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疾病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Q熱是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之人畜共通(zoonosis)傳染性疾病。
人類感染後,因感染程度之差異,在病程及嚴重性上差距 極大,甚至為無症狀感染。受感染後的潛伏期自10至40天不等,平均為1至3週。臨床症狀通常有畏寒、發熱,其他病徵還有後腦頭痛、虛弱、身體不適、盜汗,並有肌肉酸痛(主要為腰肌和腓腸肌痛)、眶後痛及關節痛或肺炎。胸部X光可見肺下葉有節段性及大葉性陰影,肺門、支氣管周圍紋理變粗和浸潤等。肺炎病變在病程的第10至14天最明顯,之後會逐漸消退,但有時會併發胸膜炎。臨床上也有急性心囊炎和急性或慢性肉芽腫肝炎的報告。
部分病人可發生肝功能異常,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肝臟腫大及壓痛等症狀。少數病人可發生心內膜炎、心肌炎、血栓性脈管炎、關節炎、腦膜腦炎及震顫性麻痺等。先天性心瓣膜缺損或者心瓣膜缺損修補者,會發生心內膜炎,且病情常延續超過一個月甚至數年,最後造成重發性的系統性感染。大多數Q熱的病人,其病情會在2週內痊癒,且病後常可產生持久免疫力。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C.burnetii的型態呈多形性,可為球桿狀、桿狀、球狀等,大小約為寬0.2至0.4微米、長0.4至1.0微米,細菌染色呈革蘭氏染色陰性,且吉耶姆薩氏染色呈藍色。C.burnetii具內孢子樣之結構,對外界抵抗力強,能耐熱及乾燥,對一般消毒劑也有抗性。
C.burnetii的抗原有相的變異,在人、動物及壁蝨體內新分離的貝氏考克斯菌具有I相抗原,毒力較強。經雞胚卵黃囊連續繼代後,抗原會變異為II相抗原,毒力也會減弱。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1、許多文獻指出Q熱的實際發生病例數比報告病例多,因為很多個案症狀溫和,臨床表現不典型。高危險群包括農夫、獸醫、毛皮業者、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等,尤其是需經常接觸牲畜(山羊、綿羊)的工作者。在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曾發生數千人的群聚感染,事實證明有些個案,可在沒有直接接觸動物的情況下感染。
2、臺灣病例概況
臺灣在1993年出現第一份Q熱病例報告後,臨床醫師開始注意到Q熱的存在而使病例數逐年增加。2002~2006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
(1)性別:男性336例(91﹪),女性35例(9﹪),男女性別比為9.6:1.0。
(2)年齡:主要在20歲以上成年人,41-50歲病例數最多。
(3)發病月份分布:全年均有個案發生,病例數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
(4)地區:確定病例主要分布於南部的高雄縣市、屏東縣、臺南縣及中部的彰化縣。
(四)傳染窩(Reservoir)
C.burnetii分布遍及全世界,以動物(特別是野生嚙齒動物)和壁蝨間的交叉循環感染而繁衍於自然界。此病原十分強韌,可耐乾燥且可長期殘存在環境中,藉由空氣飛佈散播。感染後在家畜間廣泛地循環,動物宿主包括綿羊、山羊、牛、馬、驢、騾、貓、狗、和家禽也會感染。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人類感染Q熱主要是因為吸入被病原體污染的塵土,或因為飲用病畜的乳汁、污染的水及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因為破損的皮膚、粘膜接觸污染物而造成。
此病原存於動物的尿液、糞便、乳汁,特別是有蹄類家畜的胎衣及羊水。一般而言,動物感染通常為無症狀感染,人類是宿主中唯一會因感染而致病的,因此C.burnetii是屬於低毒力高感染性的病原。美國疾病管制局將此病原列為高風險性感染,因為吸入低於10個病原體就有機會造成感染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一般2至3週。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人與人間直接傳染,雖只有少數病例,因污染的物品可能是感染的來源。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都具有感受性。感染後可獲得終生免疫力。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1、通報定義:有下列情形任一者
(1)急性Q熱:典型症狀會有發燒、頭痛、身體不適、肌肉酸痛以及眼窩後痛,嚴重的併發症包括急性肝炎、肺炎以及腦膜腦炎。
(2)慢性Q熱:可能在數月甚至數年之後發生有致命性的心內膜炎,特別是在有瓣膜疾病的患者;另外也可能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2、通報期限:診斷後儘速通報。
預防保健
預防方法
1、加強高危險職業者的衛教宣導,嚴禁接觸受感染的動物。
2、不可隨意丟棄且須妥善處理羊的胎盤、生產物品及死胎。
3、飲用消毒過的牛奶及奶製品。
4、工作人員的實驗衣須經高壓滅菌消毒後再清洗。
5、檢疫入境的動物。
6、飼養羊的農戶應遠離人口密集的地方,並定期檢驗C.burnetii抗體。
治療照護
四環黴素類(doxycycline),對Q熱的治療有效,並需遵從醫囑連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