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外國人看中國教育的局限
【大紀元6月13日訊】《洛杉磯時報》五月五日發表前南加州大學MBA講師波洛克(Randy Pollock)的評論文章〈中國自我設限〉(China’s boxed itself in),文中陳述作者對中國教育的看法。作者認為,中國教育不強調批判性和創造性思考技巧,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依賴記憶和抄襲應付學業,此種教育制度已經危及中國的未來發展。
中國教育缺乏思考創新
中國教育強調數學和科學,這當然能迎合經濟成長,但是,中國教育缺乏創造性思維,這可能剝奪其創新能力。只有科技知識加上精煉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考技巧,才能幫助取得創新優勢。中國教育制度向來不強調教授這些技巧,可能會損害未來在發展創新經濟上的努力。
中國教育不強調批判性和創造性思考技巧,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依賴記憶和抄襲應付學業。圖為二零零八年六月七日,合肥市一家考試點,高三學生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一入學考試。(AFP)
中國學生缺乏創新
波洛克的中國學生並非剛從大學畢業,他們是國營企業和跨國公司的中階主管、財務分析師和行銷人員。他們大都是聰明、貌美的男男女女,不乏天份或意見,但是,他們已被很少強調批判性思考和創新的教育制度塑造成型。
中國教育強調數學和科學,但是缺乏創造性思維,這可能剝奪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圖為二零零八年三月七日合肥市一家小學校,學生們正在上課。(AFP)
這些學生經常從網站和《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抄襲文章,他們經常認為抄襲是發明和創新的優越商業策略。在整個學期中,他們一直想知道,他們須要背哪些東西來應付期中考和期末考。
波洛克接受西方教育的同事,包括西方人和中國人,對此現象都有同感。並非西方的大學生不需要接受批判性思考的訓練,而是他們不會如此盲目地固執於這種看起來相當侷限的方式。
儘管中國興建了很多公路、水壩、橋樑和機場,但是人們心中鮮有行銷和管理的觀念,中國品牌要贏得世人的認同,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日,上海交通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參加畢業典禮。(Getty Images)
高薪延攬海外人才有用嗎﹖
有鑒於此問題,中共當局與美國的南加州大學(USC)、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耶魯大學(Yale)、麻省理工學院(MIT)及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並於近期提出「千人計畫」,欲以重金引進海外人才赴大陸推動科技創新。
提出這項計畫的官員和教授,試圖解決中國教育的缺陷,然而,他們本身卻是這種教育制度下的產物。人們擔心,中國的研究環境因為不鼓勵獨立思考和開放,可能使高薪蒙上陰影。一位馬里蘭大學教授表示:「金錢在現實面是重要的,但決定因素是我們能否像在美國一樣有很高的產出。」
對於中國而言,若想最終成為創新強國,進而成為經濟強國,不僅需要與西方頂級學府建立合作關係,或延攬人才推動創新,還要為年輕人建立知性豐富的學習環境,並善用街頭小企業家有的創造活力,將其引入課堂。
波洛克最後說,中國不需要重金聘請的科學家,他們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文科教授。
科研成就反映中國教育問題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五月十日發表讀者來信,一位在中國教英文的外國人以諾貝爾獎為例陳述中國教育的缺陷,與波洛克在《洛杉磯時報》發表的文章產生共鳴。
這位讀者十分認同「中國教育制度差,必須重新塑造,中國才有前途」這樣的觀點。他表示,中國(包括西藏和台灣)只得過六次諾貝爾獎,而人口不到中國四分之一的美國得過三百零九次,加拿大得過十七次。
當然,諾貝爾獎只是一種指標,但它是基於創造力而頒發的。中國大學生的創造力,在中小學的十二年裏已經被教育制度破壞殆盡。這種情況不是意外。不學無術的人比稍有己見的人更容易掌權。
對於第一線研究而言,儘管在先進國家工作不是充分條件,但可能是必要條件。擁有最多創造力的人如果在落後國家待一輩子,他可能很難贏得諾貝爾獎。
當中國移民和海外華人科學家,能在北美和歐洲的實驗室裏很有成就,而就平均而言,仍是貧窮國家的中國卻能花大錢從事高科技研究,並擁有豪華設備的實驗室時,諾貝爾得獎清單的懸殊差距所顯示的問題,值得人們深思。◇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24期【西方看中國】欄目(2009.06.04~06.10)
原文連結: //mag.tvsmo.com/126/6465.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