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中國和日本兩國領導人近日在北京會面,期間雙方都向對方表達了友善姿態。但有分析家認為,在兩國領導人握手交往的背後,中日之間的真正關係是令人憂慮的。
在全球爆發新流感疫情之下,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前仍然按照行程前往中國訪問,期間先後會晤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
麻生太郎在離開北京前向媒體說,此行獲得3大成果,包括雙方就合作應對金融危機達成共識,以及共同推進日中兩國人民的交流。
在與麻生太郎的會晤中,胡錦濤除了重申某些原則外,也表達了「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是中國政府的既定方針」。
對此,外界可以看到,中日兩國領導人正試圖向對方表達善意。不過,香港一些關注中日關係的分析家卻指出,在兩國領導人會晤的背後,中日關係實際上充滿挑戰和隱憂。
首先,他們指出,在不久前中國舉行的歷來最大型的海軍閱兵,北京方面並未邀請日本參加。對於北京為何這樣做,分析家的解讀之一,是反映出中國對日本存在某些情結。
也有人認為,根據二戰後日本制定的和平憲法,日本原則上沒有自己的軍隊,只擁有自衛隊;而中國在二戰時曾遭到日本侵略,一直反對日本修憲和擴大軍隊的角色。按照這種邏輯思考,北京方面不可能邀請日本艦隻以「海軍」姿態出現在中國領海上。
但無論如何,北京不邀請日本參加海上閱兵,顯然傳達出中國對日本存在某些原則和想法。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中國在沒有邀請日本參與閱兵之餘,卻邀請了南韓參加,而南韓派遣的是兩棲攻擊艦「獨島號」。結果,這又引起某些分析家的注視。
須知道,「獨島號」一名源於南韓和日本有爭議島嶼的名字,其背後存在南韓對日本強烈的民族情緒。分析家說,中國讓這艘具有強烈反日情緒的軍艦進入其領海,難免令人聯想起釣魚台問題。
對於已被南韓實際控制的獨島,日本稱之為竹島,視為自己的領土;而中國此時讓「獨島號」進入其領海參加閱兵,難免令人產生某些聯想。
釣魚台主權爭議是中日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一直揮之不去。事實上,就在麻生太郎結束訪問中國後,香港和台灣的保釣人士就計劃搭乘船隻前往釣魚台宣示主權。
令人關注的是,在港台保釣人士出發之際,香港區的中國人大代表也成立了保釣大聯盟,預訂於5月3日舉行保釣遊行,似乎為前往釣魚台的港台保釣人士助威。
香港的保釣活動向來由保釣行動委員會發起,而其核心成員向來被視為民主派。至於親北京的人士,基本上是遠離保釣活動。所以,他們這次如此高調地投入活動,難免令人揣測其背後動機。
一些分析家表示,近日令人更加憂慮中日關係的另一個最新發展,是大陸製作的電影「南京!南京!」正在大陸上映。這套以日本「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在麻生太郎訪問中國前夕公映,稍後也將在香港上演。
據報導,這部電影上映以來,在大陸既賣座,又叫好。不過,部分日本媒體已發出了不滿的聲音,認為「日本的形象因此受到破壞」。
在香港,經濟日報日前報導有關新聞時表示,這部電影在麻生太郎訪問中國前公映,恐怕會成為「中日新火種」。
在歸納上述最新發展後,一些分析家說,儘管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並向對方展示善意,但在善意的背後,中日關係卻存在一些令人憂慮的氛圍。
較早時,日本方面曾在釣魚台問題上挑起爭端,譬如單方面表示釣魚台爆發的任何爭端屬於日美安保條約範圍。因此,有人揣測最近大陸及香港發生的一些事,也許是北京方面對日本的回擊。但事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不過,多位分析家都認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中日之間要真正建立戰略互惠關係,恐怕還有漫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