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16日電)立法院本會期今天告終,眾所矚目的集會遊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能完成修法,須等下會期處理,屆時將有縣市長選舉及第四次江陳會等變數,集遊法修正案預料仍是朝野攻防重點。
總統馬英九多次點名,希望集遊法修正案於本會期結束前通過,但另一方面,在野的民主進步黨團在議會中屬少數,能發揮空間不多,只能在街頭另闢戰場,集遊法修正草案成為民進黨抗爭標的。
集遊法自1988年制訂以來,社會上已有多次呼籲修法聲浪。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於2006年率領紅衫軍發動「天下圍攻」活動,被以涉嫌違反集遊法起訴,當時在野的國民黨及泛藍陣營即大聲疾呼要民進黨政府修法。
去年11月,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發生街頭流血衝突,出現學生「野草莓」運動,一時形成輿論壓力,馬總統也指示行政院盡快提案修法。
法案送到立法院後,民進黨團雖是少數,但態度強硬,且有民間社團聲援,致使行政院版集遊法修正案滯留院會,主要爭議原因即在於朝野針對禁制區劃分、報備制、地方主管機關(警察)權力、管制線及罰則等爭議點無法達成共識。
行政院版的修正草案規定,集會遊行由申請許可制改報備制,民進黨則強烈要求採自願報備制,指草案中的報備制是實質上的審查許可制。
此外,民進黨也質疑修正草案擴張警察權力,例如違反交通安全就可命令解散,且若有兩個以上集會遊行競合或相鄰,警方可變更路線、場所或時間,未來民眾要在經常成為集會遊行競合場所的自由廣場及凱達格蘭大道上集會,將受限制。
民進黨團不惜癱瘓議事、於517(5月17日)遊行後接續發動518凱達格蘭大道靜坐,表達抗議,並多次表示「誓死反對集遊鎮壓法」,在立法院長王金平協調下,朝野多次協商,始終未達共識。
國民黨團為向議會少數表示誠意、加速修法腳步,6月初調整部分條文,雖維持報備制,但規定遊行前72小時報備即可,也針對安全距離劃定做出具體規範,取消罰鍰下限金額及得連續處罰等規定。
但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表示,須取得民間團體共識,甚至主張廢除集遊法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法案審查進度停擺,且今天院會因民進黨團佔據主席台阻擋攸關兩岸避免雙重課稅法案,使議事空轉,集遊法修正案已確定須待下會期處理。
然而,下會期期間,第四次江陳(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及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會將再次在台灣舉行,縣市長選舉也將於年底登場,集會、遊行場合無可避免,是否出現民眾街頭衝撞、朝野攻防加劇等變數影響修法,都是未來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