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4日電)高雄市長陳菊訪中,雖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定位「無關兩岸政治」,但黨內已有人順勢建議應主動出擊、組團到中國,民進黨內一股調整中國政策的能量,似正醞釀蓄積。
民進黨內對於與中國政策的路線,歷經多次變化。從1998年第一次黨內中國政策大辯論,「大膽西進」與「戒急用忍」兩派在會中唇槍舌劍,到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8年裡仍屢屢在「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中擺盪。
如今民進黨在野滿1年,隨著兩岸關係的變化,黨內再次出現中國政策應與時俱進的建議聲浪。
陳菊登陸,讓相關問題檯面化,不僅藍綠立委肯定,連總統馬英九也說,民進黨應與大陸互動,讓更高層次的代表去訪問,讓大陸了解台灣另外一部分人的心聲。
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民進黨無須再用美麗島時期的舊思維看待中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不但率先登陸參加海峽論壇,更主張民進黨無論是執政或在野,都應該鼓勵黨籍縣市長以及重要領導幹部到大陸走一走。
民進黨籍立委蔡煌瑯強調民進黨應主動出擊。他說,多數民意肯定陳菊表現,「現在民氣可用」,民進黨不能迴避中國問題,應該更有自信處理中國問題,甚至組團到中國,與中國接觸表達台灣的主權。
蔡煌瑯也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如果中國問題不解決,「民眾也不會把選票寄託在民進黨身上」。
不過,綠營內部也存在另一股聲音,對於陳菊的中國行,獨派不僅在她行前就表態反對,還揚言「選舉時,將會有所動作」。
民進黨立委王幸男說,過去民進黨人不願去中國的關鍵,是不願台灣被中國矮化成一省,「不願拿台胞證」;他贊成民進黨與中國多接觸,但不會因為陳菊的中國行,就改變過去的堅持。
也有黨內人士擔心,如果未來朝野兩黨都競相去中國交流,會讓中國有玩兩手策略的空間。蔡英文就認為,「中國人很厲害,很會利用台灣內部矛盾進行分化,中國國民黨現在就處於這種困境」。
在野1年,民進黨要面對現實的選舉議題,內部的路線問題也仍待解決,該不該增加與中國的接觸,若要接觸,界限又在哪裡;如何與獨派溝通,消除疑慮,民進黨都必須一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