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介紹 貓抓病
認識疾病
(一) 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貓抓病是一種亞急性,通常為自癒性的的細菌性疾病,病徵包括倦怠、肉芽腫性淋巴腺炎及發燒。患者常因先前遭受貓抓、舔或咬傷,造成紅色丘疹病灶,通常於二週內侵患淋巴結節,可能造成膿庖,約有50~90%的個案於抓傷部位出現丘疹。部份個案可能發生侵患眼睛後的症候群(Parinaud oculoglandular syndrome)及神經併發症如腦部病變及眼神經炎。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特別是HIV感染者,已證實可發生菌血症、紫斑狀肝及血管瘤症等症狀。貓抓病與一些造成局部性淋巴腺病變的疾病,例如:兔熱病、布魯氏病、結核病、鼠疫或巴斯德氏症在臨床上容易混淆。
(二)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
(三)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1、世界性分佈,但較為罕見。美國每年貓抓病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四。
2、臺灣病例概況:臺灣於2007年通報179例,確定病例7例,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0.03。
(1)性別:無差異。
(2)年齡:常見於小孩及年輕人。
(3)月份:常見於夏末及秋冬。
(4)地區:無差異。
(四) 傳染窩(Reservoir)
家貓是B. henselae的主要媒介及傳染窩,沒有證據顯示B. henselae會在貓造成疾病,甚至在慢性菌血症期也無症狀發生。
(五)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大部份的患者(超過90%)有被貓(看起來健康的貓,通常為幼貓)舔、咬或抓傷的記錄。雖然B. henselae很容易藉由貓蚤在貓群間傳播,但至1999年尚未發現貓蚤直接將B. henselae傳給人。
(六) 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通報定義:符合下列三項通報條件之一者
1、有相關動物接觸史,且符合下列典型臨床症狀之一部分或全部者:
(1)淋巴結腫脹(特別是在頭、頸、上肢的淋巴結)、發燒、頭痛、疲勞、沒有食慾等;
(2)抓傷部位出現丘疹;
(3)有神經併發症及巴里諾氏眼淋巴結症候群( Parinaud’s oculoglandular syndrome);
(4)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特別是HIV 感染者)發生菌血症、紫斑狀肝及血管瘤症等症狀。
2、前項之接觸史或暴露史未知或不明,或無典型之臨床症狀,而相關臨床檢體經實驗室檢驗,符合下列條件者:
(1)間接免疫螢光抗體法出現抗體力價上升64 倍或以上者。
3、雖未符合前二項條件,但經醫師診斷在臨床上極度懷疑者。
病例分類:
1、疑似病例:符合通報定義任一項者。
2、確定病例:疑似病例經實驗室檢驗確定者。
預防保健
(一)預防方法
1、限制寵物貓接觸病原,維持乾淨飼養環境,如限制外出等。
2、減少接觸貓,防止被貓抓或咬。如被抓咬,應迅速清創消毒,嚴重者即就醫。
3、蚤類的控制非常重要。
(二)病人、接觸者及週遭環境之處理
1、病例通報:向當地衛生局報告。
2、隔離:無。
3、消毒:化膿病灶排除與消毒。
4、檢疫:無。
5、接觸者處理:無。
6、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無。
治療照護
貓抓病通常不嚴重,多數免疫功能正常之病例在2至3月內,不給藥物也能恢復。然而所有免疫缺陷之患者,都應接受1至3個月的治療。HIV患者所觀察到之全身性感染,大部份常用之抗生素,如rifampin、erythromycin及deoxycycline等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