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華盛頓報導)台灣總統馬英九執政即將滿一週年,台灣學者提出多項批判與建議。
由台灣智庫與台灣維新基金會在5月9號共同主辦名為《懸崖邊緣的台灣:馬政府執政週年總體檢》的座談會。會中學者認為,馬政府過去一年來在三大面向上犯了錯誤,分別是民主獨裁、經濟迷航與國家崩解。
台灣內政民主堪憂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忠華認為,去年陳雲林訪台,馬政府採取的維安措施及對人權的侵犯有如過去國民黨威權再現。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舉例說明台灣內政上民主堪憂。他說:“我就舉兩個最近的例子。過去集會遊行,你要申請,要主管機關核准。馬總統在競選的時候也說這個不對,要把道路還給人民。結果他最近送出來的新的集會遊行法,表面上是叫報備,但主管機關,就是警察機關,可以說不准。報備可以不准就不叫報備了嘛,還是核准制嘛。另外一個例子是今年年底縣市長要改選。台北縣如果民進黨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出來選,國民黨可能會輸。於是,國民黨現在說要把台北縣升格為院轄市,延到明年再選,完全是政治操弄遊戲規則。”
陳博志並且提到,新版的集會遊行法當中有連續罰款規定,如此將對本來就缺錢的弱勢團體造成負擔,而喪失發言權;而主管機關可隨意規定安全距離,像陳雲林訪台時劃了好幾公里的安全距離,這就喪失了集會遊行的意義,是民主的大倒退。
集會遊行規定是民主政治常態
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則認為,其實這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他說:“任何國家在集會遊行規定的制定上都會考慮到國家的特殊國情跟需要。以美國來講,美國各州的集會遊行規範可能就不完全是一樣。英國地方長官甚至可以規定,3個月之內不可以有任何集會遊行。那在台灣都會化程度這麼高,人口密度這麼高,然後又有很嚴重的統獨、省級對立。我個人認為說,台灣對集會遊行本來就應該有一些比較嚴格的規範。”
楊泰順也認為,新版的集會遊行法並不會對需要抗議的弱勢團體造成限制。他並且說,在民主政體之下,執政黨在選舉制度、選區等作出對自己有利的舉措是很正常的,在歐美先進民主國家也是一樣,當年民進黨執政時也有相同做法。
馬英九過份依賴中國
在過去一年的兩岸關係政策方面,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提出“神豬理論”,認為大陸將台灣像神豬一樣按摩、放音樂、吹冷氣,為的是將來可以宰殺。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認為,馬總統急著跟大陸建立更密切的經濟關係,過份依賴中國,是危險的。他說:“如果台灣跟中國有更密切的經濟關聯,而台灣卻不能跟其他國家有密切的經濟關聯的話,那我們的經濟就掌握在中國的手中。中國政府都公開講,兩岸經貿往來的目的是要促成祖國的統一,他是要以經促統。如果台灣經濟還更依賴中國,結果就是台灣的廠商、台灣的媒體都不敢講違背中國政府意志的話,這樣,台灣就失去促進中國民主化的力量。”
陳博志並且認為,民進黨也樂見海峽和平,但要注意付出的代價;馬英九的做法就如同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訂《慕尼黑協定》一樣,相信美國、日本以及國際社會都不會樂見受到中國控制的台灣。他並且質疑,如果“一國兩制”是可行的,為甚麼中共不在西藏實施一國兩制?
馬英九魄力決心不夠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回顧馬英九執政一年也表達了他的不滿意。
他說:“我不會認為他的執政是很好的。我覺得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的領導者要有振奮人心的魅力或效果出來,他可能平穩有餘,但在振奮人心上面作的可能不夠。另外就是,他刻意跟政黨作切割,整個政府的政策只是變成一個官僚化的政策,使得國民黨好像在形象上面並沒有因為馬政府的執政有比較明確的改革或者是提升。我覺得他現在既然是全部執政就要有全部負責的氣魄出來。那到現在為止,他負責任的魄力或者是決心不是很夠。”
陳博志並且指出,依法律規定是舉債不能超過GDP的40%,但馬政府的舉債赤字超過這個上限,導致標準普爾與惠譽信評兩家公司將台灣的主權評等降級。
關鍵詞:台灣,中國,馬英九,兩岸關係,民主,經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