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3日電)化療法是已知毒殺癌症腫瘤細胞最有效方式,但嚴重的副作用卻為人所詬病。中研院副研究員吳漢忠找到幾種「標的胜(月太)」,可大大降低副作用,化療療效卻提高5到10倍。
吳漢忠是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近4年來,找到10多種與癌症腫瘤細胞有親近性的「標的胜(月太)」,研究證明,將這些標的胜(月太)植進微脂體化療藥物後,準確進入癌症腫瘤的劑量將大幅提高,卻大幅降低化療藥物傷害健康組織細胞引起的副作用,這些研究成果已獲得6項國際專利,並刊登在Cancer Research(癌症研究)等6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吳漢忠表示,小紅莓(Doxorubicin)、紫杉醇(Pclitaxel)等化療藥物不具腫瘤專一性,現今仍是癌症治療主流,但因癌症腫瘤的血管密佈微小破洞、加上內部壓力大,使用這些化療藥物時,常常只有5%到10%作用到腫瘤組織,其他則作用在健康組織,治療往往是「傷敵100、自傷5000」,造成掉髮、皮膚乾裂、嘔吐等嚴重副作用。
為了改善藥物傳輸,提高藥物作用在腫瘤組織劑量,吳漢忠及其研究團隊利用嗜菌體顯現法找到10多種與特定胜(月太)。
他指出,經由小鼠實驗證明,這些胜(月太)能專一性的與一些癌症細胞作用產生標的效果,在新型的微脂體化療藥物外植進這些具標的效果的胜(月太),「就能像巡弋飛彈一樣,準確找到並進入癌症腫瘤組織內,大大增加用藥劑量,療效提高5到10倍」,小鼠的毛色、進食狀況良好,該增加的體重也有增加,顯示副作用大為降低。
吳漢忠找到的標的胜(月太)除了可以使化療藥物進入腫瘤的劑量提高,搭配螢光染色劑的話,也可讓腫瘤組織顯影,未來可用來協助診斷癌症腫瘤。
吳漢忠的研究已獲得固體癌症腫瘤顯影、非固體癌症腫瘤顯影、肝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及腫瘤血管標的胜(月太)共6項專利,其中3項專利並已與國際大藥廠簽約,即將進入臨床前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