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京都第一寺–潭柘寺
素有「京都第一寺」之稱的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潭柘山的寶珠峰的南麓,距阜成門41公里,周圍由九座高大的、宛如巨龍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著,環境雅致,風景優美。它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
潭柘寺始建於公元265至316年的晉代,當時被稱為「嘉福寺」,其歷史比北京城還要悠久,所以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北京)的說法;唐朝時更名為「龍泉寺」,金時稱為「大萬壽寺」,明朝天順元年(1457年)復名為「嘉福寺」。
清康熙年間在對其進行大規模修葺後,於康熙二十一年(1692年)更名為「岫雲寺」。不過,因為寺後有龍潭,寺旁有柘樹,民間又稱為「潭柘寺」,並以此名最終揚名天下。不過,柘樹在明代就已經消失了。
目前潭柘寺遺留的建築多為明、清時修建的,部分保留了金、元時期的風格。現有房舍943間,據說在清朝的鼎盛時期有999間半。
同中國諸多寺廟建築一樣,潭柘寺的建築也遵循著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設置有主要的殿堂,左右兩側基本對稱,分別安置了一組組庭院式或佛殿式建築。主要建築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
走進山門,沿中軸線前行,首先來到的是天王殿。殿內中央供奉的是彌勒佛,兩旁是神色各異的四大天王像,殿後站立的是身披鎧甲、手持降魔杵的護法神韋馱。天王殿後是大雄寶殿。殿內中央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左右分別是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像。佛像金碧輝煌,形像生動。
大殿的屋脊兩端有碧綠的琉璃鴟吻,高2.9米,氣勢軒昂,據說是用來避免火災的。中軸線上最後一處、也是最高的建築是毗盧閣,分為上下兩層。閣前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東邊的據說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潭柘寺西側建築包括梨樹院、寫經室、戒壇、大悲壇、觀音殿、龍王殿等,其中的觀音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修行的地方。
東側建築則由方丈院、延清閣、清朝帝后的行宮萬歲宮等組成。
從寺院建成之日起,就有僧人在此修行,以後歷代不衰,有難以數計的僧人在這裡修行。比較著名的有金時的海雲禪師、通理禪師、故了公禪師,元代的妙嚴大師等。
潭柘寺外還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在下塔院內有圓形或密簷磚石塔四十八座,為金、元、明時期寺內著名僧人的墓塔。年代最遠的是金天眷年間(1138-1140)的海雲禪師塔、大定年間(1161-1189)的通理禪師塔。最有名的墓塔是「妙嚴大師塔」。
妙嚴大師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人稱妙嚴公主,她一直在寺中修行,直到圓寂。其塔為六面六角,共有五層,高約5丈5尺。最有特色的墓塔是明代的底哇答思大師塔。整座墓塔全部用漢白玉、大青石和花崗石雕刻而成,在青灰色之中,間有紅色和白色,塔前立有一塊不大的石碑,記述了底哇答思大師的生平。上塔院分上、下兩層,分別有藏式均為磚石塔十座和十三座,均為清朝僧人墓塔。
而龍潭在寺後的集雲峰上,潭中曾有龍出沒。不過,現在泉水已經乾涸。
潭柘寺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早晨晚上的情趣也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滿京華。
(本文摘編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