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宜敏/專訪 早年墓園比較集中的地區,通常都會有牧童在放牛吃草,民眾到墓園掃墓,多會將祭品「墓粿」分送給鄰近牧童享用,一般稱為「分墓粿」。民俗專家鍾茂樹說,想得比較周到的人,為顧及牧童自尊心,用「臆墓粿」(台語 )的方式取代,足見先人待人處事頗有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
他解釋,「臆墓粿」是台語的說法,當中的「臆」字讀做台語「猜」字的音,也就是yo的音,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猜墓粿的意思。
他說,墓園從古至今都是比較禁忌的地方,除了掃墓,一般人不會主動親近,風吹草長,只有牧童會在附近放牧;以前棺木多是比較單薄的木頭製成,時間一久,棺木腐朽,體型笨重的牛如果一腳踏上「墓龜」(墳墓墓碑後方壟起的地方 ),極有可能把墳墓給踩壞。
所以,家屬在拜完祖先後,會隨手將「墓粿」分送給附近的牧童或小孩,雖不明說,卻有「巴結」的討好意味,希望這些牧童、小孩在吃粿之後,基於「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心裡,可以愛護、照顧這些先人的墳塋,不要放任牧牛踐踏破壞。
避免傷自尊 玩遊戲臆墓粿
不過,直接「分墓粿」的動作,會讓孩子覺得好像乞丐般在討東西吃,因此,就有人想到用玩遊戲的方式,像是讓牧童猜猜「墓粿」內餡包甜的、還是包鹹的等遊戲,猜對有獎的方式分送出去,兼顧孩童自尊,也顧及到分送的原意,皆大歡喜。
鍾茂樹說,一般人掃墓,包括祖先墓碑前及兩旁龍神、后土等三處,都會準備墓粿祭拜,但有時候會不夠分給在場的牧童,後來演變成分送零錢,直到民國50年左右還有這些習俗,有些牧童還會分到二毛錢或五毛錢。
這些習俗隨著時代演進,逐漸被人淡忘掉,孝親尊師聯盟昨特意安排重現當年景象。鍾茂樹5年前就曾與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合作舉辦過類似活動,當時透過公共電視的採訪,播出當天,他就接到200多通電話,肯定這項活動的意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