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干預市場
【大紀元6月2日訊】2007年初開始浮現的次貸危機(1)導致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進而造成了多數國家的經濟衰退。
看到總裁和董事長們成千萬上億的工資加獎金,人們很容易把這場經濟危機歸罪於華爾街和銀行(在本文範圍內也包括房貸企業)的貪婪。也有文章用一兩句試問那些明知沒有還貸能力卻簽字買房者有無責任。那麼美國政府在這其中作了什麼呢?
政府立法干預銀行營運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CRA)
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由卡特總統簽署了「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CRA)(2)。該法是由一些社區組織和活動家(community groups and activists)積極推動而成的,目的是敦促銀行給低收入者(多為少數族裔)貸款購房, 消除這方面的「種族歧視」。一些銀行在貧困社區開設分行,吸收存款,支付利息,是鼓勵貧困家庭儲蓄積累逐步脫貧的好事。對於有能力還貸者,銀行通過貸款賺取豐厚的利息,本是銀行存在的根本目的,何樂而不為呢?不可否認,有極個別人寧願不要花花綠綠的鈔票也不願貸款給少數族裔,可這並不妨礙其他人提供這樣的金融服務。在自由競爭的社會,他就是放棄了商機。有還貸能力者他不貸,他願意貸給還款能力較差的人麼?他不想盈利,反而去冒較大的風險,他的企業會存在多久呢?如果他是上市公司,誰要買利潤少風險大的股票呢?
可是這些社區組織認為銀行在貧困社區吸收的存款應該投資在貧困社區。為推動此法的貫徹執行,社區組織編集了各家銀行的CRA記錄(分數)。銀行要開設分行,並購或出售時,管理機構在審批時會參考該行的CRA分數。如果銀行不願意冒較大的風險給還貸能力差的人貸款,又不願意受管理機構的刁難,就只有關閉在這些社區的分行,因為CRA分數不好還不如沒有。
「家庭房貸披露法」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HMDA)最初在1975年(福特在任)通過施行。到了1989年(布什41在任)該法增加了一項修正案,要求銀行記錄房貸申請人的種族和性別(3)。是不是政府不相信銀行家貪婪到了「色盲」(color blind)的程度,而準備收集「種族歧視」的證據?
「棒子加胡蘿蔔」Sticks and Carrots
1992年,在波士頓的聯邦儲備銀行發表了一篇論文「HMDA數據解讀」討論稿(working paper,96年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發表)(4),指控房貸機構有「種族歧視」,因為少數族裔的房貸申請數量少,且被拒絕的比例高。據此,波士頓聯儲出版了「平等借貸指南」(5)。該指南寫明「貸款方使用任意或過時的標準使都市或低收入的少數族裔申請人不夠格」就是「種族歧視」的表現。哪些是波士頓聯儲認為「任意或過時的標準」呢?債務與收入的比例(obligation ratio),首付款(downpayment),信用記錄(credit history),工作歷史(employment history,長短,穩定與否),收入來源(加班,第二份工,季節性的都算數,可是經濟下滑時這些會首先被砍。甚至社會救濟金和失業救濟金這些短期收入也入列)。這些完全是判斷借款人還貸能力的經濟標準,絲毫沒有種族的色彩。取消或忽視這些準則,一定會造成拖欠(defaults)的飄升。
德克薩斯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Day和經濟學教授Liebowitz 1998在《經濟研究》(Economic Inquiry)發表的論文指出波士頓聯儲疏忽草率(例如在考察的數據中有44份房貸申請被拒絕後卻又成為批准的房貸在二級市場售出),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在剔除明顯自相矛盾的數據後,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房貸不存在「種族歧視」。並告誡說「靈活的貸款標準」將導致呆賬、死帳(bad loans)(6)。金融風暴發生後,Liebowitz 教授2008年6月為此在國會作證(7)。
德克薩斯大學另一位教授Robert H. Wilson也有一篇文章論述在德州房貸中對非裔和拉美裔的「種族歧視」(8)。然而在他的數據表格中,亞裔家庭在德州僅佔1.4%(更是少數族裔),但是房貸申請卻佔了總數的2.9%,批准的申請占總數的3.1%,而得到的貸款占總額的3.4%。如果按種族比例分配(affirmative action),亞裔的房貸數量要砍掉一多半才平等。這位教授對亞裔的數據隻字未提。
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多樣性數據項目」(DiversityData Project)(9)彙集了美國大都市地區(少數族裔聚居)的各種統計數據。感謝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坐在家裡就可以輕鬆地查閱。以底特律為例,2000年亞裔及太平洋島民的房貸申請拒絕率是10.4%,還不到白人的一半(21.5%),而批准率是89.6%,遠超過白人的78.5%。作為華裔,我知道我們家是量入為出的。
銀行家已經「貪婪」到了「色盲」的程度,但是「種族歧視」的帽子卻被挑在空中,隨時可能扣在頭上。
1968年,房利美(Fannie Mae)從聯邦政府機構分出成為盈利公司,即「政府扶持的企業」(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GSE)。為防止壟斷及保證市場健康,國會在1970年又組建了又另一家GSE房地美(Freddie Mac)與房利美競爭。「兩房」不直接貸款給買房者,而是在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購買銀行做的房貸,使銀行繼續有資金來源,可以做更多的房貸。「兩房」則將這些房貸打包,證券化,再出售給投資者。
1992年國會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增加他們購買中低收入借款人的房貸的比例(10)。一邊是法律和道義(消除「種族歧視」)的壓力,另一邊是高風險貸款脫手的誘惑,銀行開始降低房貸標準,「次級貸款」應運而生。
到了1998年國會對「兩房」已有明確的指標,即42%的資金要用於購買中低收入者的房貸,「兩房」也已超額完成任務(44%)。而住房及城市發展部(HUD)在1999年7月又將指標提高,要求在2001年達到50%(10,11)。經過多年的積累,風險明顯在增加。紐約時報1999年9月告誡說房利美在冒相當大的風險,一旦經濟下滑,這家政府資助的企業可能遭遇麻煩而迫使政府出面挽救(11)。
克林頓政府的住房部長希斯內羅絲(Cisneros)在任期間,住房部為首次購房者的數十億元貸款提供了保險(因為沒有首付款或首付款低於20%)(12)。使用行政手段消除首付款這一買房的障礙,表面上是幫助中低收入者,實際上是讓納稅人承擔風險。美國政府擔保的房貸,由准政府公司證券化出售,就如同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是最可靠的投資,全世界的投資者趨之若騖。
似乎這些壓力和誘惑還不夠,HUD頻頻以「公平住房」(fair housing)為由起訴銀行。1998年接任的住房部長庫牟(Cuomo)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HUD與AccuBanc和解一起「公平住房」案。條件是AccuBanc在三年內為中低收入者提供21億美元的房貸(13)。庫牟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直言不諱:「是的,如果不是按種族比例分配,他們不夠房貸條件。…是的,銀行為這些房貸會承擔較大的風險,我可以肯定拖欠的比例會較高。」(14)多蠻橫。銀行批准貸款與否,不能單憑經濟標準,還要「按種族比例分配」。這「種族色彩」不是政府強加於銀行的嗎?
布什政府的初期也大力推動低收入者購房。2002年6月,布什總統在亞特蘭大的聖保羅非洲衛理公會聖公會教堂宣佈一項促進少數族裔購房的行動計劃,他說「到2010年,我們必須至少使少數族裔購房增加550萬。」他的第一條措施是向國會提議用納稅人的錢為低收入者的首付貸款。他表示要用聯邦,州及當地政府的強大力量(mighty muscle)去實現這一目標。(15)10月在主持少數族裔購房會議時又指出全美國購買自己住房的家庭達到了三分之二,但在非裔和拉美裔中卻不到一半。(16)
美聯儲從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將短期利率從6.5%大幅削減到1%。洛杉磯時報2005年5月21日報導有些經濟學家們認為格林斯潘對房市過熱有部分責任(17)。金融風暴發生後,有人認為是銀行用初始利率較低的變化利率貸款(ARM)作誘餌,到了利率上升時使購房者不堪重負。但ARM卻是美聯儲主席大力推動的。2004年在信用社全國協會政府事務會議上,格林斯潘講話時說「如果用變化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貸款,許多房主會省下數萬元。… 在其它國家固定利率房貸被視為過分昂貴」。(18)其責備之意不言而喻。
利率的降低使得很多人可以負擔月供,也就可以買房了。而且存款放在銀行趕不上通漲實際是虧。要買的人多了,就把房價竟標(bid)上去了。看到房價大幅上漲,投機的人也來了。他們不是要擁有自己的住房,也不是要投資,而是要短期轉手賺一筆。他們要「無首付,只付利息」的房貸。
買房子對銀行和房主都是投資,而投資總有風險,因此銀行要房主也投入20%的資金(down payment)。當房主自身有利益在其中(skin in the game)時,他會仔細照料房產,賣房子的時候也會盡力賣個好價錢,從而拿回自己的投入和收益。但是如果房主沒有淨資產(equity),一旦房市泡沫破碎,房價跌破貸款額,沒人願意為只值七萬元的房子付銀行十萬元,而會選擇一走了之,將虧損拋給銀行。銀行本不應該作此類貸款,只是因為有國會欽定的收購中低收入者房貸的指標,「兩房」推動銀行使用「靈活的」(flexible)(7)和「創新的」(creative)(12)貸款標準,並收購房貸、承擔風險(胡蘿蔔),他們才無所顧忌。
金融風暴肆虐的時候,人們說美式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資本主義失敗了。真的嗎?廢除威脅和利誘吧,讓銀行為自己的商務和生存負責!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都在講「經濟工作按經濟規律辦事」(19),而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的房貸卻受政府干預,不能只看還貸能力,還要按種族分配。
國會民主黨人阻撓對房貸業監管事務的整頓
紐約時報2003年9月11日的報導說,布什政府提出了自1993的儲蓄和貸款危機(savings and loan crisis)以來最重要的對房貸業監管事務的整頓計劃,但是遭到國會民主黨人的反對。他們擔心對貸款企業加強監管會使給低收入者的貸款大幅減少。當時的金融服務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甫蘭克(Barney Frank)說「房利美和房地美不存在任何金融危機」。(20)
2003年9月25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甫蘭克說,「我不要像對待普通銀行那樣對待兩房。… 我們有社區再投資法。… 我不要像財政部金融局、儲蓄管理局那樣地注重安全妥當。對於補貼住房,我要再多賭一會(roll the dice a little bit more)」(21)。還有比這更赤裸的嗎?他把金融市場當成賭場了。不論是金融風暴還是油價飛漲,議員們都可以神氣十足地把私營公司的總裁或對沖基金經理傳訊來國會,居高臨下地指責一番,表現他們對人民生活如何關心。有誰可以把他們放在證人席上,問一問他們對危機的形成起了什麼作用?
2004年4月21日,甫蘭克在房貸銀行協會的演講時指控布什政府誇大「兩房」破產的危險(22)。
面對國會民主黨人的阻撓,布什政府寄希望於公眾輿論來推動對房貸的整頓。政府官員在多家媒體撰文闡述「兩房」潛在的危險,如《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3)。2004年2月24日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就「兩房」的監管舉行聽證會的同一天,《金融時報》發表了曼昆(Mankiw,布什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文章,指出「兩房」多年累積的風險。「政府扶持的企業」享有免除州所得稅的特權,也毋須向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或報告公司財務狀況。這兩家公司各有十八位董事,其中五位由總統任命。這些都使投資者產生一個極為可怕的錯覺,即「兩房」的債務有美國政府擔保,而對風險視而不見。布什政府提出的整頓措施之一即是總統不再任命「兩房」董事(24),逐步使「兩房」按自由市場機制運作。
關於那一次監管整頓的鬥爭,「房利美的衰落」一文有詳細報道:「房利美是全美最有政治勢力的公司,在國會裡有唯令是從的死黨。誰都知道,國會從不對房利美嚴加管束,一有批評它的聲音,國會反而急忙出面擺平。」…「到了2004年春末已經非常明顯,房利美和白宮打成了平手。新提案沒獲通過,自然也不會出現新的監管機構。」(23)
裡根政府出於意識形態(小政府,自由市場經濟)反對政府扶持企業,「極力想把房利美私有化,但最終被房利美阻止。」(23)
信用違約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s, CDS)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華爾街製造的「魔鬼」呢,還是中性無辜的金融工具?
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李小加在2008年末的《財經》年會專題討論時說「金融和創新資產證券化是一個巨大輸送系統,本來可以把好的資源迅速輸到全身最需要的地方。由於這麼一個渠道,毒素(次貸)也很快遍佈全身。」(25)「魔鬼」也好,中性工具也好,這兩家准政府企業卻是華爾街使用衍生工具最多的兩家公司(23)。
貪婪
聖經告訴我們人都有罪,貪婪是其一(羅3:23,1:29)。自由的經濟體制可以約束人的貪婪,因為銀行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然要考慮投資的風險,而多家競爭使銀行不得不以較低的利率和較好的服務贏得顧客。然而因為「兩房」著重購買「次貸」,「銀行不必擔心客戶拖欠貸款」(23)。也就是說房貸盈利的來源從借方支付的利息轉變為簽訂房貸合同的手續費。那麼銀行何苦要苛求借方的貸款條件而自找那承受不了的道義之重呢?審查的越松,賺取的越多。不審查,最大限度地賺取。由此造成了自報收入的謊言貸款(stated income liar loans)。政府干預市場的政策使貪婪之心無所顧忌。
「國會的特許給房利美和房地美帶來了巨大優勢,連今日的花旗(Citigroup)、富國(Wells Fargo)這樣的金融巨頭也望塵莫及。比如,財政部可以購買兩家公司各22.5億美元的債券(通常管這筆錢叫做兩家的信用額度)。房利美和房地美不用向州、地方政府納稅,對其資本的要求也遠較銀行寬鬆。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們的資本成本僅稍高於長期國債,比信譽最好的公司還要低。可是,這最後一個優勢並不來自法令的規定,而是因為市場認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債券比評級為AAA的公司的債券還要安全。為什麼?原因在於它們有國會的特許,市場認為美國政府決不會讓它們失去償債能力(23)。」同樣,由於政府為「兩房」撐腰,投資者在購買這樣的債券時也忽視了風險。
那麼政府是從那裡出資挽救「兩房」及其它金融機構呢?過去是啟動印刷機,在綠色環保的今天,樹可以免砍了。伯南克(Bernanke)只要說一句話,他的助手在鍵盤上敲幾下,萬億美元就憑空生在央行的賬上(26)。真是像神一樣,說有就有,命立則立。
但這不是從稀薄的空氣中拽出石油,或創造任何物質財富。通貨膨脹的經典定義,就是貨幣和信貸供給的增加。在紙幣出現以前,政府是通過減少硬幣中貴重金屬的含量製造通貨膨脹的。先知以賽亞斥責以色列人說「你的銀子、變為渣滓、你的酒、用水攙對(賽1:22,Your silver has become dross, your choice wine is diluted with water. NIV)」。美聯儲宣佈造新錢的當天,金價上漲$26.6/盎司,達$942/盎司,對歐元和日元匯率也大幅下挫(27)。政府靠印鈔票「救市」是獎勵按政府要求而不按經濟規律運作的企業和個人。盈利是銀行和准政府企業「兩房」的,虧損是全體納稅人的。這對於勤勞節儉的人是不公平的,而助長貪婪危害更甚。
這裡還要補充一句,所謂「救市」是一個誤稱(misnomer)。因為市場機制沒有失敗,印鈔「救市」其實是用納稅人的錢掩蓋政府的過失。
政府的「棒子和胡蘿蔔」在一段時間裡提高了少數族裔的住房擁有率,但那是建在沙灘上的房子。政府不斷增加壓力,房貸風險越積越多。金融風暴引發經濟危機,失去工作的人房子被銀行收回,幾年的月供付諸東流。這樣的政府「幫助」還是不要為好。
資料 REFERENCES
(1)
《財富》雜誌 FORTUNE Magazine
The risk in subprime, 3/1/2007
During the boom, lenders gave homeowners loans they couldn’t afford. Now they’re feeling the consequences.
(2)
維基百科 Wikipedia.org
社區再投資法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3)
聖路易(Saint Louis)聯邦儲備銀行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Pricing Data from the 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
(4)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
Mortgage Lending in Boston: Interpreting HMDA Data(1992)
波士頓的房貸:解讀「家庭住房貸款披露法」數據
(5)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
Closing The Gap – A Guide To Equal Opportunity Lending
縮小差距-平等借貸指南
(6)
《經濟研究》Economic Inquiry 德克薩斯大學
給少數族裔的房貸:偏見在哪?
Mortgage Lending to Minorities: Where’s The Bias? 1998
(7)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6/12/2008
德克薩思大學經濟學教授Liebowitz的證詞
(8)
德克薩斯低收入住房信息服務站
Racial/Ethnic Disparities in Home Mortgage Lending in Texas
德克薩斯房貸中的種族不平等
(9)
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多樣性數據項目」
DiversityData Project,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ome loan denial rate by Race/Ethnicity
(10)
洛杉磯時報, LA Times, 5/31/1999
克林頓時期少數族裔擁有住房率激增,但仍落後於白人
Minorities』 Home Ownership Booms Under Clinton but Still Lags Whites』
(11)
紐約時報, NY Times, 9/30/1999
房利美放鬆房貸條件
Fannie Mae Eases Credit To Aid Mortgage Lending
(12)
紐約時報, NY Times, 10/18/2008
建造有缺陷的美國夢 Building Flawed American Dreams
(13)
美國聯邦政府住房部新聞發佈會, 4/3/1998
創紀錄的21億美元房貸歧視和解
RECORD $2.1 BILLION LENDING DISCRIMINATION SETTLEMENT
(14)
YouTube 錄像
住房部長庫牟(Cuomo)在新聞發佈會答記者問
(15)
布什宣佈促進少數族裔購房的行動計劃,2002年6月17日
(16)
布什主持少數族裔購房會議,2002年10月15日
(17)
洛杉磯時報, 5/21/2005
Greenspan Sees Bubbles in Housing
(18)
格林斯潘在信用社全國協會政府事務會議的講話,2004年2月23日
(19)
中國社會科學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按經濟規律辦事
(20)
紐約時報, NY Times, 9/11/2003
New Agency Proposed to Oversee Freddie Mac and Fannie Mae
(21)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紀錄, 9/25/2003
(22)
American Banker, April 21, 2004
Frank: GSE Failure a Phony Issue 文字存檔
(23)
《財富》雜誌 FORTUNE Magazine
The Fall of Fannie Mae, 1/24/2005
《財富》中文版:房利美的衰落
(24)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2/24/2004
Keeping Fannie And Freddie’s House In Order
曼昆 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25)
《財經》年會專題討論-金融衍生品
(26)
PBS: Where Does the Money Come From? 3/17/2009
「bits of code on a computer」
(27)
紐約時報, NY Times, 3/18/2009
Fed Plans to Inject Another $1 Trillion to Aid the Economy
--原載:《中國經濟學人》,2009-05-26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