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美減薪症候群 恐重蹈日本覆轍
【大紀元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涂佐岸編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其近日在紐約時報專欄中寫道,全美國正出現一股減薪風潮,表面上看是減少失業人口的好辦法,但卻使經濟墜入通貨萎縮和成長停滯的陷阱,導致美國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轍。
克魯曼指出,目前美國勞工被迫減薪卻不敢抗爭議,因為他們可能找不到其他工作。
他認為,只有病態經濟才會發生薪資下降的症狀。更甚者,該症狀有可能使經濟更惡化。
雖然仍有工人獲得加薪,但存在更多的減薪。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今年首季私人企業的平均勞動成本僅增長0.2個百分點,創下有史以來最低的成長記錄。
許多人或許會問:既然就業市場如此嚴峻,那整體工資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但為什麼這是壞事?許多工人接受減薪以挽救工作。有什麼不好?
克魯曼表示,這是經濟學的一些矛盾現象。
「節儉的矛盾」:節約是一種美德。但是,但當每個人都厲行節約,增加儲蓄時,結果就是經濟蕭條。
「減債的矛盾」:減少債務及平衡資產負債表是好事,但是當企業界都試圖出售資產和清償債務時,結果就是金融危機。
「減薪的矛盾」:任何一家公司的員工,可以降低工資以挽救他的工作,但在整個經濟體系,當所有的雇主都同時降低工資時,結果就是更高的失業率。
他解釋,假設某某公司的工人接受減薪,使得該公司成本降低,使產品更具競爭力。結果公司銷售增加,更多的工人保住工作。但是,如果每家企業的工人都減薪,那就會變得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競爭優勢。導致減薪並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此外,工資下降的同時,會在其它方面使經濟惡化。特別是,工資下降收入減少,使債務負擔更加惡化;單靠每月的薪水,已無法使負債下降。美國家庭平均的薪水與負債百分比,達到了193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雖然每個家庭都在努力工作,但債務已變成移動目標,遙不可及。債務負擔的上升將使消費者減少支出,使經濟繼續保持不景氣。
克魯曼強調,關切工資的持續下跌不僅僅是理論。日本的例子值得美國借鑒。在1997至2003年間,日本私人企業平均工資,每年下降超過1%,工資下降導致通貨緊縮,促使經濟停滯。
他指出,穩定經濟情勢仍然不足,美國經濟需要一個真正的復甦。
雖然,最近有大量經濟大幅衰退的情勢已經穩定的跡象。美國經濟研究局甚至可能在今年稍後宣布,經濟衰退今年底可以結束。
但是,失業率仍在繼續上升。所有的跡象都顯示美國面臨一個可怕的就業市場,短則幾個月,甚至有可能維持幾年都是如此。如果就業市場如此糟糕,結果就是繼續減薪,經濟的持續疲弱。
克魯曼說,如果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政府必須提出更多的振興景氣方案、對銀行採取大刀闊斧的整頓行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他稱讚奧巴馬總統及他的經濟顧問們對引導經濟遠離衰退深淵的努力。
但克魯曼警告,美國將變成日本第二,面臨多年的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的風險卻增高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