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比做事重要」這只道出「做人」的重要性,「做事七十分、做人九十分」,更能貼切告訴上班族職場成功的標準。
記得在學生時代,總是會邀請畢業的學長姐們回學校演講,若問進入職場有什麼較深的體會,學長姐們總是會語重心長地回答:「做人比做事重要。」
自己進入職場後也發現的確如此,職場上的任何工作,其實困難度都不高,再怎麼專業的東西,只要肯花時間及精神,假以時日都能上手,但是,工作做得好不代表可以贏得別人的掌聲,這中間有個很重要的「眉角」(台語,意旨關鍵因素或技巧),就是會不會「做人」。
在學校,如何評斷一位學生的好壞,主要就是看他的成績,成績高低和一個學生聰不聰明、認不認真,有絕對的關係,但是,與他會不會「做人」,一點關係也沒有(與同學關係好,考試有人罩,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
進了職場,多數人的思維也是遵循學校的成功法則,那就是好好認真地「做事」,就應該能升官發財,往往忽略了「做人」的重要性。
分寸之間的拿捏
學生時代我們所受的是科學教育,而科學教育的特色就是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教育為了求公平起見,所出的考題(是非題、選擇題、填充題或問答題),幾乎都有標準答案,只要你認真讀書,考題都答對了,老師不能因為不喜歡你或同學討厭你,而故意給你低分。
但是,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多半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一件工作做得好不好,沒有標準答案;一場簡報講得精不精彩,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也許有人會說,數字會說話,業績好壞總有標準了吧!原則上是,但老闆也可以說你不夠盡力,應該可以做得更好,這就是職場生存的微妙之處。
舉例而言,明明大家都認為A員工的表現比B員工好,但老闆的看法卻剛好相反?或是A同仁工作明明比B同仁認真,薪資卻比較低?這種不公平的事,在職場中隨處可見。
為什麼「做事」是七十分,「做人」是九十分呢?雖然「做事」沒有比「做人」重要,但也並非完全不重要,因為單單想靠「做人」就縱橫職場,很快就會出事,因此,「做事」要做到比及格標準再高一個等級,差不多是七十分。
然而「做人」比做事重要,所以分數要比「做事」再高,但很少人可以達到面面俱到的一百分,因此,「做人」的目標分數就訂在九十分。
在職場上,時時想著「做事七十分、做人九十分」的工作準則,可以幫助你妥善分配時間,也可以帶來較好的收穫。@
摘 自 《殺戮職場66招》 商周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