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昔日影城封號…隨國片沒落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台中市因得天獨厚的天氣及地理位置,從戰後初期即成為製片廠來此設立,成為台灣知名的「影城」,但隨著國片的沒落,台中市的「影城」地位也隨之消失,迄今已成為歷史紀錄。

1949年,「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從中國南京遷移到台灣,就選擇在台中市落腳,成為製片廠來拍攝電影,而主要以反共愛國影片為主,國內知名導演李行在年輕時擔任演員,經常來台中市拍片。

1955年,由台中市籍導演何基明所創辦的「華興電影製片廠」也在台中市南區設立,拍攝戰後第一部國產的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創下票房佳績,也開創了台語電影的風潮,自此之後,「金山電影製片廠」、「楨記富山影業社」、「藝林電影公司」、「寶都影業社」及「東藝影視公司」紛紛在台中市設立,讓台中市擁有「影城」的封號。

然而因國片的逐漸沒落,到了1960年代時,台中市的多家電影製片廠及電影公司不是關閉就是遷移。

但是,台中市不但曾是台灣的「影城」,更是許多知名電影場景的拍攝地點,例如在1964年所拍攝的「養鴨人家」一片,最後一幕場景正是在台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527巷內,數年前該片導演李行來台中市,發現這一個場景經歷了40多年都沒太大的改變,讓他懷念不已。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