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通史:史記(14)
史記卷四 周本紀 第四
周後稷,名□。①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②姜原爲帝嚳元妃。③姜原出野,見巨人迹,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爲不祥,□之隘巷,④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
而□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爲神,遂收養長之。初欲□之,因名曰□。⑤
注①正義因太王所居周原,因號曰周。地理志雲右扶風美陽縣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邑。括地志雲:“故周城一名美陽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北二十五裏,即太王城也。”
注②集解韓詩章句曰:“薑,姓。原,字。”或曰姜原,謚號也。正義邰,天來反,亦作“斄”,同。說文雲:“邰,炎帝之後,姜姓,封邰,周□外家。”
注③索隱譙周以爲“□,帝嚳之冑,其父亦不著”,與此紀异也。
注④索隱已下皆詩大雅生民篇所雲“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是其事也。
注⑤正義古史考雲“□,帝嚳之冑,其父亦不著”,與此文稍异也。
□爲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爲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①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爲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黎民始饑,②爾後稷播時百穀。”封□于邰,③號曰後稷,別姓姬氏。④後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注①正義種曰稼,斂曰穡。
注②集解徐廣曰:“今文尚書雲‘祖饑’,故此作‘始饑’。祖,始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今斄鄉在扶風。”索隱□詩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邰即斄,古今字异耳。正義括地志雲“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裏,古邰國,後稷所封也。有後稷及薑嫄祠。”毛萇雲:“邰,姜嫄國也,後稷所生。堯見天因邰而生後稷,故因封于邰也。”
注④集解禮緯曰:“祖以履大迹而生。”
後稷卒,①子不窋立。②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③不窋以失其官而礶戎狄之閑。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閑,複修後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④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⑤公劉卒,子慶節立,國于豳。⑥
注①集解山海經大荒經曰:“黑水青水之閑有廣都之野,後稷葬焉。”皇甫謐曰:“頉去中國三萬里也。”
注②索隱帝王世紀雲“後稷納姞氏,生不窋”,而譙周按國語雲“世後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數也。若以不窋親□之子,至文王千餘歲唯十四代,實亦不合事情。正義括地志雲:“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裏。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毛詩疏雲:“虞及夏﹑殷共有千二百歲。每世在位皆八十年,乃可充其數耳。命之短長,古今一也,而使十五世君在位皆八十許載,子必將老始生,不近人情之甚。以理而推,實難據信也。”
注③集解韋昭曰:“夏太康失國,廢稷之官,不復務農。”索隱國語雲“□稷不務”。此雲“去稷”者,是太史公恐“□”是後稷之名,故變文雲“去”也。
言夏政衰,不窋去稷官,不復務農者也。
注④正義公劉從漆縣漆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爲用也。括地志雲:“豳州新平縣即漢漆縣也。漆水出岐州普潤縣東南岐山漆溪,東入渭。”
注⑤索隱即詩大雅篇“篤公劉”是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新平漆縣之東北有豳亭。”索隱豳即邠也,古今字异耳。
正義括地志雲:“豳州新平縣即漢漆縣,詩豳國,公劉所邑之地也。”
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①毀隃卒,子公非立。②公非卒,子高圉立。③高圉卒,子亞圉立。④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⑤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複修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複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爲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⑥逾梁山,⑦止于岐下。⑧豳人舉國扶老携弱,盡複歸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于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⑨作五官有司。
⑩民皆歌樂之,頌其德。⑾
注①集解音踰。世本作“榆”。索隱系本作“僞榆”。
注②索隱系本雲:“公非辟方。”皇甫謐雲:“公非字辟方也。”
注③集解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之。”索隱系本雲:“高圉侯侔。”
注④集解世本雲:“亞圉雲都。”皇甫謐雲:“雲都,亞圉字。”索隱漢書古今表曰:“雲都,亞圉弟。”按:如此說,則辟方侯侔亦皆二人之名,實未能詳。
注⑤索隱系本雲:“太公組紺諸盩。”三代世表稱叔類,凡四名。皇甫謐雲“公祖一名組紺諸盩,字叔類,號曰太公”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水在杜陽岐山。杜陽縣在扶風。”
注⑦正義括地志雲:“梁山在雍州好畤縣西北十八裏。”鄭玄雲:“岐山在梁山西南。”然則梁山橫長,其東當夏陽,西北臨河,其西當岐山東北,自豳適周,當逾之矣。
注⑧集解徐廣曰:“山在扶風美陽西北,其南有周原。”駰案:皇甫謐雲“邑于周地,故始改國曰周”。
注⑨集解徐廣曰:“分別而爲邑落也。”
注⑩集解禮記曰:“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觽。”鄭玄曰:“此殷時制。”
注⑾索隱即詩頌雲“後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剪商”是也。
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曆,①季曆娶太任,②皆賢婦人,③生昌,有聖瑞。④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⑤文身斷發,⑥以讓季曆。
注①正義國語注雲:“齊﹑許﹑申﹑呂四國,皆薑姓也,四岳之後,太薑之家。
太姜,太王之妃,王季之母。”
注②集解列女傳曰:“太姜,有邰氏之女。太任,摯任氏之中女。”正義國語注雲:“摯﹑疇二國,任姓。奚仲,仲虺之後,太任之家。太任,王季之妃,文王母也。”
注③正義列女傳云:“太姜,太王娶以爲妃,生太伯﹑仲雍﹑王季。太姜有色而貞順,率導諸子,至于成童,靡有過失。太王謀事必于太薑,遷徙必與。太任,王季娶以爲妃。太任之性,端壹誠莊,維德之行。及其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此皆有賢行也。
注④正義尚書帝命驗雲:“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于酆,止于昌戶。其書雲:‘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强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此蓋聖瑞。
注⑤正義太伯奔吳,所居城在蘇州北五十裏常州無錫縣界梅裏村,其城及頉見存。而雲“亡荊蠻”者,楚滅越,其地屬楚,秦滅楚,其地屬秦,秦諱“楚”,改曰“荊”,故通號吳越之地爲荊。及北人書史加雲“蠻”,勢之然也。
注⑥集解應劭曰:“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
古公卒,季曆立,是爲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于行義,諸侯順之。
公季卒,①子昌立,是爲西伯。西伯曰文王,②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③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④
注①集解皇甫謐曰:“葬鄠縣之南山。”
注②正義帝王世紀雲:“文王龍顔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雒書靈准聽雲:“蒼帝姬昌,日角鳥鼻,高長八尺二寸,聖智慈理也。”
注③集解應邵曰:“在遼西令支。”正義括地志雲:“孤竹故城在平州盧龍縣南十二裏,殷時諸侯孤竹國也,姓墨胎氏。”
注④集解劉向別錄曰:“鬻子名熊,封于楚。辛甲,故殷之臣,事紂。蓋七十五諫而不聽,去至周,召公與語,賢之,告文王,文王親自迎之,以爲公卿,封長子。”長子今上党所治縣是也。
崇侯虎譖西伯于殷紂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帝紂乃囚西伯于羑裏。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①驪戎之文馬,②有熊九駟,③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紂大說,曰:“此一物足以釋西伯,④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薊,使西伯得征伐。曰:“譖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獻洛西之地,以請紂去炮格之刑。紂許之。
注①正義括地志雲:“古□國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二十裏。世本雲莘國,姒姓,夏禹之後,□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獻紂者。”
注②正義括地志雲:“驪戎故城在雍州新豐縣東南十六裏,殷﹑周時驪戎國城也。”按:駿馬赤鬣縞身,目如黃金,文王以獻紂也。
注③正義括地志雲:“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按:九駟,三十六匹馬也。
注④索隱一物,謂□氏之美女也。以殷紂淫昏好色,故知然。
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决平。于是虞﹑芮之人①有獄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臱,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耻,何往爲,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
注①集解地理志虞在河東大陽縣,芮在馮翊臨晋縣。正義括地志雲:“故虞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裏虞山之上,古虞國也。故芮城在芮城縣西二十裏,古芮國也。晋太康地記雲虞西百四十裏有芮城。”括地志又雲:“閑原在河北縣西六十五裏。詩雲‘虞芮質厥成’。毛萇雲‘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盍往質焉。”乃相與朝周。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入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二國君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乃相讓所爭地以爲閑原’。至今尚在。”
注引地理志芮在臨晋者,恐疏。然閑原在河東,複與虞﹑芮相接,臨晋在河西同州,非臨晋芮鄉明矣。
明年,伐犬戎。①明年,伐密須。②明年,敗耆國。③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爲!”明年,伐邘。④明年,伐崇侯虎。⑤而作豐邑,⑥自岐下而徙都豐。明年,西伯崩,⑦太子發立,是爲武王。
注①集解山海經曰:“有人,人面獸身,名曰犬戎。”正義又雲:“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幷明,幷明生白犬。白犬有二,是爲犬戎。”說文雲“赤狄本犬種”,故字從犬。又後漢書雲“犬戎,盤瓠之後也”,今長沙武林之郡太半是也。又毛詩疏雲“犬戎昆夷”是也。
注②集解應劭曰:“密須氏,姞姓之國。”瓚曰:“安定陰密縣是。”正義括地志雲:“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其東接縣城,□古密國。”杜預雲姞姓國,在安定陰密縣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一作‘□’。”正義□黎國也。鄒誕生雲本或作“黎”。孔安國雲黎在上党東北。括地志雲:“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裏。尚書雲‘西伯既戡黎’是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邘城在野王縣西北,音于。”正義括地志雲:“故邘城在懷州河內縣西北二十七裏,古邘國城也。左傳雲:‘邘﹑晋﹑應﹑韓,武王之穆也’。”
注⑤正義皇甫謐雲夏鯀封。虞﹑夏﹑商﹑周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閑。
詩雲“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是國之地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豐在京兆鄠縣東,有靈台。鎬在上林昆明北,有鎬池,去豐二十五裏。皆在長安南數十裏。”正義括地志雲:“周豐宮,周文王宮也,在雍州鄠縣東三十五裏。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裏。”
注⑦集解徐廣曰:“文王九十七乃崩。”正義括地志雲:“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裏原上也。”
西伯蓋□位五十年。其囚羑裏,蓋益易之八卦爲六十四卦。①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②後十年而崩,③謚爲文王。④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古公爲太王,公季爲王季:⑤蓋王瑞自太王興。⑥
注①正義幹鑿度雲:“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義雲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按:太史公言“蓋”者,乃疑辭也。文王著演易之功,作周紀方贊其美,不敢專定,重易故稱“蓋”也。
注②正義二國相讓後,諸侯歸西伯者四十余國,咸尊西伯爲王。蓋此年受命之年稱王也。帝王世紀雲:“文王□位四十二年,歲在鶉火,文王更爲受命之元年,始稱王矣。”又毛詩*[疏]*雲:“文王九十七而終,終時受命九年,則受命之元年年八十九也。”
注③正義十當爲“九”,其說在後。
注④正義謚法:“經緯天地曰文。”
注⑤正義易緯云“文王受命,改正朔,布王號于天下”。鄭玄信而用之,言文王稱王,已改正朔布王號矣。按:天無二日,土無二王,豈殷紂尚存而周稱王哉?若文王自稱王改正朔,則是功業成矣,武王何複得雲大勛未集,欲卒父業也?禮記大傳雲“牧之野武王成大事而退,追王太王亶父﹑王季曆﹑文王昌”。
據此文乃是追王爲王,何得文王自稱王改正朔也?
注⑥正義古公在邠,被戎狄攻戰奪民。太王曰“民之在我,與彼何异,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遂遠去邠,止于岐下。邠人舉國盡歸古公。他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乃貶戎狄之俗,爲室屋邑落,而分別居之。季曆又生昌,有聖瑞。蓋是王瑞自太王時而興起也。然自“西伯蓋□位五十年”以下至“太王興”,在西伯崩後重述其事,爲經傳不同,不可全□,乃略而書之,引次其下,事必可疑,故數言“蓋”也。
(待續) 轉載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