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本小小的自編自用的祈禱文的集子,名為「信條和宗教條例」。富蘭克林對上帝,「因他的慈悲而熱愛他,因他的智慧而崇拜他」,他向上帝禱告時,用的就是小冊子中的祈禱詞:
「主啊!幫助我擺脫不敬神、不信神、不誠、不敬吧!我確實請求您,幫助我遠離不恭、誇張、拘於禮儀和可憎的虛偽吧!」
「主啊!讀幫助我忠於我王,忠於祖國,注意它的利益、英勇保衛它,服從它的法律,並憎惡賣國者和暴君吧!」
「主啊!請幫助我對高位者盡責、恭順、服從,避免傲慢、不敬、不從。」
「主啊!請幫助我對位卑者溫和、紆尊降貴、寬容、慈悲為懷,保護無辜者不受痛苦,避開殘酷、苛刻,和壓迫、侮辱、無理的嚴厲吧!」
「主啊!請幫助我抑制非難、進讒和誹謗;讓我避開並憎惡欺騙和妒忌、詐騙、諂諛、仇恨、怨忿、撒謊和恩將仇報吧!」
「主啊!請幫助我對友情真摯、受人之託時守信、判斷時公正,警惕驕傲自大和憤怒(那種一下子出現的狂暴)吧!」
「主啊!請幫助我在為人處事中公正,在享樂時有節制,滿懷坦白、真誠、人道和仁慈吧!」
「主啊!請幫助我知恩圖報,對朋友慷慨,對窮人行善,對受苦者同情吧!」
「主啊!請幫助我避開貪婪和野心,嫉妒和放縱,虛偽、奢侈和好色吧!」
為了完善人們自身的品德,他提出了13種應該遵守的德行,它們是: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一、沉默寡言。言則於人於己有益,不作無益閒聊。
三、生活有秩序。各樣東西放在一定地方;各項日常事務應有一定的處理時間。
四、決斷。事情當做必做;既做則堅持到底。
五、儉樸。花錢須於人於己有益,即不浪費。
六、勤勞。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有用之事,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七、誠懇。不欺騙人;思想純潔公正;說話也應誠實。
八、正直。不做不利他人之事,切勿忘記履行對人有益的義務而傷害他人。
九、中庸。勿走極端;受到應有的處罰,應當加以容忍。
十、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應力求清潔。
十一、寧靜。勿因瑣事或普通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煩惱。
十二、貞節。切戒房事過度,勿傷害身體或有損自己或他人的安寧或名譽。
十三、謙虛。傚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富蘭克林打算在此基礎上寫一部《道德的藝術》來作為他未來的「道德黨」的基本信條,但其他的事務佔據了他的時間,他始終未能將這一寫作計劃付諸實施,也無暇組建他的關於道德的團體,然而他本人卻實實在在地照此實行過。他製作了一本小冊子,每一頁寫上一種美德的名稱。每一頁上用紅墨水劃成7直行,一星期的每一天佔一行,每一行上端註明代表星期幾的一個字母。
再用紅線將直行劃成13條橫格,在每一條橫格的左首註明代表每一種美德的第一個字母。每天他檢查出自己在哪一方面有過失,便在那一天該項德行的橫格內打上一個小黑點。富蘭克林決定每一個星期對於某一種德行給予特別密切的注意,預防有關方面的極其微小的過失。這樣,「在幾個循環之後,在13個星期的逐日檢查後,我會愉快地看到一本乾淨的冊子了」。
很清楚,富蘭克林之所以重視道德修養的培養,是出於實際生活中公私利益的需要,而不是虛無瞟渺地追求精神完善。正如他明白寫下的,「我們不能因為聖經禁止某些行為,就說這些行為是壞的,或是因為聖經叫我們去做,就認為是好的。但是當我們考慮了事物的各種情況以後,也許正因為它們對我們不利,所以我們要禁止這些行為,或是正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對我們有益,所以我們要去做。」在他看來,人們之所以應當注意個人的道德品行,是因為有德行的人才能事業成功,諸事順遂;有德行的人去服務於公眾,報效國家,才能保證公眾福祉、國家利益不受損害。這樣,他實際上回答了個人與推進社會進步的關係問題。
富蘭克林很滿意他這種修身養性的辦法。他在79 歲回憶此事時,寫道:「我的後代應當知道他們的祖先一生中持久不變的幸運,直到他79歲寫本文時為止,全靠這一小小的方法和上帝的祝福。……他們他長期的健康和他那至今仍強健結實的體格歸功於節制;他早年境遇之安適和他之獲得財產及一切使他成為有用的公民並使他在學術界得到一定聲譽的知識,應當歸功於勤勞和儉樸;國家對他的信任和國家授予他的光榮職位應歸功於誠懇和正直;他的和氣和他談話時的愉快率直應歸功於這些品德的綜合影響,儘管他未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由於他談話時的愉快率直,使他直到晚年還頗受人們的歡迎,包括年輕人也喜歡同他交往。因此,我希望我的子孫中有人會步我的後塵,取得有益的效果。」
--待續