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胡清暉、陳宣瑜、曾韋禎/台北報導〕6月將有卅萬名大專生面臨畢業即失業問題,教育部投入十二.二億元,把之前飽受批評的「教育券」政策,包裝變形為「大專以上人力加值計畫」,為期一年,預估有三萬五千人受惠,讓尚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可以「名正言順」地繼續留在學校內進修一年。
立委:明年將爆更大失業潮
立委管碧玲批評,對大專畢業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有工作,馬政府不思正途提振經濟,反而鴕鳥式要讓畢業生續留校園,變相延畢,若人力加值計畫有用,就代表四年所學有問題,為什麼讀了四年還沒有就業力?她更憂心,此政策推行之後,明年又有一批大專生畢業,更大規模的失業在明年爆發,後果堪慮。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柯承恩在今年1月國科會研討會中建議,政府可發給失業及無薪假勞工進修教育券,獲劉兆玄支持,但教育部接手規劃後,劉揆態度卻大轉變指遭誤解。
後來教育部將教育券定調為人力加值計畫,補助對象包括九十五到九十七學年度的大專以上畢業生,還有放無薪假員工或企業,分四期開設六千班,第一期已經上路。
前年由輔大畢業的許先生受訪表示,這是很浪費生命的事,有時間去參加充電進修課程,還不如認真找工作,「如果有心上進要唸書的話,就去考研究所,拿正式學歷比較有用。」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陳柏謙批評,人力加值計畫的思維和補助畢業生赴企業實習是一樣的,只是透過撒錢來美化失業率,並預防畢業季可能造成的失業率暴增,沒有找到失業問題的核心,況且教育部只是部分補貼學分費,至於書籍費、生活費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國立大學抱怨賠本做
雖然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倪周華表示,第一期反應熱烈,但政大公企中心主任陳超明卻批評,國立大學冷,私立大學熱,因為教育部給的講師鐘點費只有八百元,行情價是一千六到二千,學校是賠錢在做。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則回應,大學要有社會責任。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