬰兒入眠、半夜起身泡奶、凌晨起床上工、下午為baby洗澡、傍晚準備晚餐的緊湊生活,絲毫不以為苦。
亞衛說,這陣子從電視新聞看到許多人突然失業的報導,相形之下,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也覺得山上的人非常幸福。
在山上,「人家都會到家裡來找你去工作,只要不怕辛苦,一天賺個2、3000元不是問題。高麗菜大出(指產量大)、菜價好的時候,一天工作10幾個小時,甚至可賺到6、7000塊!」他笑著說。
不過,大環境不景氣,還是可能對山區農業經濟造成衝擊。
「景氣差的話,大家可能選擇吃比較便宜的南部菜或大陸菜;菜價低的話,當然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不過,擔心歸擔心,只能期望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於山上的農業經濟後勢,亞衛難掩憂心。
亞衛說自己會繼續在山上工作、生活。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賺錢買車、翻修老家,然後才會準備結婚。信奉基督教的他說:「不知道能不能一一做到,但是我向上帝祈禱,希望能夠逐步完成。」980627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www.cna.com.tw/TW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