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內地學生對六四認知的差異
【大紀元5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杜林香港報導)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更多的香港本地學生認為中央領導層應為六四事件負最大責任,而更多在香港的內地學生認為,學生領袖和學生應該負最大責任。
*香港浸會大學《新報人》的調查結果*
六四20週年來臨前夕,香港浸會大學《新報人》對香港8所大學近800名本地和內地學生進行了訪問,發現兩地學生對六四事件有分歧。56%的香港本地學生認為,中央領導層應該為六四事件負最大責任,持相同看法的大陸內地學生只有36%;22%的內地學生認為,學生領袖及學生應該負最大責任,持相同看法的香港本地學生只占9%。
在中央政府是否應該使用武力驅散學生的問題上,70.6%的香港本地學生回答不同意或極不同意的,持同樣看法的內地學生是45%;持中立看法的香港本地學生有22.6%,內地學生是 40.7%;十分同意和同意的本地學生是6.8%, 內地學生是12.6%。
中央政府是否應該平反六四?十分同意或同意的香港本地學生是48.3%,內地學生是 36.9%;持中立態度的本地學生有 46.5%,內地學生是53.1%;不同意或者極不同意的本地學生是 5.2%,內地學生是 8%。
面對兩地學生對六四問題存在的不同看法,香港學生普遍認為,是大陸內地缺乏相關資訊造成。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六四特刊主編陳錦銘對記者說,他尋問過很多內地學生是否願意為六四特刊撰文,都被謝絕,很多人對六四事件幾乎一無所知。
*香港本地學生比來自內地的學生更關心和瞭解六四*
他說:“在香港的本地生比內地生對六四的認知是比較深的。我問了十個內地生,只有一個是從他的宿舍裡頭聽到有關六四的事情,他們根本不知道六四發生了甚麼事情。”
日前剛剛公投要求平反六四的香港大學學生會的負責內部事務的成曉宜說,她們在發動公投時,就發現內地學生對六四事件存在認知上的差異。她希望內地學生多多利用在香港的便利條件,瞭解歷史真相。
她說:“兩地差異很可能來自於資訊的流通性,在內地流通資訊跟香港可能很不一樣,兩地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大概是很不同,所以他們對事件的看法比較不太一樣。我本人作為本地學生,是理解內地學生的看法的,但是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珍惜他們來到香港這個比較自由的地方,可以珍惜有機會去找到那些有關的資料,多看一點的。”
*內地學生對政治和公共事務少有興趣*
香港浸會大學的內地學生很多已經返回內地,香港大學的學生22號都在考試。香港很多內地學生據說來自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開放地區,很多人來香港讀研究生之前,就畢業於廣東境內的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學生會區瑞珍分析說,內地學生對六四事件缺乏瞭解,還同自身興趣有關。
她說:“本人不太瞭解,因為我也是80後,當然我只是出世了,只是我現在基本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在這些方面,所以我個人沒有很認真去瞭解過這個事情。我只是知道有六四事件這個事情,其它方面就不太瞭解,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在這方面,自己也不太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那麼甚麼是目前學生們關心的重點呢?汕頭大學學生會的肖麗華回答說,很多人現在都關心個人身心娛樂,不但對歷史淡漠,對公共事務同樣淡漠。學生會近日舉行紀念五四運動的論壇就沒有多少學生參加。
她說:“他們說現在一個方面是內地的那種信息渠道比較少,這是一個大的環境。第二個是同學們越來越傾向於娛樂化了,現在大家關注的生活都是很娛樂的東西,每天最多的還是球賽啊,或是學校有甚麼活動啊,大家現在遠離政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可能是大學生在高考前學的東西都是比較教條框框,等上了大學,他們更多是嚮往個人比較自由的發展,他們更多的會講究個性化,越來越個性化的話,就可能會對大眾的生活失去敏感性。”
汕頭大學新聞系學生陳泳諭則從政治層面分析了相關資訊缺乏的原因、以及學生們對敏感領域的迴避態度,認為缺乏自由的環境是主要的原因。
陳泳諭碩:“因為我們是新聞專業的,我們有時候可能會碰到說會討論這個事情,但是我們很少會在課堂呀、 或者教研室公開討論這檔事件。如果我主動去搜索,你應該知道在國內,對這個事件還是比較忌諱的,所以說,也不是說你要是很積極的去找的話,就能找到真的是很全面、很正確的相關信息。”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