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諾貝爾:台灣適合太陽能發電
【大紀元4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綜合報導〕諾貝爾慈善基金會主席麥克.諾貝爾博士表示,替代能源供給量少,仍須持續尋求可以馬上執行且奏效的能源解決之道,而台灣已具備既有基礎,最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
諾貝爾表示,傳統能源雖然價格較低廉,但卻對環境有顯著的不良影響,例如煤炭就是造成龐大污染的罪魁禍首;而如果以成本效益而言,很難找到與核能相比擬的替代方案,但核能利用仍有其他問題存在,例如核廢料處理、輿論強烈反感、恐怖份子可能使用核武或髒彈等。
諾貝爾表示,太陽能、風力、生質燃料發電等替代能源的供給量僅佔少數,必須投入許多資源、甚至要耗費數十年,才能扭轉此一局勢,根據他的觀察,台灣已具備製造太陽能板既有基礎,最適合台灣發展的應該是太陽能發電技術。
事實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台灣遲遲未能上路,讓許多歐洲人難以理解。主要原因在台灣島陽光、風力都充沛,條件上理當比歐洲國家更適合發展再生能源。
目前全球前二十大風力發電市場有十三個位於歐洲。歐洲各國政府大手筆補貼新能源市場,歐洲風力發電機市場規模可能在二○一五年高占到全球總數的四十%。
風力發電 歐洲綠能火車頭
歐洲聯盟堪稱世界上最致力於減碳節能的國際聯盟體,風力發電尤其被看好,由其帶動的再生能源產業更成為火車頭產業,一路上衝到一百五十億美元水準,比2006年的規模大上三分之二。
太陽能板 德出口主力產品
德國再生能源法在上世紀末上路後,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板等已成為德國最具出口競爭力的產品,十年多來德國綠色產業創造出三十萬人的就業市場,僅次於傳統的機械和汽車業成為全國第三,一年可達營業額約三百億歐元。
丹麥十年節能計畫先在邊島試行風力發電,目前自然風力已經完全代替傳統發電;歐洲最大的海岸風力發電廠也已經在蘇格蘭興建,價值六億英鎊的風力發電廠將逐步安裝一百五十二座風力發電機,負擔超過二十五萬戶家庭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