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的故事(17):備臘祭遇篯鏗
忽報平陽留守大司徒契,有奏章傳到,帝堯拆開一看,原來去歲,帝堯曾和群臣商議,籌備一種祭祀,名叫臘祭,其時間定在每歲十二月,現在時間已將到了,所以請帝作速回都。
帝堯看了,便和諸臣說道:“既然如此,朕就歸去吧。”孔壬等本想留帝多住幾日,以獻殷勤,知道此事,料想留亦無益,只得預備送行。這時玄元與帝堯,已漸漸相熟,不大怕陌生了。
帝堯叫了他過來,懇切的教導他一番,大約叫他總要求學問,養才能,修道德等語,玄元一一答應。帝堯看他似乎尚可造就,將來或能幹父之盅,遂又獎賞了他幾句。到了次日,帝堯等動身,玄元和驩兜、孔壬,直送至三十里以外,帝堯止住他,方才回去。
這裏帝堯等渡過洛水,向王屋山而來。其時正是十一月間,滿山林樹,或紅或黃,點綴沿路,景色尚不寂寞。正走之間,忽聽有讀書之聲,隱約出於林間,驩沨沨可聽。帝堯向大司農道:“如此山林之中,居然有人讀書,真是難得。”大司農道:“象是幼兒的聲音。”帝堯道:“或者是個學校,朕等過去看看吧。”
說罷,即命停車,與大司農下車,尋聲訪之。只見林內三間草屋,向著太陽,那書聲是從這屋裏出來的,帝堯和大司農走到屋前一看,只見裏面陳設得甚是精雅,三面圖書,堆積不少,一個童子,年約十歲左右,豐頤大耳,相貌不凡,在那裏讀書。帝堯等走過來,他仿佛沒有看見,兀自誦讀不輟。帝堯走近前,看他所讀的書,卻是一部說道德的經典。帝堯忍不住,就問他道:“汝小小年紀,讀這種深奧的書,能夠了解嗎?”
那童子見帝堯問他,他才不讀了,放下書,慢慢地站起來,向帝堯和大司農子細看了一看,便答道:“本來不甚了解,經師傅講授之後,已能明白了。”帝堯道:“汝姓名叫甚麼?”童子道:“姓篯,名鏗。”帝堯道:“汝父親叫甚麼名字?”篯鏗道:“我父親名叫陸終,早已去世了。”
帝堯聽到陸終兩個字,便又問道:“汝祖父是否叫作吳回,從前曾經做過祝融火正的?”篯鏗應道:“是的,我祖父住在平陽天子的地方呢。我兩個叔父,亦在平陽做官。”帝堯道:“汝原來是陸終的兒子,怪道氣宇不凡,難得今朝遇到。”大司農在旁問道:“帝認識陸終嗎?”帝堯道:“卻沒有見過,不過從前曾經有人說起他一樁異事。原來陸終所娶的是鬼方國君的女弟,名字叫作嬇,懷孕了三年才生,卻生了六個男子,都是六月六日生的。她的生法,與大司徒相仿,先坼開左肋來,生出三個,後來剖開右肋來,又生了三個,豈不是異聞嗎?所以朕能記得。”說著,便問篯鏗道:“汝兄弟是否共有六個?都是同年的嗎?”篯鏗應道:“是。”帝堯道:“汝排行第幾?”篯鏗道:“我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叫樊,一個叫惠連,下面有三個弟弟,一個叫求言,一個叫晏安,一個叫季連。”帝堯道:“那麼汝這些兄弟在哪裏呢?”
篯鏗聽說,登時臉上現出悲苦之色,須臾就流下淚來,說道:“我兄弟們在未出世之前,我父親已去世了。我兄弟們生了,在三歲上我母親又去世了。我們六個孩子伶仃孤苦,幸喜得祖父、叔父和其他的親戚,分頭領去管養,才有今日。但是我們兄弟六個,天南地北的分散開,有多年不見面了。”帝堯道:“那麼此處是汝親戚家嗎?”篯鏗道:“不是;是師傅家。”帝堯道:“汝師傅姓甚名誰?”篯鏗道:“我師傅姓尹名壽,號叫君疇。”帝堯道:“現在在哪裏?”篯鏗道:“出去採藥去了。”帝堯道:“何時歸來?”篯鏗道:“甚難說,或則一月,或則十幾日,都不能定。”帝堯道:“汝幾時住到此地來呢?”篯鏗道:“我本來住在親戚家裏。有一年,師傅經過門前,看得我好,說我將來大有出息,和我那親戚商量,要收我做弟子,並且說將來要傳道於我。我那親戚知道師傅是個正人君子,連忙寫信去與我叔父商量,後來我叔父回信贊成,我就到師傅這裏來,已經有兩年了。”
帝堯口中答應道:“原來如此。”心中卻在那裏想這個尹壽,必是個道德之士。又細看那堆積案上的書,大半是論道德講政治說養生的書,還有天文占卜之書亦不少,遂又問篯鏗道:“汝師傅到底幾時可以回來?”篯鏗道:“實在不能知道。”
帝堯沉吟了一會,向大司農道:“朕想此人,一定是個高士,既到此地,不可錯過,何妨等他回來,見見他呢?”大司農亦以為然。但是時已不早,遂慢慢地退出來。篯鏗隨後送出,看見遠遠有許多人馬車騎,停在那邊,覺得有點奇怪,遂向帝堯問道:“二位光降了半日,師傅不在家,失於招待,究竟二位是甚麼人?是否來尋我師傅,有無事情,請說明了,等我師傅回來,我好代答。”帝堯道:“不必,我等明日還來拜訪呢。”說罷,別了篯鏗,與大司農繞道草屋之後,只見後面還有兩間小草屋,又有幾間木柵,養著許多雞豚之類。小草屋之內,放著一個爐灶,旁邊堆著許多銅塊,裏面幾上,又放著幾面鏡子,也不知道它有甚麼用處,帝堯看了一會,就和大司農上車,但是時已近暮,找不到行館,就在左近,選了一塊地方,支起行帳,野宿了一夜。
次日上午,帝堯和大司農,再到尹壽家來探望,那尹壽果未回來。篯鏗仍在那裏讀書。帝堯又和他談談,問他道:“汝師傅平日作何事業?”篯鏗道:“除出與我講解書籍之外,總是鑄鏡。”帝堯道:“鑄了鏡做甚麼?”篯鏗道:“去與人做交易的。師傅常說道:“人生在世,不可作遊民,總須有一個生計。‘此地山多,不利耕種,所以只好做工業鑄鏡。”
帝堯聽了,嘆息一回,遂與大司農回到下處。司衡羿道:“臘祭期近了,依老臣愚見,不如暫且回都吧。前天據篯鏗說,他師傅的歸期,是一月半月不定的,那麼何能再等呢?好在此地離平陽甚近,和叔兄弟,又和這個人是相知,且到歸都之後,訪問和叔兄弟,叫他們先為介紹,等明春再召他入朝,何如?”帝堯道:“汝言亦有理。”遂叫從人備了些禮物,再到尹壽家中,和篯鏗說道:“朕訪汝師傅多次,無奈緣慳,未得相見。現在因事急須回京,不能久待,區區薄物,留在此處,等汝師傅回來,煩汝轉致。明春天和,再來奉謁。”篯鏗道:“我昨日已聽見鄰人說過,知道汝是當今天子,但是來尋我師傅做甚麼?我師傅向來見了貴人是厭惡的,或者給他做弟子,我師傅到肯收錄,但是汝肯給我師傅做弟子嗎?這些東西,我不便代收,恐怕明朝師傅要責罰,橫豎你說明年還要再來,何妨自己帶來,此刻請汝帶回去吧。”帝堯聽了這話,做聲不得,只得收轉禮物,和篯鏗作別,悵悵而回。眾人知道了,都說道:“這個童子,太荒唐無禮。”帝堯道:“朕倒很愛他的天真爛漫,真不知世間有‘勢利’二字,不愧隱者的弟子。”
且說帝堯離了王屋山,回到平陽。次日,帝堯視朝,群臣皆到,就是赤將子輿也來了,仍舊穿著工人的衣服。眾人看了,無不納罕,但知道他是得道之士,並加敬重,不敢嗤笑。帝堯和群臣商議臘祭禮節單,又定好了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又議了些別種庶政。正要退朝,只見赤將子輿上前,向帝說道:“野人不立朝廷,已經二百多年,不想今日,覆在朝廷之上,想起來莫非天數之前定。不過野人有兩件事情要求聖天子。一件是承聖天子恩寵,命野人為木工,可否仍準野人著此工人之服。一則木工著工服,本是相稱;二則於野人不少方便,如嫌有礙朝儀,請以後準野人勿預朝會,有事另行宜召,未知可否?”
帝堯道:“著工人之服,亦是可以,朕決不以朝服相強。朝會之時,還請先生出席,以便隨時可以承教。”赤將子輿道:“第二件,野人聞說帝的庭中,生有一種歷草,能知月日。野人食野草花二百年,於百草所見甚多,不下幾萬種,獨沒有見過這種異草,可否請帝賜予一觀?”帝堯道:“這個有何不可。”說著,便退朝,和群臣一齊領導赤將子輿向內庭而來。
這時正是十一月十七日,這株歷草,十五莢之中已落去兩莢,形跡尚在。赤將子輿細細視察了一會,不住的讚嘆,又回頭四面一看,這時雖是隆冬,百草枯萎,但還有許多依然尚在,赤將子輿忽然指著一株開紅花的草說道:“這裏還有異寶呢?此草名繪實,四時開花成實,是個仙草,極難得的。假使用它的實,拿了龍的涎沫磨起來,其色正赤,可以繪畫,歷久不變。而且畫在金玉上,它的顏色能夠透入一寸,永不磨滅,所以叫作繪實。可惜此處沒有龍涎,不然是可以面試的。”眾人聽他如此說,也似信不信。
赤將子輿又指著一叢草說道:”這是菖蒲呀!本來是個薤草,感百陰之精,則化為菖蒲,這是人間所不可多得的。“眾人聽了,頗不相信,獨有帝堯深以為然,因為帝堯是日日閒步庭階,觀察各種植物的。起初確係是薤草,後來漸變成如此形狀,所以相信赤將子輿的話是對的。後世叫菖蒲,別名叫堯韭,就是這個原故。閒話不提。
且說赤將子輿在庭中低了頭看來看去,忽然又指著一株草大呼道:“此地還有屈軼呢!真個是聖君之庭,無美不備了。”眾人聽了,都知道屈軼一名指佞草,有佞人走過它就會得屈轉來指著他的,所以叫作指佞草。從前黃帝之時,曾經生於庭中,因此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不過從沒有看見過,所以亦沒有人認識。這次聽見赤將子輿如此一說,大家都注意了,就問道:“是真的嗎?”赤將子輿道:“怎麼不真?野人在軒轅帝時代看了多少年,記得清清楚楚,怎麼不真!”眾人道:“何以從來沒有看見它指過?”赤將子輿道:“一則你們並沒有知道它的奇異,不曾留心;二則聖天子這裏並無佞人,叫它指甚麼?你們只要以後留心就是了。”眾人聽了,仍是似信不信,遂各散去。
──轉自《明慧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